赤壁之戰大敗曹操,斬關羽氣死張飛熬死劉備的吳國最後為何被滅亡

赤壁之戰大敗曹操,斬關羽氣死張飛熬死劉備的吳國最後為何被滅亡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即“曹魏”,次年劉備在成都為延續漢朝稱帝,史稱“蜀漢”。223年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了維持蜀漢的安全與吳再次合作,而吳在229年孫權稱帝,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孫吳”。

在此後的數年裡,諸葛亮數次率軍北伐,但是始終都沒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263年,已經基本被司馬氏控制的曹魏政權開始了滅蜀之戰,公元280年,在司馬炎的統治下,最終結束了三國的格局,進入了晉朝。

很多人認為吳國的滅亡主要原因是孫權後期的思想改變造成的,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朝令夕改,導致朝廷動盪不安,很多大臣為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開始了分裂和黨爭,而這可能只是導火線,那最後擴大分裂,導致快速進入滅亡的就是吳國的最後一任君主孫皓。

在吳國第三任皇帝孫休駕崩的時候年紀才30歲,當時自己的孩子還比較小,雖然已經讓張布等人幫忙輔佐下,但是畢竟年紀太小,不能掌權,再加上當時蜀國剛剛被滅亡,魏國虎視眈眈,自己吳地也有多處內亂,如此環境,使得吳國此時的候選人為了大家都比較關心的事情,於是當時的張布等人就像皇后建言,小太子太小了,能否先讓名聲很好的孫皓先當權。這吳國的女子是真的讓人佩服,果然江南女子多巾幗不讓鬚眉啊,這皇后當時就答應了。

於是吳大帝孫權之孫,孫和之子孫皓開始了統治。統治初期,因為內憂外患,加上自己也有一片野心想三國一統,所以在剛上任時下令撫卹人民,又開倉振貧,使的地方百姓一片讚揚、為了節省宮裡面的開支,更是直接解散了很多宮女和放生宮內多餘的珍禽異獸,一時被譽為令主,百姓們都覺得生活有了希望(《江表傳》有記載)。

然而,隨著曹魏政權更迭,司馬昭死後曹魏政權也出現了政局動盪不安的局面,因此這個時候曹魏就沒有餘力去攻打吳國,得到喘息的孫皓瞬間放鬆了下來。

起初還是比較收斂,只是收了幾個美女當妃子,隨著時間的推移,膽子也逐漸變大,幾個美女已經無法滿足自己,開始派遣部下到地方到處搜找美女,凡是有點姿色的都被抓到宮裡,甚至很多人因送的美女多而升了官。

在恩人方面,本來自己能成功上位那都是因為有了朱皇后的孔融讓梨,這恩情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是孫皓才統治沒多久就忘了這份恩情,直接將朱皇后貶為景皇后,然後把自己的母親推到了皇后的位置,追自己的父親孫和為太上皇。更喪心病狂的是,他也把擁立自己的濮陽興和張布殺掉,而殺掉他們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聽到有人說他們在背地裡討論後會推他登基

在用人方面,完全是聽信小人,凡是忠言逆耳的話都被殺掉,反而那些阿諛奉承的人都得到了升級,尤其是在最後特別地迷信風水,皇后的升降,國都的遷移,乃至每天吃飯應該吃什麼都是憑藉運歷、望氣、筮卜、讖語之類來決定。

在刑法上面對比夏桀有過之無不及,活人剝皮、刖人足都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情,整個朝廷惶惶動盪,沒人敢說真話。

他曾殺死或流放多名重要宗室,如殺害孫策之孫孫奉,流放孫霸二子,誅殺孫奮及其五子,殺死異母弟孫謙、孫俊等。對大臣,他也常常施以重刑,僅丞相一級的官員為例:除張悌在亡國之際戰死外,濮陽興被流放處死,夷三族,萬彧被譴自殺,全家遭流放;陸凱死後數年,全家被處以流放。

當然這個時候的他還是自信自己能一統天下

孫皓歸晉之後,被賜號為歸命侯,在洛陽居住,有一回晉武帝與王濟下棋,問孫皓:“聽說你在吳國時剝人面、刖人足,有這回事嗎?”孫皓回答說:“作為人臣而失禮於君主,他就應當受這種刑罰。”公元284年(太康五年),孫皓在洛陽去世,時年四十二歲,葬在洛陽的北邙山。滕皇后親自為他寫了哀悼文,文章甚是悲痛悽楚。

吳國本來的地理位置易守難攻,如果說孫浩能像自己早期那樣那麼後期也是有一定可能出現三國一統的,那麼可能今天的我們都不是今天的我們了,所以雖然後期吳國的滅亡孫權有一定的責任,但是主要還是因為他自己的驕奢淫逸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