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發現蒙恬墓,深挖三米遇碎石,考古隊趕忙撤離

秦國名將蒙恬,祖籍齊國,其家族本為姬姓。公元前221年,嬴政拜蒙恬為上將軍,讓其主持討伐齊國之事。秦國統一天下後,嬴政特命蒙恬率領三十萬秦軍,北上征討匈奴。匈奴戰敗後,秦國順利收復了河南之地(如今的內蒙鄂爾多斯地區)。隨後再得嬴政詔命的蒙恬,又開始率軍修築萬里長城與直道。當時蒙恬率軍修築的秦直道,不但解決了中原與邊境地區的交通閉塞問題,還促進了北方的民生經濟,使中原文化與北方各族文化得到了交流、融合的機會。

陝西發現蒙恬墓,深挖三米遇碎石,考古隊趕忙撤離

如果說蒙恬是秦國末期的名將,那麼他的兄弟蒙毅便是秦國末期的賢臣。秦國末期,嬴政還曾拜蒙毅為秦國的上卿。因蒙毅執法公正,從不依附權貴,得罪了內使趙高,這也讓蒙氏家族從此與趙高結仇。嬴政執政三十七年冬,東巡到平原津地區的嬴政突患重病,重病中的嬴政,特派身邊的蒙毅前往會稽,祭祀山川為自己祈福,但嬴政依然沒能與命運抗衡,病逝於沙丘。嬴政死後,懼怕扶蘇繼位的趙高,第一時間對外封鎖了嬴政的死訊。

陝西發現蒙恬墓,深挖三米遇碎石,考古隊趕忙撤離

趙高擔心扶蘇成為秦國新君後會重用蒙恬兄弟,正因如此,決定擁立胡亥為帝的趙高,選擇與李斯等人合謀,篡改了嬴政遺詔。胡亥成為秦國新主後,趙高又慫恿胡亥囚禁處死了蒙毅。蒙毅身死的同時,趙高又以嬴政的名義,給扶蘇送去了一道詔命,詔命所寫的內容正是讓扶蘇自盡。沒有人能夠想到,身邊有名將輔佐,麾下有十多萬秦軍的扶蘇,竟然不聽蒙恬的規勸,最終選擇了遵從詔命——自盡。扶蘇死後,蒙恬也被趙高派去的人解除兵權押回咸陽。

陝西發現蒙恬墓,深挖三米遇碎石,考古隊趕忙撤離

因趙高等人的逼迫,囚禁在獄中的蒙恬最終也選擇了吞藥自盡。蒙恬死後,痛不欲生的秦軍將士,特意將其遺骸運到如今的陝西綏德地區安葬。此後感念蒙恬為秦國所立戰功的上郡百姓,便經常前往蒙恬墓祭祀。資料顯示,清朝時期,蒙恬墓的封土高度曾達到了驚人的五十多米。只可惜,經歷了兩千多年時光的蒙恬墓,竟然在風雨的侵蝕下逐漸荒廢。直到上世紀60年代,蒙恬墓才被考古隊發現。

陝西發現蒙恬墓,深挖三米遇碎石,考古隊趕忙撤離

上世紀60年代,綏德一位農民在自家地裡幹活。農民發現田地旁莫名其妙地多了個大洞。於是該村民便將發現大洞的情況,告知當地村長。隨後經村長上報,田間發現大洞的情況又被陝西省文物局得知。陝西省文物局的考古專家猜測,田間莫名其妙出現大洞,很可能是一座地下古墓發生坍塌造成的。於是考古專家立即前往。考古專家到達現場後,當即推翻了前面的猜測。原來大洞的出現,並非是地下古墓發生坍塌所致,而是盜墓賊留下的盜洞。

陝西發現蒙恬墓,深挖三米遇碎石,考古隊趕忙撤離

在場的考古專家向上級彙報完情況,陝西省文物局決定,再次派出大量考古工作人員,幫助對發現的古墓進行試探性的勘測、挖掘。透過前期勘測以及土壤樣本得到的結果分析。考古隊確認盜洞下的古墓是一座秦代墓,而從一塊斷裂石碑讓考古隊得知,這座秦朝古墓的墓主人正是秦國名將蒙恬。

陝西發現蒙恬墓,深挖三米遇碎石,考古隊趕忙撤離

在考古隊挖到地下三米,即將打開蒙恬墓時,土層卻突然消失了。與此同時,考歸隊還見到了一層堅硬的碎石。見到碎石層後,考古專家們的情緒,莫名變得興奮起來。考古專家們為何興奮?這是因為他們推測,盜墓賊只打通了夯土層,並沒有挖穿蒙恬墓的主墓室。換言之,盜墓賊並沒有得手。研究過後,考古專家判斷,碎石層很可能是古人為保護古墓所使用的防盜手段。碎石層的防盜功效與積石流沙墓的防盜功效十分相似。出於安全考慮,考古隊立即從蒙恬墓中撤了出來,並對已發掘的地方進行了回填。

陝西發現蒙恬墓,深挖三米遇碎石,考古隊趕忙撤離

考古隊為何要這樣做呢?這是因為,當時的考古技術相對還很落後,為了保護墓中的文物,專家們一致認為,應該暫時放棄發掘該墓。現如今這座秦朝墓,就在綏德某中學校園內。呈饅頭形狀的該墓原有兩方石碑,其中一方石碑高約1。4米,另一方已經斷成兩截。1。4米高的石碑系乾隆年間陝西知州張元林所立,其上篆刻著“秦將軍蒙恬墓”六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