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關羽的致命原罪:情深義重得福報,目中無人埋禍根

朋友間的交往,是一場修行。

一個人的仗義和福報,總是如影隨形;而傲慢和禍事也是緊密相連。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友情,能經得起你的辜負與重傷;更沒有任何一種友情,能經得起你的傲慢與偏見。

三國時期,說到兄弟之情、君臣之義,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也許就是有著“美髯公”之稱的關羽了。

封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途還。

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

忠義慨然衝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

獨行斬將應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

細細品味,在關羽的身上卻埋藏著一個引人深思的道理:

原來,一個人的生死成敗,竟與他交友的態度密切相連。

細品關羽的致命原罪:情深義重得福報,目中無人埋禍根

情深義重,是關羽交友的深度……

結交朋友,最重要的就是意氣相投、心意相通,只要認定了他,不論對方有多少財富,有怎樣的經歷,都值得我們認真經營這段友情。

所謂真朋友,其實就是:

識於微時,不嫌;富貴之後,不棄。

遇上劉備前,關羽還是個逃犯。

疾惡如仇的他,因為看不慣那些欺壓百姓的土豪劣紳們,一怒之下殺死了村裡的一個頑劣地主,從此浪跡天涯。

或許是老天的安排,有本事的人註定不會湮沒在塵埃中,關羽遇見了劉備。

在《三國演義》中,曾上演過這樣一幕:

剛剛賣了些綠豆的關羽,推著小車到酒館歇息,他叫來了酒保:“小二,快拿酒來,我還要趕著進城投軍!”

此時,聲如洪鐘、威風凜凜的關羽立刻引起了坐在一旁劉備的注意。

只見,劉備站了起來拱手行禮,並誠懇地邀請關羽一同入座。

細品關羽的致命原罪:情深義重得福報,目中無人埋禍根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看著眼前的陌生人,關羽忽然生出一種惺惺相惜之感。

於是,一碗酒下肚,他便將自己的過往全部告訴了劉備。

令關羽感到驚訝的是,劉備非但沒有因為他的逃犯身份對其另眼看待,反而再次起身拱手行禮,讚歎道:“真乃壯士也!”

此後,劉備待關羽就如親兄弟般,還對其給予重任。而關羽對劉備,也一直堅守著

“不避艱險、誓死與共”

的誓約。

人的一生,相逢容易,交心太難;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建安五年,劉備在曹操的襲擊下僥倖逃脫,投奔了袁紹。

而此時,與兄弟失散,走投無路的關羽,不得已降了曹操。

細品關羽的致命原罪:情深義重得福報,目中無人埋禍根

曹操非常欣賞關羽,一心想要將他收入麾下,甚至不惜以私情打動關羽。曹操知道,張遼和關羽素有私交,為了留住關羽,便命張遼私下去探探口風。

關羽仰天長嘆:“我知道曹公對我甚好,可劉玄德待我情深義重,我也曾發誓要與他同生共死、永不背叛。”

作為大丈夫,關羽是說到做到的。最終,他還是掛印封金,追隨劉備而去了。

兄弟情、君臣義、生死共、不背叛,這就是關羽和劉備之間的深情厚誼。

知恩圖報,是關羽交友的長度……

結交朋友,千萬別把他人對你的好,當作理所當然。

畢竟,誰都不會願意在一段友情中唱獨角戲,更沒有誰會願意用自己的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

再好的友情,也需要你的知恩圖報。

赤壁一戰,曹操大敗。

當他帶著部下倉皇逃至華容道時,遇上了奉命埋伏在那裡的關羽。

細品關羽的致命原罪:情深義重得福報,目中無人埋禍根

見到曹操的那一刻,關羽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幕幕往事:

委身曹營之時,曹操不但沒有將自己當俘虜對待,反而十分禮遇,設宴款待、封侯賞賜。

即便是得知他要追隨劉備而去的時候,也絲毫沒有為難於他……

此刻,關羽猶豫了。

眼前的曹操,既是敵人,也是恩人。思慮再三,關羽放走了曹操。

有道是:

來而不往非禮也!

關羽是個懂得禮尚往來,知道感恩的人。

目中無人,是關羽致命的原罪……

如果說,重情重義、懂得感恩是關羽身上難得的優點。那麼,自身狹隘、目中無人就是關乎他生死成敗的致命原罪。

藐視吳臣若小兒,單刀赴會敢平欺。

當年一鼓英雄氣,尤勝相如在澠池。

赤壁之戰後,劉備出兵攻打益州,留下了關羽鎮守荊州。

於是,一向自傲的關羽便和東吳孫權成了鄰居。

細品關羽的致命原罪:情深義重得福報,目中無人埋禍根

為了大局考慮,也為了對關羽的看重,孫權便派出使者想和關羽結為親家。

誰料,傲慢的關羽不但拒絕了婚事,還當著使者的面不屑地冷哼一聲:“虎女焉能配犬子!”

關羽不曾想過:

人生在世,有些禍根就埋在自己的性格中,埋在那些你看不起的人和事裡。

建安二十四年,江東出現了一位將領,名叫陸遜。

年輕有才、能文能武的他雖說沒有多大的名望,卻對關羽的性格弱點了如指掌。

陸遜剛剛上任,便派使者將禮物和一封書信送到了關羽府上。

細品關羽的致命原罪:情深義重得福報,目中無人埋禍根

面對一個無名晚輩的拍馬屁與大肆恭維,關羽不禁得意起來,逐漸放鬆了警惕,還做出了一個致命的軍事錯斷:將用來提防東吳入侵的後方兵士,全部調至前線攻打曹魏。

最終,陸遜趁著關羽後方潰敗之際,領兵化為白衣商客渡江,兵不血刃地奪取了荊州。

回顧歷史,人們一直都將這件事情歸為“關羽大意失荊州”。

殊不知,

有些所謂的偶然中,往往都隱藏著必然。

一個人,如果目中無人、剛愎自用,其結果就是到處樹敵。而一個處處樹敵的人,他人生中失敗的來臨,也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目中無人,是關羽之死的原罪!

不知道,在關羽最後的生命裡,是否也曾經後悔過?

細品關羽的致命原罪:情深義重得福報,目中無人埋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