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曹操與袁紹誰更勝一籌?在這件事上的態度就已定性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一大梟雄,因“挾天子以令諸侯”受盡天下人唾液,但他真的錯了嗎?四十二歲的曹操又為何會做出迎天子的決定。

公元196年,曹操將天子獻帝從洛陽接到許都,定國號建安,自己則出任了大將軍一職,把握著朝政大局。在亂世之中,儘管年輕的獻帝沒有權力,但是漢室四百餘年的正統招牌卻深入人心,在那時可以說是最高權力的象徵。所以曹操的這個決定不僅穩定了民心、軍心,更是以漢室正統的理由,堂堂正正的站到了道德至高點,使各方文臣武將爭相投奔。

三國時期,曹操與袁紹誰更勝一籌?在這件事上的態度就已定性

其實,當時的冀州牧袁紹如果要西迎天子,或許根本就沒有曹操什麼事,但是每個軍閥裡面都會有一些謀士,會對事件的利弊進行分析並提出建議,當然最後的定奪還是取決於主公。本來袁紹的旗下謀士沮授向袁紹提出過:趁著在冀州立足已經穩定了局面,何不將天子迎回,在定都鄴城,到時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服從就揮軍討伐,以示正統。但是卻遭到了郭圖等謀士的反對,他們認為如果迎回天子,不僅會讓袁紹的權力降低,如果袁紹違背了天子,又會被人說成逆反的罪名。就這樣在雙方進行利弊分析爭議之下,袁紹在糾結當中將此事擱置下來。

而曹操與袁紹在這件事上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不過由於智囊荀彧力排眾議,覺得迎回天子的利大於弊,荀彧著重分析了這幾點:一是根據歷史上的例項分析,春秋晉文公迎納周襄王的舉動,使其受到各方諸侯的擁戴,漢高祖劉邦讓天下歸心,不也是因為給義帝發喪的結果嗎;二是天下民心,漢室統治四百餘年,天子之影響深入民心,如今京都洛陽殘破不堪,如果迎回流離在外的天子,可順民意、贏民心,也合局勢。三是從策略層面來講,迎回天子是一種大公無私的態度,天下之人心悅誠服不說,也是一種正確的大略。最重要的是德,君臣關係是大義,天下英才則看重這份大義,只有將這份德義堅守,才是召攬天下英才的有效途徑。

當然,最後他給曹操的提議,也是沮授最後給袁紹的提議:如果不及時行動,讓別人搶先迎去太子,那再說什麼都晚了。

三國時期,曹操與袁紹誰更勝一籌?在這件事上的態度就已定性

同時空、同計策,同樣多人反對,少有贊同,同樣的事讓兩大霸主選擇,選擇不一樣,結局也大不一樣。曹操和袁紹兩大霸主,先不說自身判斷力和前瞻性,讓袁紹錯失先機的,應該是利益和權力,自己本就是一方霸主,對於權力不願意放逐,縱使有天大的利益,還是猶豫不決,不想找只蝨子在頭上爬;而曹操雖然也有猶豫,但其梟雄的本質讓他立馬做出了選擇。所以袁紹只是個軍閥霸主,縱使後來非常後悔,想要亡羊補牢,卻為時已晚。

三國時期,曹操與袁紹誰更勝一籌?在這件事上的態度就已定性

袁紹如果把握住這個機會,三國曆史的走向又或許走向不同的方向,但他議而不決卻曹操佔了個大便宜,幡然醒悟後想要從曹操手中搶走獻帝,曹操又怎會讓手,後來孫堅也有攻打許都想搶奪帝王控制的權力,但是還未動手就被暗殺而亡。那麼曹操控制了獻帝,都獲得了那些好處。

就說官渡戰之前,賈詡勸降張繡的理由就是曹操迎回獻帝,是擁戴漢皇的;袁紹想對曹操用兵時,謀士沮授說:現在如和曹操起衝突,就有違大義,崔琰也加入勸阻:不能對曹操動武,攻打曹操就等於攻打正統的漢室政權。

不僅如此,曹操獲得的政治主導權,對於諸侯的攻伐也變得名正言順,諸葛孔明在《隆中對》也是這樣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