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中秋節那是情有獨鍾的。每到節日來臨之際,也就是騷客們大發詩興,抒發情懷的時刻。

著名的描寫中秋佳節的名言絕句不絕於耳。

可是後來卻戛然而止了,再也鮮見這些感天動地的名句了,這是為何?

那都是因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橫空出世。

此詞一出,冠古絕今。

我們且看大家對這首詞所下的批語吧:

“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謫仙再來”

“中秋詞古今絕唱”

“落筆高超,飄飄有凌雲之氣”

“天仙化人之筆”

“太白之詩,東坡之詞,皆是異樣出色”

每件事物的完美亮相,總有一個出現、醞釀、產出的過程。就像婦女生孩子,首先有受孕,然後再孕育,最後才有寶寶出世的一個過程。

那麼蘇軾,他是在什麼時候寫下如此感人的詞句,又是在什麼情懷下抒發出這麼震耳發聵的絕句的?

這還得從他到密州任職的時候說起。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宋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九月,蘇軾在杭州通判的任上期滿,他當時上書朝廷,主動請求二番外任:“攜孥上國,預憂桂玉之不充;請郡東方,實欲弟昆之相近(《密州謝上表》)”。

他要求下一個任職的地方,離自己的弟弟蘇轍近一些(蘇轍此時任齊州掌書記)。

最終朝廷滿足了他的願望,把他調往密州。時年39歲,按古人說法就是虛歲40,正好是不惑之年。

蘇軾知密州的官銜全稱是:“朝奉郎、尚書祠部員外郎、直史館、知密州軍州事、騎都尉。”

其他的都是虛銜,只有“知密州軍州事”(軍謂兵、州指民政,知州即太守)才是實職。也就是說,蘇軾此刻就是密州的軍政一把手了。

蘇軾是滿懷信心來的,但是來到密州之後,升遷的喜悅立馬被殘酷的現實給擊得粉碎。

在杭州期間,雖然他是二把手,但杭州是朝廷序列中僅次於京城汴梁的大州,那可是人間的天堂呀。

那裡小橋流水,鳥語花香,江南佳境,美不勝收;而密州有什麼,一個北方的小城市,景色嗎,慘不忍睹,的確是慘不忍睹。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蘇軾來的不是時候,當時此地正趕上鬧蝗災、旱災。

因此,從北上赴任的第一天開始,他的心情一下子就滑落到了谷底。

赴任後的蘇軾來不及歇息,就親自下田,投入到滅蝗抗旱的鬥爭中。他帶領農民用火燒、深埋等方法剷除蝗害,並動用部分倉米獎勵捕蝗有功人員,不多時日,手足都磨出了老繭。

在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的同時,蘇軾還寫奏狀上報朝廷,為民請命,請求豁免秋稅。

在蘇軾身體力行的推動下,治蝗鬥爭終於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那時的人們對大自然是充滿敬畏的。滅蝗之後接下來的抗旱,祈雨救旱成了標配,

蘇軾兩次登常山,率吏民群眾前往祈禱,也算是上天有眼,果然喜降甘霖。

除了被動的祈求上蒼外,蘇軾又四處勘探,為百姓找到了水源,使抗旱救災取得實效。

當抗旱告一段落後,為了未雨綢繆,蘇軾還興修水利、疏浚河道。今天佇立在諸城城南的三里莊水庫攔河壩,就是基於當時河道的舊址。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要不然說在世間的萬物裡,人的感情是最豐富的。

往往一個人在自己最無助、最痛苦的時候,首先想起的就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這艱難的歲月裡,蘇軾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結髮妻子王弗。

王弗出生於一個進士家庭,不僅聰明賢惠、知書達理,是他生活上的賢內助;而且其政治素養和政治敏感性,較之文人氣質的蘇軾高出許多,是蘇軾仕途開始階段的好軍師。

可惜天妒英才,27歲便撒手人寰。愛妻離世,至今又正好十年。

熙寧八年(1075年)二月,一個春寒料峭的清晨,蘇軾對愛妻的思念溢於筆端,他悼念亡妻的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由此誕生,

這是他在密州寫下的第一首傑作: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一句“明月夜,短松岡”,淒涼、思念的場景躍然紙上。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滅蝗、抗旱不是一日就能見效的,第二年的春荒,蘇軾儘管擔任一州的最高軍政長官,卻不以權謀私,為一己打算,飲食都是粗茶淡飯。

他幽默的把自己的一日兩餐(古人過午不食)稱之為“三白”——就是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白米飯。

到後來糧食都接濟不上時,和老百姓一樣都以野菜果腹。

他在《後杞菊賦並敘》中寫道:做官十九年來,家中日益貧困,吃穿都不及以往。到密州後,本以為可以吃頓飽飯了,然而廚房裡空空如也,吃的仍令人擔憂。於是,他天天在公務之餘,跟同僚劉庭式一起,到城邊荒廢的菜園中挖野菜吃。他們邊挖野菜邊談笑風生,日子雖苦,但卻苦中有樂。

這種豁達的心胸,世所罕見!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每當災害來臨時,大人都養不活,因此棄嬰現象屢屢發生。

有一次,他跟劉庭式沿著城牆根挖野菜,忽然在一叢枸杞旁發現一個用包裹裹著的棄嬰。

他心痛地撿起棄嬰,抱回府中撫養,從中更體會到百姓生存的艱難。

於是他下令州府的官員到野外去撿拾棄嬰,自己也“灑涕循城拾棄孩”。

“軾向在密州,遇饑年,民多棄子。因盤量勸誘米,得出剩數百石別儲之,專以養棄兒,月給六鬥。比期年,養者與兒,皆有父母之愛,遂不失所,所活亦數千人。”(《與朱鄂州書》蘇軾)

他四處動員家中無兒無女者領養各地的棄孩,凡每養一棄兒者政府每月給六鬥糧米的補貼,幾年間,救活被遺棄的孩子達數千人。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每遇災年,往往“盜賊漸熾”,百姓苦不堪言。蘇軾上書朝廷《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對盜賊的產生根源做了精闢而深刻的分析,他認為天災人禍互為因果:“密州民俗武悍,恃好強劫,加以比歲荐饑,椎剽之奸,殆無虛日。”

他指出治盜必須治本,並與治事、治吏相結合,挖掉盜賊產生的根源。

官府對盜賊應根據情況分別對待,如盜賊的主從,必勘問根由詳盡再落實之; “信賞必罰,以威克恩,不以僥倖廢刑,不以災傷撓法,如此而人心不革,盜賊不衰者,未之有也。”於是 “明立購賞,隨獲隨給,人事競勸,盜亦斂跡”。

密州當時出現了一幫盜賊,到處搶劫掠殺,民不聊生,安撫司派遣了三班使臣率領悍卒數千人,到密州來捕盜。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誰知這班外來的“悍卒”,要比盜賊更橫暴兇殘,他們甚至用禁物設贓,誣陷百姓,藉機強掠其家。居民無奈,遂奮起與之爭鬥而致殺人,悍卒畏罪驚潰,企圖作亂。

此時的群眾紛紛到太守衙門來投訴,沒想到蘇軾卻故意把他們的訴狀扔到地上說:“哪能出現這樣的怪事?”

那些企圖作亂的悍卒,聽到蘇軾的回答後,心裡安定了,沒再想鬧事或者逃跑。

麻痺他們之後,蘇軾派人到各處去把這些散兵招集起來,等召集到一起後,開始過堂審理。當取得充分的人證物證之後,便按律分別處以死刑。

蘇軾此舉,深得民心,其事蹟很快流傳到臨近的州府。

這說明蘇軾在職場上第一次任太守,就可以獨擋一面。

他有機敏、智慧之特長;還有決斷、果敢之性格。

這種為官的作為,使一般的官吏難以企及。

經過一年滅蝗、抗旱、救嬰、除盜、懲吏,密州的社會環境有了根本性的轉變。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他擔任密州軍政長官,時刻不忘國防建設,深知目前朝廷積貧積弱,邊關連年吃緊,遼和西夏虎視眈眈,自己絕不可馬放南山,刀械入庫,掉以輕心。

因此,蘇軾十分重視強兵習武。他堅持利用“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 就是為了加緊戰備。

所以,蘇軾在密州每年都利用農閒之時,組織兵民與同僚會獵郊外,“習射放鷹”,以備隨時領命奔赴邊陲,抗擊來犯之敵。

蘇軾知密州的第二年,氣候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樂業。看到這五穀豐登、人歡馬叫的喜人景象,蘇軾的秋獵興致更加高昂。

特別是經過雷霆手段剿滅盜匪和鐵腕手段懲治酷吏後,使蘇軾這個談天論地的文弱書生,增添出許多的英雄的豪氣來。

熙寧八年(1075)十月,在一次秋季的狩獵活動中,蘇軾又是詩興大發,

寫出他在密州時的第二首傑作: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詞即公認的第一首豪放詞,他由此開創一代詞風。

蘇軾自己也很滿意這首痛快淋漓之作,曾頗為自得的推介給友人。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熙寧九年(1076年),蘇軾與其弟已7年沒見面。

本來他請求朝廷調他到密州,是想離弟弟蘇轍任職的地方近一些,以便能一敘兄弟之情。

但是,他所在的密州,離蘇轍任職的齊州(今濟南)不過相隔4、5百里,卻由於各自的職責所在,兄弟倆最終無緣一見。

這年八月,京城傳出訊息,蘇軾將離開密州,遷任汝州知州。汝州緊鄰汴梁,地理位置及其重要。訊息一出,蘇軾心中自然竊喜不已。

這年中秋節的晚上,蘇軾在密州超然臺上飲酒賞月,酒後懷著對胞弟近在咫尺卻無緣相見的遺憾,和祝願天下人都有美好生活的祝願,寫下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這是蘇軾在密州完成的第三首傑作,也是他的一首大成之作: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此詞在詞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是一首久負盛名的浪漫主義傑作,全篇表現了作者當時的矛盾心情及其自我解脫的心理過程,層層轉折而又奇想聯翩,以瀟灑的文筆描繪出了高曠的意境。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從漢唐以來,在正宗文人眼裡,都是以“詩尊詞卑”來看待詞的。

也的確是這樣,詞本來是一種音樂文學,它的產生、發展,以及創作、流傳都與音樂有直接關係。

曲子詞源自民間,俚俗粗鄙就是其天然傾向,而且主要適用於娛樂和宴會的演奏,所以長期以來難登大雅之堂。

但是詩就不同了,詩是高雅的,內容包羅永珍,可以憂國憂民、可以憑弔懷古、可以感懷身世。

就是到了歐陽修時期,他在編文集時,把寫過的文章與詩,通通都編入到文集之中,但是所寫過的詞就免了吧,謔浪遊戲而已。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但是詞到了蘇軾這裡,卻是一種突飛猛進的演變。

他的詞首先擴大了詞境——蘇軾之性情、襟懷、學問悉見之於詩,也同樣融之於詞。

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由此,

蘇軾令詞壇眾人看到了一篇廣闊天地。詩,可以包羅永珍;詞,同樣可以包羅永珍。

如果說《江城子·密州出獵》打破詩與詞的壁壘,是顛覆之作;那《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把詩與詞完美融合,是大成之作。

如果蘇軾不寫詞,也能像曾鞏、黃庭堅那樣文壇留名。但由於他的詞在文壇上的閃亮登場,使得宋詞可以比肩唐詩,也使得他成為與李白、杜甫他們並駕齊驅的人物。

這種文學貢獻,如今看來,怎麼評價都不為過。

因此可以這麼說,

因為有了中秋佳節,成就了蘇軾;而蘇軾也令這花好月圓的節日,別有洞天,意味雋永。

參考資料:

《宋史》元·脫脫

《蘇東坡傳》林語堂

老衲侃春秋嚴正宣告: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