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門前有支斷箭,200年來無人敢拔,到底是為什麼?

凡是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在隆宗門宮門前門匾上,有一隻斷箭,但是200年來,卻沒有人把它取下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要想知道這個原因,首先得知道這支斷箭的來歷。

故宮門前有支斷箭,200年來無人敢拔,到底是為什麼?

關於這支斷箭,有人說是當年李自成圍攻紫禁城的時候留下的,這個時候法純屬扯淡。

在隆宗門的門匾上,清清楚楚地寫著滿文和漢文兩種文字,李自成攻北京的時候,大清還沒有入關,門邊上怎麼可能會有滿文?

後來根據專家的考證,從這支斷箭的陶冶工藝和斷口處來看,這支斷箭在宮門口上,停了大概有200年左右。

故宮門前有支斷箭,200年來無人敢拔,到底是為什麼?

這時候又有人說了,是不是清朝的皇子們,練習騎馬射箭的時候不小心留下的?

這個說法更是無從考證,紫禁城裡邊規矩森嚴,怎麼可能讓人拿著兵器隨便亂跑,再說了,清朝皇子們有專門學習騎射的地方,這個說法也被pass掉。

既然這支斷箭距離,現在大概200年左右的時間,按照時間推算,應該是嘉慶在位期間。

故宮門前有支斷箭,200年來無人敢拔,到底是為什麼?

再根據《清史稿》記載,在嘉慶年間,曾發生過一起叛軍攻入紫禁城的事件,這就對上號了。

元末明初的時候,有一個大型的民間組織,叫做白蓮教,原本他們是不怎麼參與政治鬥爭的,到了清朝的時候,有一部分漢人不滿滿人作為統治者,於是就提出了“反清復明”的口號。

白蓮教作為最大的民間團體,在有心人的利用下,也就慢慢變成了“反清復明”的擁護者,雖然當時的清政府一直在壓制,但是這股力量不但沒有被壓下去,反而越來越大,到了清朝嘉慶年間,這股力量已經非常龐大,可以隨時起義。

故宮門前有支斷箭,200年來無人敢拔,到底是為什麼?

嘉慶18年,白蓮教準備再次起義,當時有一個負責人叫做林清,此次的起義就是由他指揮。

隆宗門位於紫禁城內宮和外朝的中間,是比較重要的一條路,一般情況下,非召不得入內。

林清當時走的就是這條路。

故宮門前有支斷箭,200年來無人敢拔,到底是為什麼?

當時嘉慶外出打獵,紫禁城裡邊的護衛大部分都去保護皇帝了,所以紫禁城內部兵力空虛,林清也正是趁著這個機會,準備攻入紫禁城,佔領北京。

當時林清率人分別從東門、西門攻打紫禁城,東門有內部人員接應,很快就進去了。

西邊隆宗門的接應人員臨時出了事情,這群人在外面怎麼都沒法進去。

這個時候,嘉慶帝的二子旻寧聽說了訊息,趕緊帶人前來支援,這才把這次起義給壓了下來。

故宮門前有支斷箭,200年來無人敢拔,到底是為什麼?

而隆宗門門門匾上的斷劍,就是雙方交火的時候留下的。

據說旻寧由於這一次在叛亂中表現有功,在嘉慶心中加分不少,所以嘉慶帝后來才把皇位傳給了他,也就是後來的道光帝。

嘉慶回宮以後,關於這支斷劍的處理結果,有大臣建議把它拔掉,畢竟把一支箭插在門邊上,既影響了美觀,也是當時的恥辱。

故宮門前有支斷箭,200年來無人敢拔,到底是為什麼?

嘉慶聽完了以後,卻拒絕了大臣的提議,他認為,把這支箭留在門邊上,能給後世子孫提到警醒的作用,讓後世子孫牢記,勤政愛民,並且還下令,如果有誰私自拔下了隆宗門上面的斷劍,定斬不饒。

嘉慶帝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此時的大清已經是日薄西山,自己的後世子孫,也一個比一個不爭氣。

最後還出了慈禧這個敗家老孃們,徹底斷送了大清的基業。

備註: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