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首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晚年不祥活活餓死

春秋首霸齊桓公活活餓死,死後67天才被人發現,他晚年犯了什麼錯,為何下場如此悽慘?

齊桓公的野心

在管仲的輔佐和監督下,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以至於連周朝王室都得按照他的意思來確立天子,齊國的霸業一度達到了巔峰。

可是封禪不是一件易事,不僅要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而且在輿論上也有不小的壓力,畢竟人家周天子還在,你齊國再強也只是一個諸侯,你敢封禪不就是赤裸裸的僭越嗎?

春秋首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晚年不祥活活餓死

管仲的擔憂

看到了這些問題的管仲想方設法地勸阻齊桓公打消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可誰知卻從此成了齊桓公的一塊心病,霸業受阻的他開始在其他的方面對自己進行補償,建立宏偉的宮殿,仿造天子的車駕,吃穿用度處處都按照天子的規格來辦。

總而言之一句話,就算名義上做不成天子,也得享受享受天子般的待遇。可以說,從這個時候開始,齊桓公人性中壓抑的慾望已經開始呼之欲出了,只不過此時管中還有鮑叔牙等一般能夠監督他的老臣還在,齊桓公再怎麼折騰也還是有些底線的,沒給齊國帶來太大的傷害。

春秋首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晚年不祥活活餓死

齊國“三害”

可是隨著管仲病入膏肓,這苗頭就越來越不對勁了。話說管仲臨終之前交代齊桓公不能讓易牙、豎刁和開方三個小人從政,鮑叔牙擔任丞相以後,又逼著齊桓公驅逐了這三人,齊國才暫時沒有大的波動。可是離開了易牙之後,齊桓公吃什麼都沒有滋味,喝起別的廚子做的湯簡直就像是洗腳水。

春秋首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晚年不祥活活餓死

離開了豎刁之後,身體的慾望得不到發洩,只得找宮女來救濟。沒有了開方,則很難聽到別人對他的歌頌和稱讚,日子過得枯燥乏味極了,時間一長,他就開始受不了了,身邊的夫人們也開始勸他:齊國是國君的齊國,又不是他鮑叔牙的齊國,國君為齊國操勞了一輩子,到老了也該享受享受了,何苦這麼為難自己。如果實在忍不住,就把他們招回來,不讓他們參政就是了。

易牙是誰?易牙是當時齊國最為著名的廚子。有一天聽齊桓公隨口一說,天下的美食都吃遍了,就還沒有嘗過人肉,他回家就把自己三歲兒子殺了,煲成湯給齊桓公品嚐,齊桓公不僅不責怪他,反而感動的熱淚盈眶,說是易牙,是真心愛國君。管仲立即予以駁斥:人情之親莫過於兒女,連兒女都不親的人怎麼能親國君呢。

功成名就後·玩物喪志

齊桓公不甘心,又提到豎刁,豎刁何許人也?齊國的一個太監,他本是齊桓公的性童,長大以後為了不被驅逐出宮,自斷男根,留在齊桓公身邊。用齊桓公自己的話來說,豎刁愛國君,勝過愛自己的身體。

管仲卻連連搖頭,人情之重莫過於自身,連自身都不愛的人,他還能愛誰?齊桓公有些著急了,最後又提出了開方,開方一不是廚子,二不是太監,而是堂堂的衛國太子,卻放棄了繼承君位的資格,跑到齊國來侍奉自己,就連他衛國的父母葬禮,他都沒有回去參加,這份忠心總能說明他對寡人是真心的吧?

春秋首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晚年不祥活活餓死

管仲越聽越擔憂,人情之愛莫過於父母,父母尚不能親,怎麼能親國君。管仲早就看透這三人雖然有理政能力,但都是善於揣摩人心,野心勃勃而又動機不純的傢伙,所以像堤壩一樣時時處處防止他們。他告誡齊桓公和這三個人吃喝玩樂可以,但是千萬千萬不能讓他們從政。可是齊桓公並沒有照辦,俗話說“為小人難養也”。

春秋首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晚年不祥活活餓死

管仲臨終·鮑叔牙臨危受命

隨後齊桓公拜鮑叔牙為相,可性情耿直的鮑叔牙卻堅持一個前提,便是必須驅逐易牙、豎刁和開方三個佞臣。齊桓公心裡一百個不情願,但是為了齊國的國政,他還是咬咬牙把這三人給趕出了宮,看到齊桓公還能顧全大局,鮑叔牙心裡頗感欣慰。

春秋首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晚年不祥活活餓死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齊桓公就受不了了,“這也叫湯,比起易牙的八珍湯來,簡直就是洗腳水”。沒有了易牙的精湛廚藝,飲食變得索然無味,沒有了豎刁的陪眠,他只得拿宮女發洩,沒有了開方的陪玩,他覺得生活毫無樂趣。

什麼稱霸諸侯,什麼威懾四方,這個時候通通不能讓他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快樂,他的日子過得很是煎熬,再加上身邊的一些圍著他轉的幾個夫人,在她耳邊常吹枕邊風。齊國是國君的齊國,又不是他鮑叔牙的齊國,齊桓公脆弱的心理防線終於全面崩潰了,什麼稱霸明君、國政,他通通不再關心,他只要快樂奮鬥了一輩子,為的不就是好好享受嗎?

堂堂的一國之君,哪有這麼煎熬的道理?他豁出去了,不過鮑叔牙的反對愣是把這三個人請回來,起初,他還給鮑叔牙面子,說是隻讓這幾個人陪自己吃喝玩樂,但絕對不讓他們從政。

春秋首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晚年不祥活活餓死

良臣直言勸諫·反遭排擠

可相比管仲能夠藏汙納垢的秉性,鮑叔牙的眼裡是揉不得沙子的,奸臣就是奸臣,哪怕他趴在你身邊不動,都是個禍害。所以鮑叔牙堅決要驅逐他們,甚至為此訓斥起管仲來,國君如此不聽勸諫,是要知其國於何地,“齊國是寡人的,齊國不是你鮑叔牙的齊國!”,此言一出,如同五雷轟頂,鮑叔牙的心碎了一地。

他冒著性命保護齊桓公,又拼死把他送上國君之位,忠心耿耿輔佐四十多年,沒想到他竟然說出如此決絕之話,這也太傷人了。鮑叔牙隨即告老還鄉,鬱鬱而終,志得意滿的齊桓公失去了最後的監督者,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春秋首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晚年不祥活活餓死

春秋首霸齊桓公落幕

幾年之後,齊桓公病入膏肓,派人去找扁鵲的時候,卻發現早已不在齊國了。扁鵲的消失給心懷不軌的人釋放了一個強烈的訊號,扁鵲不辭而別,說明他活不了多久了,幹就完事兒了。

如夢初醒的他後悔不已,連連嘆息管仲一定是個天神,不然他怎麼料得那麼準?齊桓公懇求宮女出去送信,讓老臣們帶兵誅殺奸佞。宮女不忍國君落得這般下場,冒死去送信,結果剛出門就被殺害。齊桓公絕望至極,最終被活活餓死在冷宮中。

齊桓公死後,遺體整整放了67天,無人收斂,屍體腐爛,臭氣熏天,綠頭蒼蠅滿宮妃,蛆蟲到處爬,悽慘無比,駭人聽聞。一代梟雄死得竟然毫無尊嚴。據說齊桓公此前以袖掩面,羞於見到黃泉之下的管仲。

春秋首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晚年不祥活活餓死

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

縱觀齊桓公的一生,年輕的時候十分睿智,善於抓住機遇,當初面對管仲的弓箭,假裝佯死,欺騙了最大的敵人,在敵人的掉以輕心之時,又與時間進行競賽,最終捷足先登,成了君王。

坐上王位以後,他又表現出廣闊的胸襟,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國,對其聽之、信之、任之,甘願做幕後、做管仲的堅實後盾,使得齊國的國力蒸蒸日上,最終有了傲視群雄的實力。

春秋首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晚年不祥活活餓死

待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他又表現出卓越的戰略眼光,把目光放眼天下,順應歷史潮流,高舉尊王攘夷的大旗,九合諸侯,匡扶天下,最終成就了自己的霸業,成為連周天子都認可的天下共主。

他的這些優點和良好的機遇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千古賢相管仲。可是,沒有人是不會死的,也沒有人是沒有缺點的。年輕時候的齊桓公就好獵好色,而管仲則有一肚子的才學需要施展。

為了成就齊國的霸業,君臣二人一個壓抑自己,一個釋放自己,一個反向輸入,一個正向輸出。但當一切功成名就之後,奠基者之一的管仲卻走了,齊桓公失去監督者後,他開始驕奢淫逸,貪圖享受,將數十年來壓抑的慾望和人性的醜惡全都暴露出來。

忘記管仲臨終前親賢臣、遠小人的諄諄告誡,將殺害自己兒子送來給他吃的廚子易牙當作知己;將自割下體以求能服侍君王的豎刁當做忠臣;將棄太子不做、而僅求做他近臣的開方當作賢臣,最終導致權力失控,落得悲慘下場。

所以,想要成功,就得能控制住自己的慾望。再下一回。宋襄公想要模仿齊桓公的霸業,但要實力沒實力,要智慧沒智慧。鬧出一系列的笑話,淪為千古笑柄,欲知故事詳情,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