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國演義》遺漏的兩位歷史牛人:一位險殺馬超,第二位更厲害

由於《三國演義》的寫法是:三分歷史,七分演義!在這種真真假假下,會產生許多誤會。比如許多人都認為,三國時期的歷史牛人們,都被囊獲其中了,不然為啥還要虛構“我有上將軍潘鳳,可斬華雄”這種經典段子?

但實際上卻是,三國時期的牛人太多,就算《三國演義》虛構了人物,依然還有遺珠之處。如今天要說的這兩位歷史牛人,一文一武,都異常耀眼。只因沒寫入《三國演義》,所以不被人們熟知,下面先說這位武將!

被《三國演義》遺漏的兩位歷史牛人:一位險殺馬超,第二位更厲害

一、此人險殺馬超

馬超,西蜀五虎上將之一。鬥張飛,戰許褚,殺得曹操割須棄袍。連關羽面對馬超,都失去了高高在上的驕傲感,寫信問諸葛亮:我跟馬超比,誰更牛?意思就是,想跟馬超單挑一把,確定誰才是真正的西蜀第一大將!

故而一直有種聲音說,三國大將排行榜上,馬超應排第二,跟趙雲換一換。咱不討論這種說法的對錯,只說馬超,顯然是一位牛到家的人物了。但三國曆史上,卻還有一人曾差點殺掉了“牛到家”的馬超,此人叫閻行。

被《三國演義》遺漏的兩位歷史牛人:一位險殺馬超,第二位更厲害

閻行,土生土長的西涼猛士。皆知三國時期自董卓死後,西涼出現了兩位諸侯,一位是韓遂,另一位是馬騰(馬超),堪稱西涼雙煞!一山不容二虎,韓遂和馬騰,為了爭奪西涼,曾爆發過多次爭鬥——馬騰有馬超,韓遂則有閻行!且韓遂為了拉攏閻行,都強行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據《魏略》載:(閻行)少有健名,始為小將……建安初,約與馬騰相攻擊。騰子超亦號為健。行嘗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撾超項,幾殺之。

被《三國演義》遺漏的兩位歷史牛人:一位險殺馬超,第二位更厲害

即,閻行自少年時起,就號稱猛將(少有健名)。公元196年,當時馬超已經21歲了(生於公元176年),閻行有多大?沒有確切記載,但從馬超“亦號為健”的這個說明中,大致可以推斷出,兩人的歲數應相差不大。

這一年,韓遂和馬騰展開了一次大戰,馬超躍馬衝殺,正撞上閻行。再看閻行,抬手一矛就刺向馬超,馬超連忙格擋,但哪料閻行力道之猛,出乎他的預料,長矛竟然折斷,矛尖貼著馬超脖子“嗖”就過去了,差點就要了馬超的命。

被《三國演義》遺漏的兩位歷史牛人:一位險殺馬超,第二位更厲害

那麼後來如何了?應是馬超被嚇壞了,撥馬就逃。不然如今閻行兵器折斷,馬超若沒逃跑,必會輕鬆殺掉閻行。所以這才又出現了,閻行最終投降曹操的記載,被曹操“表拜列侯”。

閻行,從其歷史記載中來看,其故事非常傳奇,之所以被《三國演義》遺漏,顯然就是羅貫中為了突出馬超的神勇,故意為之的。

二、此人是司馬懿的恩師

三分歸晉的首功,要記在司馬懿頭上。但可知司馬懿的恩師是誰?便是孔明——別誤會,此人叫胡昭,字孔明!

胡昭是潁川人,三國隱士,其賢達之名不亞於另一位三國隱士,說出“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的水鏡先生司馬徽。不過要強調一下,司馬徽和司馬懿,雖都姓司馬,可兩人之間沒啥關係,更不是叔侄。

被《三國演義》遺漏的兩位歷史牛人:一位險殺馬超,第二位更厲害

第一個向胡昭伸出橄欖枝的是袁紹,因為當時胡昭避亂冀州,胡昭立刻撒丫子逃離袁紹地盤,根本就看不上袁紹。後來曹操終於請動了他,兩人促膝長談一番後,曹操就無可奈何地放走了胡昭,道:“人各有志,出處異趣,勉卒雅尚,義不相屈。”

據《高士傳》載:初,晉宣帝為布衣時,與昭有舊。同郡周生等謀害帝,昭聞而步陟險,邀生於崤、澠之間,止生,生不肯。昭泣與結誠,生感其義,乃止。

意思是說:司馬懿還是公子哥時,曾跟一些門閥二代們拜胡昭為師,一起學習。也不知司馬懿怎麼了,得罪了其中一位姓周的同學。於是,周生就糾集起幾位好友,想秘密殺掉司馬懿。

司馬懿也聽聞了訊息,撒腿就逃。周生等人隨後追趕。這事被胡昭得知了,立刻也追趕而來,終於追上了,喝令周生等住手,卻不見效果。胡昭又用情義感動這些人,這才使得司馬懿逃過了這次追殺。

被《三國演義》遺漏的兩位歷史牛人:一位險殺馬超,第二位更厲害

司馬懿為啥一出場,就那麼低調?恐怕跟這次年輕時,被追殺有極大的關係!為何司馬懿的兩個兒子,一個叫司馬師,一個叫司馬昭?顯然就有,感恩於恩師胡昭的意思!那麼為何這麼一位大牛人,也被《三國演義》遺漏了?估計有兩個原因。

被《三國演義》遺漏的兩位歷史牛人:一位險殺馬超,第二位更厲害

其一,胡昭字孔明,而司馬懿是死對頭卻叫諸葛孔明,如今再突然出現一個叫“孔明的老師”,那讀者非凌亂了不可,不如隱去!

其二、《三國演義》是尊劉貶曹,對司馬家建立的晉朝相當無視。可胡昭的主要事蹟,都集中在了跟曹操和司馬懿打交道上,不如遺漏不用,更貼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