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在王羲之的小楷書法中,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

《黃庭經》與《樂毅論》。

前者是道教養生修仙的名帖,

後者則記述名將樂毅的故事。

相比之下,

王羲之生前最後一幅小楷,

《曹娥碑》讓人有些陌生。

但這幅小楷書法,

其實並不比《蘭亭集序》遜色。

而《曹娥碑》背後的故事,

也是十分精彩。

相信待你細細品讀之後,

你一定會愛上她!

(關鍵詞:王羲之;小楷;曹娥碑)

曹娥,會稽上虞人,是東漢有名的孝女。她的父親曹盱是個巫祝,負責祭祀工作。東漢漢安二年(143年)五月五日,曹盱駕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不幸掉入江中,生死未卜。

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孝女曹娥

曹娥當時年僅十四歲,她晝夜沿江哭尋父親。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這一天她也投了江,五日後她的屍體抱父親的屍體浮出水面。

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曹娥江

人們為了紀念她,改舜江為曹娥江。而為了表彰她的孝行,元嘉元年(151年),上虞縣令度尚改葬曹娥於江南道旁,由邯鄲淳作文,刻石立碑,以彰孝烈。

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曹娥廟

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曹娥碑

碑之既立,加以碑文妙絕,自引得憑弔者如雲似潮。其時著名的學者蔡邕,便是其中一人。他“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讀,題八字於碑陰:‘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然而,這八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觀者不得而知,蔡邕辭世之後,這就成了謎。

第一個揭開謎底的,是楊修。三國時,曹操和楊修一起來曹娥廟祭拜。看到碑陰“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感到很奇怪,不解其義,最後還是楊修破譯了這個謎語,他解釋說:

黃絹是有顏色的絲綢,那便是“絕”字;“幼婦”是少女,即“妙”字;外孫是女之子,那是“好”字;“齏”是搗碎的姜蒜,而“齏臼”就是搗爛姜蒜的容器,又叫“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辭”的異體字。所以“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的謎底便是“絕妙好辭”。這四個字其實是對正面碑文的讚美。

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京劇《曹操與楊修》劇照

因為有了這個故事,便成就了 “曹娥碑”作為“中國最早的字謎”的美譽。在燈謎中,甚至還專門設定了一個謎格“曹娥格”。

曹娥的故事舉世傳誦,《曹娥碑》也名振天下,這和書法名家分不開。

東晉升平二年(公元358年),王羲之到曹娥廟,以小楷書《孝女曹娥碑》文存廟,又有新安吳茂先為其刻碑。三年後,晚年體弱多病的王羲之去世。後世公認此作是王羲之生平最後的一幅小楷。

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北宋書法家、王安石之婿、蔡京之弟蔡卞以行書重書《孝女曹娥碑》文,立碑存廟,至今猶存。

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安思遠藏本)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結字扁平,用筆多不藏鋒,有隸書筆意。其章法自然,筆力勁健,結字跌宕有致,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這幅王羲之晚年小楷作品,完全不比名作《蘭亭序》遜色!

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王羲之最後一幅小楷,滿紙神仙氣!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絹本 遼寧省博物館藏

1800多年過去了,歷史的風塵掩蓋了過去的歌泣與才情,但魅力四射的《曹娥碑》還豎立著,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更是被廣為傳習。有人說:邯鄲文與右軍書,珠聯璧合,乃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寶庫之瑰寶!誠如是也!

『楚王山書畫院 』蒐集整理

內容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