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時姬姓諸侯佔大多數,春秋戰國時則異姓諸侯比例增加

周朝分封的標準有三條,第一是宗室成員,第二是前朝後裔,第三是開國功臣。其中,封得最多的就是宗室成員,也就是“血緣屏藩”制度,周天子把自己的叔伯兒子全部分封到各地去建立國家,想用血緣關係鞏固周王室的地位,形成了“周初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的局面。根據《荀子·儒效》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佔五十三”,《左傳》則記載:“兄弟之國十之有五,姬姓之國四十”。雖然記載略有不同,但姬姓在西周分封諸侯時佔據了大頭。

周王室分封的諸侯國們

我們根據血緣和得封的原因,大致可以把諸侯們分為四類。

第一類,同姓諸侯:大多在王畿附近或山西、河南一帶。爵位較高,封地也較富饒。主要作用是幫助周王室鎮守地方。典型代表如晉國、魯國、鄭國。燕國其實比較特殊,因為召公與周武王血緣關係疏遠,主要是因功得封,因此封地比較偏遠。

第二類,諸侯功臣:大多分佈在隴西、江漢、東夷、北狄等地方。爵位從公到子不等,主要作用是幫助周王室鎮撫蠻夷,他們的封地甚至與蠻夷呈犬牙交錯之勢。典型如齊國、秦國、燕國。

第三類,殷商遺民及先賢后裔:殷商核心地區。主要代表衛和宋。衛是以周王室親近統治殷商遺民,宋時以殷商降臣統治殷商遺民。這是三監之亂平定後,走的統治者探索出的新的征服殷商遺民人心的方式。另外,為了裝點門面,周王室分封了三皇五帝及一些先賢的後裔,這類分封如陳、杞、薛等,作為先賢的祭祀國。

西周分封時姬姓諸侯佔大多數,春秋戰國時則異姓諸侯比例增加

第四類,臣服酋長:大多在蠻夷地區。他們本就有自己的控制範圍和人口,不過是周王室重新承認他們的合法地位而已。但他們願意臣服,是因為周王室的強大,這類諸侯基本等於羈縻統治。典型代表如楚國、徐國、淮夷。

可以看到,除了第一類諸侯,其他三類都不是姬姓諸侯,但是第一類的諸侯數量大約有50多個,而第二類和第三類諸侯數量加起來,也沒有這麼多。至於第四類,數量是很多的,但卻時服時不服。

第二個問題,對於後期強大起來的諸侯國,這個強大的定義其實並不好界定,可以透過兩個方面來判定是否強大過。

其一,入選過春秋霸主的諸侯國,春秋五霸有很多個版本,如果只要入選過一個版本的就算的話。那麼,其中姬姓的諸侯有晉國、鄭國、吳國;而入選的非姬姓諸侯有齊國、楚國、宋國、秦國、越國。姬姓諸侯比非姬姓諸侯少倆。

其二,存活到最後的肯定是最強大的。戰國七雄之中,看似姬姓諸侯僅有燕國,其實韓國和魏國其實也繼承了姬姓。這麼一算的話異姓諸侯就比姬姓諸侯少一個。

西周分封時姬姓諸侯佔大多數,春秋戰國時則異姓諸侯比例增加

戰國初期形勢圖

這樣來看,實際上強大起來的非姬姓諸侯只不過略多於姬姓諸侯國而已。只是說,雖然這些強大起來的諸侯也有姬姓諸侯,但都是血緣比較遠的,沒有姬姓王室的近親發展起來。

為何姬姓諸侯大多衰落?

那麼如果非要說為何姬姓諸侯國大多沒有強大起來,而強大起來的都是非姬姓諸侯國的話,有以下幾個因素。

其一,姬姓諸侯往往受制於地緣因素。姬姓諸侯國大多處於中原富庶的地區,而邊緣地帶的都是非姬姓諸侯(燕國是特例)。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越是中原位置的諸侯國越是容易受到地理限制而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而地緣邊緣的諸侯國由於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向蠻夷拓地,最終發展起來,強大起來。這是最主要的一個因素,鄭國、虢國等等王畿附近和成周附近的諸侯國大多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其二,姬姓諸侯往往礙於禮法。典型代表是魯國。在西周,王室制定了一套周禮約束社會的各個階層,而到了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大多拋棄這個周禮約束,大膽地發展本國的勢力。而姬姓諸侯受教育程度相對較深,貴族氣質也比較濃厚,拋棄周禮的過程比較緩慢。當社會已經進入野蠻生長的時候,姬姓諸侯國發展卻滯後了。

其三,分封制的悲劇。典型代表晉國,晉國是春秋時期唯一發展到最後的姬姓諸侯國,沒有前兩個因素的限制,晉國在春秋早期發展得如魚得水,然而晉國卻壞在了士卿的分封和公族的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