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隴西》李嚴用三個疑問,都未識破馮膺投奔他的三個真實目的

文/小凡情感

如果說這世上有讓李嚴震驚的事,那就是馮膺的主動上門了。

李嚴聽說馮膺出逃,暗自慶幸當初沒有把那封誣告信給皇帝,否則自己就會陷入被動。

但馮膺的逃跑對他來說依舊是壞事,因為馮膺是司聞曹的創始人,心思謀略都在一般人之上。在這個節骨眼上,馮膺的逃跑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李嚴不知道馮膺下一步會給他惹出什麼么蛾子。

他正在焦急,忽聽門房來報,馮膺居然親自登門。

李嚴咧嘴一笑:這個馮膺是個聰明人,我來會會他。

他見到馮膺後沒有客套,而是單刀直入地問了一個問題,事實上像他這樣的身份,對馮膺也不需要客套。

他問馮膺:你是通緝海捕的逃犯,見我何干?你應該去廷尉署自首。

馮膺解釋:滅失白帝密語雕版,謀殺靖安司廖會一案,純屬李邈陷害。

李嚴心知肚明,一切都是李邈對馮膺的陷害,但他肯定不能這麼說,於是他反問:這天底下冤案太多多,也不是憑你空口說的,需要有證據才行。

馮膺拿出馬盛寫的絕命書,說只要將這個證據交給廷尉署,讓他們一查就知道事情的真相。

李嚴冷冷一笑,問:“你是楊儀的人,為何不將此物交與楊儀?豈不皆大歡喜?”

這是李嚴的第一個疑問

,他的話清楚明白。他和楊儀勢不兩立。人人都知道馮膺是楊儀的人。這樣的證據如果交給楊儀,不但可以證明馮膺無罪,還能讓楊儀一舉扳倒李嚴,最重要的是,馮膺可以藉此在楊儀面前立功,這本來是一件三方面都有好處的事情,馮膺卻把這樣的證據交給陷害他的仇人。這事就有些讓人疑惑了。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暗害馮膺的是李邈,其實誰都知道,李邈背後是李嚴,馮膺這麼做的確讓人心中生疑。

馮膺面對他的質問也毫不含糊。他大義凜然地說:“我馮膺是堂堂朝廷官員。屬下不是楊儀的人。今晚我拼著一死來拜見,實在是有肺腑之言想要告訴將軍。

屬下有了這樣的證據,已經沒有性命之憂。但這件事情的結局如何妥善處理,卻有兩條路可選。

將軍你以丞相街亭過失為機會,整合有識之士,想要阻撓丞相北伐。以此清洗朝堂中附議丞相北伐的那些宵小。順便掌控司聞曹,以此杜絕後患。功績斐然。如果我把這個證據交給楊儀,將軍之前的所有付出,就全部付諸東流。”

李嚴知道馮膺說的都是實情,他哈哈一笑說:我收下你的禮物,只是我有個疑惑,我初到南鄭,三邀四請,為何你就是不肯登門?

李嚴的言外之意是當初我極力邀請你,你都不肯答應,如今為何又要這麼做?

這是李嚴的第二個疑問,他仍然對馮膺投奔他充滿疑慮和不信任。

馮膺早就猜到李嚴會有此一問,他胸有成竹地笑了笑:將軍,這天下良禽,擇木而棲。只有在將軍最需要的時候,才能體現出屬下的價值。

李嚴問:你怎麼知道,現在就是我最需要你的時候呢?

這是李嚴對馮膺提出的第三個疑問。他這一問是在考驗馮膺的能力。但馮膺的回答讓他意外,他決定留下馮膺為己所用。

馮膺微微低頭:將軍在治國方面的謀略,和丞相的觀點有異議,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一次,丞相北伐在街亭大敗,正是將軍發難質詢千載難逢的良機。但是很可惜,丞相經營多年,在朝中勢力盤根錯節 。將軍雖然心中焦急,但一時間也難以動搖。幸好李邈掌握了司聞曹。雖然他在斯聞曹又是拉攏人心,又是挑撥離間,卻始終沒有更好的效果,所以才籌劃這出栽贓叛逆的拙劣伎倆。如今將軍糾集川中士族門閥彈劾丞相,有進無退。成敗在此一舉,如果這時屬下拿出楊儀勾結五仙道養寇自重的鐵證 ,相必對將軍大有裨益。

馮膺用這話順利當做覲見李嚴的敲門磚,他說的這些話表面看起來都是在為李嚴著想,更多的卻是一種諷刺。但這種諷刺在李嚴看來卻是真心實意,他身邊缺的從來都不是阿諛奉承之輩,而是像馮膺這樣敢於直言的謀士。

馮膺這麼做的真實目的有三個,其中一個跟苟詡在監獄裡跟他提的條件有關。

《風起隴西》李嚴用三個疑問,都未識破馮膺投奔他的三個真實目的

1暗中幫助諸葛亮,讓楊儀下臺,同時也除掉李邈

話說馮膺見到李嚴後,不僅跟李嚴分析事情的前後線索,還態度誠懇地說出可能會有的後果。

他說楊儀心胸狹窄,為人跋扈,絕非善類。大漢一直以來都不富裕,可是丞相卻堅持北伐,於國不利。

他說服李嚴信任他,並且一舉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讓楊儀下臺。第二件事就是除掉李邈。

楊儀既是諸葛亮的手下,更是司聞曹的前任領導。馮膺為何要讓他下臺?

因為街亭失敗,導致馬謖被斬,才造成李邈對楊儀的怨恨,他為了給馬謖報仇,進入司聞曹後,不僅拉攏黨派,還威脅馬盛殘殺廖會,簡直罪無可恕。

楊儀這個人的確是有很多好處,但他最大的一個缺點卻是心浮氣躁,而且格局不大。這點諸葛亮早就知道,所以才會讓他多讀書。

因為楊儀,諸葛亮也被李嚴一黨為難,因為楊儀,李邈更是把仇恨的種子灑在司聞曹內部。

讓楊儀下臺,會讓諸葛亮輕鬆一些,不再面對那些來自黨派之間的鬥爭,讓楊儀下臺,也會讓李邈轉移仇恨,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在馮膺心中,他辛苦建立司聞曹,本是為國家收集情報專用,因為李邈的到來,接連死去二人,還在內部造成不小的動盪。

馮膺來見李嚴之前,已經做好打算。必須要讓李邈受到懲罰。

但他也知道,李邈是丞相棄之不用的人,李嚴為了跟諸葛亮對峙才有意將李嚴納入門下。此刻李邈雖然做出很多不法之事,但李嚴卻不能懲罰李邈,否則他就是在自己打臉。

所以,他借剷除五仙道之事,想要除去李邈。這中間需要高堂秉 的協助,所以他才會許諾高堂秉事成之後,把李邈的房子給他。

至於高堂秉後面會做些什麼,就看以後的劇情了,總之,透過高堂秉的運作,才會讓李邈立功之後死於非命。

讓楊儀下臺,減輕諸葛亮的壓力,並藉機除掉李邈,是馮膺投奔李嚴的第一個目的。但他第二個目的,是他在獄中跟苟詡談判的條件。

《風起隴西》李嚴用三個疑問,都未識破馮膺投奔他的三個真實目的

2在監獄中答應苟詡的條件

馮膺被冤枉,苟詡去獄中看他,告訴他案情真相。

馮膺知道苟詡冒著風險來找他,一定還有其他的目的。

果然,苟詡提出一個條件,就是要查清楚白帝的冤案,還陳恭一個清白。

苟詡知道白帝在五仙教,很危險,他讓剿滅五仙教,既可以救妹妹,又可以救陳恭。

《風起隴西》李嚴用三個疑問,都未識破馮膺投奔他的三個真實目的

馮膺答應,同時也提出自己的條件,關於白帝案件的所有細節,苟詡不得隱瞞,都要詳細告訴他。

二人商議好一切,馮膺提出兵分兩路,苟詡繼續假裝跟李邈合作,他自己越獄逃亡,讓李邈心中焦急之時,他卻出其不意到李嚴府上。

事情發展得很順利,一切都朝馮膺預料的方向發展。

馮膺明知道苟詡跟白帝的姻親關係,當初他還要派苟詡去刺殺白帝,其實就是想苟詡調查事實真相。在他被陷害入獄後,他也知道這樣的冤案難不倒苟詡,果然,苟詡很快就來跟他說明案情真相 。

白帝是馮膺親自派出去的,他當然希望還白帝清白,現在苟詡以此為交換條件,馮膺自然答應 。

他叮囑苟詡不得跟他隱瞞任何情報,不是他不放心苟詡,而是他知道苟詡為人太過正直,不會迂迴,而朝堂上有些事,太正直是會吃虧的。

馮膺做好了投靠李嚴的準備,卻不跟苟詡說。就是害怕苟詡會打亂他的計劃。即使他後來投靠李嚴,他可以跟高堂秉敞開心扉,卻還是要瞞著苟詡,也是這個原因。

投靠李嚴,是馮膺不得已之下做出的選擇。也是他在獄中答應苟詡的條件背後的真正原因。這是他的第二個目的,但其實馮膺還有第三個目的。

《風起隴西》李嚴用三個疑問,都未識破馮膺投奔他的三個真實目的

3為了大局

馮膺是司聞曹的創始人之一,司聞曹是在諸葛亮的授意下才創辦的。

馮膺對大漢,對諸葛亮都是一片赤誠。

他雖然在權謀之中,也善於玩弄權謀,骨子裡卻有著錚錚鐵骨。

在監獄中,當苟詡把馬盛臨死前的書信交給他,當他見到馬盛的絕筆信後,就知道這是一場朝堂的政治鬥爭。他更知道此時如果大漢如果內訌,會讓曹魏有可趁之機。

蜀國應該上下一心,共抗外敵。但蜀國卻因此內訌。對大局不利。

阻止內訌的手段之一,就是要杜絕李嚴和丞相繼續爭執下去。當初街亭失敗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為了軍紀嚴明。事後諸葛亮又自請連降三級,把楊儀從斯聞曹調走,讓李嚴順利接手,都是丞相為了國家社稷在隱忍。

既然丞相都可以為了國家社稷,置私人恩怨於不顧,他身為大漢的一名官員,更當盡職盡責。

《風起隴西》李嚴用三個疑問,都未識破馮膺投奔他的三個真實目的

彼時,司聞曹已經有兩人死於非命,如果他再不制止,李邈或許會弄出更大的亂子。所以,他於公於私都必須要立刻阻止內訌。

阻止內訌的手段之一,就是要讓李邈在李嚴心中失去信任。同時還要讓李邈停止在斯聞曹內部繼續作妖。李邈做了那麼多低階拙劣的事,只需要 一個合適的契機,就會讓李邈失信於李嚴。而這個契機必須是他 親自出手。

只要他出手,只要他得到李嚴的信任,那麼,一切禍害都將被暫時停止。

當初李嚴三番五次邀請,他都沒有答應,如今是時候了。所以外人都以為他逃跑了,就連苟詡也以為他去投奔諸葛亮,馮膺卻直接到了李嚴的驃騎大將軍府。

他靠著自己的智慧,三言兩語打動李嚴,併成功讓李嚴信任他。

馮膺知道,如果他不拿出讓李嚴相信的實物來,李嚴是不會相信他的。所以,他用楊儀跟五仙道勾結作為見面禮,取得李嚴的信任。

取得李嚴的信任後,楊儀下臺,李邈的結局已經可想而知。

馮膺這個人,為了國家大義甘願忍辱負重,可以想象的是,一旦他投靠李嚴的訊息被傳出去後,所有人會怎麼看他,但馮膺顧不了那麼多,在他心中,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

馮膺本是楊儀手下,更是諸葛亮的舊臣,而他為了國家大義甘願投奔李嚴,一是為了制止李邈繼續作妖,二是為了和苟詡在獄中的約定,三是為了國家。這才是馮膺投奔李嚴的三個真實目的。

古往今來,總有這樣的一些英雄人物,為了國家和民族大義,犧牲一切,他們忍辱負重,委曲求全。為的是最後的勝利。

他們無愧於國家和人民,無愧於心!

《風起隴西》李嚴用三個疑問,都未識破馮膺投奔他的三個真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