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8歲登基為帝,為明朝續命160年,打仗比朱棣還要狠

他差一點成為明朝的“中興”明君,18歲登基為帝,接管一個瀕臨崩潰的國家,對外重用良將,對內重用賢臣,為明朝續命160年,打仗比朱棣還要狠。

初一看,這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但是他後期,打造西廠,重要佞臣,清除異已,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伏筆。

不得不說,他留給後人一個恍如“明君”的身影,離“明君”差那麼一步,今天我們聊一下為明朝續命的皇帝朱見深。

他18歲登基為帝,為明朝續命160年,打仗比朱棣還要狠

土木堡之戰

土木堡一戰,動搖大明根基

明英宗朱祈鎮時期,此時的朱見深只有2歲,被立為太子。

走過了80年風雨的明朝,外面看起來歌舞昇平,一派祥和,然而太平日久,皇帝與大臣難免惰政,朝政日漸腐敗,奢糜腐化成風,窮富兩極分化嚴重,財政被少數人壟斷,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急劇惡化,國力也顯得外強中乾。

北部的瓦喇每年都向大明朝貢,剛開始時,數量不多,明朝為了顯示大國風範,在進貢的基礎上,都會更多的數量返還給瓦喇,瓦喇一看這是一筆不錯的買賣,於是進貢數量也開始變得龐大,押送進貢物品的數量從剛開始的50人,慢慢地加到了2000多人。

這對大明的國力造成了困擾,有時候瓦喇感覺不如意,就會派兵在明朝邊境騷擾搶掠。

在一次進貢虧本,要求和親被拒的情況下,瓦喇感覺受到了侮辱,兵犯大明邊界。

公元1449年,大明王朝正統14年,震驚歷史的“土木堡之變”發生了,北方遊牧民族瓦剌大軍突然進犯,明英宗御駕親征,率領25萬大軍,浩浩蕩蕩向大同進發。

八月初秋,明英宗退守土木堡,在今天的河北省土木村,蒙古瓦剌騎兵隨後而至,他們在土木堡上游15公里處切斷水源,25萬缺水的明軍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不吃飯和不喝水一樣,對人體都是物理攻擊,無法承受。

明軍不得已移營尋水,瓦喇瞧見明軍異樣,大軍急速跟進,併發起了猛烈的攻擊,蜂擁而上,包圍了明軍,東逃西竄的明軍陣腳大亂,戰場上屍橫遍野,明朝25萬大軍全軍覆沒,追隨的100多位文臣武將幾乎盡數命喪,明英宗被俘成為了階下囚。

明英宗的弟弟明朱祈鈺即位,在位三年帝位穩固牟平,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就換成了自己的兒子朱見濟。

他18歲登基為帝,為明朝續命160年,打仗比朱棣還要狠

于謙

守衛北京重用於謙,大明朝現中興之光

那個不可一世的大明王朝,建國80年後,就被自己曾經消滅的蒙古殘餘直接打到了京城,不得不說,這成了大明歷史上的汙點。

剛即位的明景帝全權交付于謙主導北京保衛戰,在軍民同仇敵愾中,頂住了瓦喇的攻擊,各地勤王部隊陸續趕到,瓦喇不得已,撤回北方,並送回了明英宗。

這時候就尷尬了,明景帝坐了一年帝位,明英宗被放回來了,是讓?還是不讓呢?

巍巍皇權,沒有幾個人到手後還能拱手讓出的,即使對方是自己的父兄。朱祈鈺軟禁了明英宗,自己開始主政。

這點要給大明朝點個?,縱觀大明的歷史,兄弟手足相殘的事情,還是發生得比較少。

明景帝重用賢臣,勵精圖治,對明朝政治、軍事、文化等各方面都進行了整改,漸入佳境,大有中興之勢。

他18歲登基為帝,為明朝續命160年,打仗比朱棣還要狠

明英宗

奪門之變英宗復位,朱見深再為太子,大明朝重入地獄

公元1457年,曹吉祥、石亨等朝臣擁護明英宗策劃了“奪門之變”,因為他軟禁在南宮,史上又稱“南宮復僻”。把在位7年的明景帝趕下了臺,明朝中興的一點曙光又熄滅了。

10歲的朱見深再次被立為太子。

明英宗重用擁立自己的官員曹吉祥、石亨,把剛剛清明的朝政又搞得一塌糊塗。

他可沒有像明景帝一樣手軟,廢掉明景帝並把他軟禁,然後莫名其妙地就去世了,並把明景帝的皇帝尊號都給取消了了,意思就是明朝的歷史上沒有明景帝這個人,他也是明朝唯一一個沒有葬進皇陵的帝王。

把于謙、範廣等人下獄,最後殺害了,當年那些北京保衛戰的功臣,都清理得一乾二淨。

後來又聽信讒言流放郭登、袁彬等人,重用門達、逯杲等奸臣,致使弋陽王一家冤死,民間又爆發了數十萬的流民起義,剛見好轉的大明王朝又陷入了無間地獄。

當初擁立英宗的石享、曹吉祥成了英宗左扣護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曹、石二人就是祈同偉的翻版,他們把自己沾親帶故的人都安排做了官,只差把他們養的狗都派去做護院。

權力的膨脹換來的只是更大的野心,曹、石二人也想過一把當皇帝的癮,發動了政變,史稱“曹石之變”,朝廷內部再次發生火拼,水深火熱的大明朝再次雪上加霜。

公元1464年,復辟帝位後的第7年,留下了一個滿目瘡痍的河山和破敗的朝政,明英宗終於離開了人世,18歲的明憲宗即位。

他18歲登基為帝,為明朝續命160年,打仗比朱棣還要狠

明憲宗

斬英宗餘孽,少年天子露鋒芒

徵周邊賊寇,大明朝再現太平

重用賢臣能臣,提升國家實力

英宗不僅留下了一堆的爛攤子,還留下了滿朝的奸臣和一堆唯利是圖拉幫結派的政治團伙,錦衣衛都指揮門達是英宗時的寵臣,看著剛剛上位的朱見深,冒出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想法。

門達勾結內侍王倫,準備夥同錢溥,掌控朝政,接到密報的憲宗大怒,看著這一片狼藉的江山,他怒不可遏,先下手為強,處死了王倫。把錢溥貶官,不明所以地死於流放途中,作為主謀的門達,與其相關人員盡悉下獄問斬,所有家產全部充公。

喘過氣來的明憲宗,開始清理父親留下的爛攤子,他恢復了明景帝的皇帝尊號,為守衛北京立下不世戰功的于謙平反,安撫亡靈之後,他重組軍隊,向周邊不安份的勢力開始了征伐。

1465年,任趙輔為徵夷將軍,平定瑤族叛亂。

1466年,朱永平定荊、襄匪亂,推拿匪首劉通。

1466年7月,蒙古殘餘落死灰復燃,朱見深又派兵征剿,橫掃了遼東地區,把清朝的老祖宗董山給了結了,消滅了女真族。

朱見深又先後分別在河套等地區擊敗韃靼三次。

經過一系列的打擊,周邊的勢力終於安靜了下來,再也不敢犯大明疆土,朱見深再次大力整頓邊防,明朝局勢開始變得太平安寧起來。

他重用賢臣李賢為相,減免賦稅,減省刑法,

他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在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的皇帝。

此時的大明王朝開始有了一些中興的苗頭,政治、經濟都有所好轉。

他18歲登基為帝,為明朝續命160年,打仗比朱棣還要狠

太監汪直

重用宦官,為後期宦官專權埋伏筆

偏信奸臣,大明王朝氣運急轉直下

後期的朱見深逐漸黑化,為了用太監製衡文官勢力,引起文官集團對皇帝集體不滿,為了加強自己對下屬的控制,他在錦衣衛和東廠之外,於1477年又設立了西廠,重用太監汪直。

汪直是廣西人,是朱見深當年平定廣西瑤族之亂的俘虜,被充進宮當了太監。他腦子比較活絡,善於鑽營,懂得投其所好,攀附上了當時宮中實權派的萬貴妃,因此得到重用。

汪直成為了西廠指揮使,成為了這個特務機構的老大,他開始排除異己,樹立親信,為明憲宗暗地裡做著一些見不得人的事。

西廠將郎中武清、樂章,太醫院的院判蔣宗武,張廷綱,浙江布政使劉福皆下大獄,引來朝臣的不滿,紛紛上書要求撤銷西廠建制。憲宗皇帝逼得沒有辦法,在一次派汪直去邊關監軍的時候,就沒有再招回來了,一直在邊關來回調動,直到離世。

此時的明憲宗,沒有剛繼位時的英明瞭,他開始崇拜佛教,重用奸臣,很多混混無賴打著“XX法師”“XX道士”的幌子就可以堂而遑之的進入朝堂,並且參與朝政。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朝廷中的主要官吏也腐敗到了極點,使明朝政治又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混亂局面。

他們不但貪贓枉法,為了取悅皇帝,經常給朱見深獻上一些“房中之術”的高超技法,使得年紀輕輕的明憲宗,繼位23年,在41歲的時候,“操勞”過度離開了。

好像明朝的皇帝對“房中之術”都情有獨鍾,明穆宗朱載坖也是這樣,他的人生中只有二件事,朝政和睡覺,然後也是“操勞”過度,36歲就去世了。

他18歲登基為帝,為明朝續命160年,打仗比朱棣還要狠

明憲宗與萬貴妃

明憲宗的出現,只是短暫地給了大明續命的機會,

他前期的一些英明舉措,也沒能夠堅持下來,如果他能夠有自己處理亂局時候的理智和冷靜,

也許能夠像劉病已、劉秀、李隆基一樣,成為“中興”之主。

參考資料:《明史》、《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