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乾隆時期的張家口宣化,教育行業為何如此昌盛?

大清朝乾隆時期的張家口宣化,教育行業為何如此昌盛?

文/呂海峰

話說,要說起古代的教育,我們大家都知道,一般而言,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學武,有錢人家的孩子學文。”因為,乾隆王朝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相對較為富裕的朝代,所以,那時候,作為中國較大城市的張家口宣化,教育行業一度顯得非常昌盛。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

首先,我們先共同瞭解一下張家口宣化的基本簡況。宣化地處河北省西北部,在張家口市東南30公里處,為張家口市轄區,東偏南距首都北京170公里,南偏西距省會石家莊280公里,西距大同200公里。總面積264。3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回、滿、蒙、朝鮮、壯、納西、布依、白、彝、侗、土家、達斡爾等13個民族。共29萬人。

大清朝乾隆時期的張家口宣化,教育行業為何如此昌盛?

宣化自古以來都因其地勢險要,氣勢宏偉,而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正如有古代典籍所述“宣化全境飛孤(今山西代城飛孤關)紫荊(今河北易縣紫荊關)控其南;長城、獨石(口)枕其北;居庸(關)屹險於左;雲中(大同)固結於右,群山疊障,盤踞峙列,足以拱衛京師……”。素有“神京屏翰”之稱。

宣化的歷史、文化、教育可謂是源遠流長,是我國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尤其,到了清朝乾隆年間,那個熱鬧堪比如今的上海市,北京等大都市,是當時中國文化,經濟,金融的全國中心。進而促使當時的教育行業在宣化是日漸發達,書院(學校)林立。

書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特殊的教育組織形式,它最早始於唐朝中期,最初被作為一種官方學術機構而被使用,其功能:主要是幫助皇帝瞭解中國經史,舉薦賢才和提出某些建議。後經唐末五代至宋朝真正形成了一種常規制度。但此後,直至明清卻逐步發展成為了一種以私人建立為主、聚書研修、講學授徒的獨特的教育組織形式。

當然,在清朝初年的時候,由於為了防止漢族士人利用書院(學校)進行反清活動,所以,書院教育在當時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張家口宣化也是一樣。但是,當到了康熙親政之後,清王朝為了加強其思想統治,便以書院作為宣傳程朱理學、講授科舉時文的平臺,於是,書院一時間迎來了發展契機。此時,張家口宣化的書院也就開始興盛,張家口宣化的教育開始走向繁榮,並一度成為了中國教育行業的引領者。

比如: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宣化府所轄懷安縣在其知縣薛天培的帶領下開始籌建敬一書院,兩年後在知縣朱映英和曹運的捐資下,懷安城裡便建起了一座敬一書院。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宣化府所轄左衛在其知縣楊大昆的捐資下,城東門內便建起了養正書院。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宣化府所轄懷安縣,又在城內文昌閣建起了文昌書院。

乾隆廿年(公元1755年),進士出身的張志奇奉旨為口北道良卿宣化府知府,耳聞目睹宣府城山川之清奇,人物之雋穎,遂想在宣化府城再辦書院。時任宣化縣令的黃可潤也有此意,與之商量後,決定興辦之事。他們訪得皇城街有一處楊氏的廢宅宇,便相約前往細看,結果,見該宅其地高而開闊,居城之中,向陽而受溪山雍找抱,可謂“地之靈”,於是,決定在此舉辦書院(學校)。

隨後,宣化縉紳中翰張楚俊又捐款千金,攜手同鄉孫乾策、張楚奇也出資,備齊了全部費用,舉辦書院。縣令黃可潤又將奉敕治城節餘下的材料用來辦學,終於建成了講堂五間、後堂二間、四面舍堂七十二間的書院。書院後院有井、有伙房、有馬棚、有種蔬菜的園子,還有供練習射箭用的射圃。時方觀承閱邊路過,看到此學堂非常高興,大加讚揚,並親筆為其題寫了匾額,叫做“柳川書院”,作為其標記。

總之,乾隆時期的宣化,教育行業為何如此昌盛?即:天時地利人和。其中的天時就是恰逢乾隆時期的中國社會經濟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呂海峰)

大清朝乾隆時期的張家口宣化,教育行業為何如此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