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貢獻,超越任何朝代,為何有人不願意承認它為中國王朝

關注馬首瞻 / 瞭解不一樣的歷史

◎ 馬首瞻·讓歷史多一種解讀

◎ 作者:馬首瞻

◎ 編輯:稷下書童

昨天寫了一篇短評《朱元璋,一個“盜版”漢朝而失敗的帝王》,結果被網友罵慘了。

只是因為點評了一下朱元璋與明朝“分封制”的弊端,很多網友不滿意了。

他們質問筆者有什麼資格點評朱元璋,說朱元璋是封建社會最成功的兩個男人之一。

我很好奇,難道因為一個人很成功,我們便不能點評了嗎?

因為朱元璋擁有的地位、財富、女人多,所以他便是無懈可擊的完美男人?

按照那部分網友的邏輯,筆者認為自朱元璋以後,沒有人能夠點評他,那我們還要歷史幹什麼?

假如歷史人物只能由比當事人成就更高的人來點評的話,那麼歷史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實際上,歷史永遠不會有真相。正是因為它的失真性,只有讓更多的人參與討論,它才變得有價值。

以上是我的觀點。

元朝的貢獻,超越任何朝代,為何有人不願意承認它為中國王朝

今天,筆者想繼續聊一個讓人“不悅”的話題——元朝的貢獻。

時至今日,仍然有大量的人不認可元朝,更別提元朝存在的意義和貢獻。

在一部分歷史票友眼中,元朝存在的意義是歷史的倒退,只有被“罵”的份兒,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因為它是異族入侵,因為“非我族人,其心必異”,所以一定要罵。

但是他們忘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是所有民族共同的歷史,不是某一個民族自己的歷史。

中原人能夠當皇帝,党項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契丹人建立的遼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後金人建立的清朝憑什麼不能混一天下。

你既然認同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憑什麼非漢人坐不得封建社會的天下之主。

元朝的貢獻

後人對元朝的偏見,來自於古代文人思維短視,或者說是一種偏見。

各種對元朝歷史的著作,大多帶著一種中原正統的潛意識去解讀。

然而,用歷史發展的眼光去審視元朝的話,你會發現那個存在時間只有90多年的人類頭號帝國,其實相當優秀。

1.穩定版圖

一個國家存在的基礎是強大的軍事力量,沒有進可攻退可守的本事,想在文明的對抗中站穩腳跟是很難的。

元朝的軍事力量應該是任何一個朝代都不能比擬的,因為有了強大的軍事後盾,它對華夏文明開疆拓土的貢獻也是首屈一指。

正是因為元朝的出現,華夏文明的版圖得到進一步拓展和安定。尤其是對西北邊疆的開發和穩定,元朝功不可沒。

元朝的貢獻,超越任何朝代,為何有人不願意承認它為中國王朝

忽必烈在位期間,元朝學習中原的屯田制,對西部邊疆進行了極為有效的治理措施。

甚至說,元朝屯田制的措施、規模和成效超越了任何朝代。

元朝建立初期,西北諸王經常伺機而動,忽必烈只好派一支強大的軍隊去鞏固。

屯田將士所需要的糧食物資單靠中原運送是不現實的。

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忽必烈讓將士和民眾從事屯田活動,併成立相應的管理機構。

忽必烈的屯田想法在西北取得成功後,很快推廣到廣西、貴州、雲南等西南地區。

說到這,有人會提出反對說,漢唐時期已經有屯田。

但是漢朝的屯田並沒有貫徹始終,中間經過停過數次,最終放棄或者失去去西域的屯田經營。

而唐朝所謂的版圖面積大,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

它是一種類似跑馬圈地的版圖,並不是固定的。皇帝有興趣,國力強盛時,派一支部隊圈出上千里,反則退回中原。哪怕是把文成公主嫁過去,那也只是一種聯姻,而不是歸屬關係。

其次,成吉思汗成功扼殺十字軍東征的念頭。

12世紀至13世紀,歐洲教徒先後發動五次十字軍東征,先後攻佔耶路撒冷、羅馬帝國。說是東征,實則是搶奪財富和女人。

1217年,歐洲教會徹底膨脹了。想發一筆前所未有的東方財富夢,他們把侵略的目標鎖定為埃及。

三年後,十字軍行至半路時。東方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也啟程了,開始他的西征之路。

已知的歷史中,沒有記載成吉思汗是不是要滅掉十字軍的威風,或是想在十字軍師老兵疲的戰爭中,渾水摸魚一把。

當成吉思汗啟程後,他派人給高加索地方的武裝力量送信,要求他們放下武器投降。

第五次十字軍聽說後,立刻停止戰爭的腳步,回到歐洲老家。

元朝的貢獻,超越任何朝代,為何有人不願意承認它為中國王朝

經過極短的時間,成吉思汗差點拿下歐洲。

當歐洲人做好當亡國奴的準備時,蒙古大軍卻停住了腳步。原因是成吉思汗突然暴斃,蒙古部落開始爭奪話事人的椅子。

於是在公元1228年,歐洲教會聽說成吉思汗沒了。立刻啟動第六次東征,重新殺回耶路撒冷。

當成吉思汗的兒孫達成協議後,元太宗窩闊臺成為蒙古部落新的話事人。歐洲教會的第六次東征,又突然巧妙地結束了。

是不是巧合的有點嚇人。

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假如沒有蒙古強大的軍事力量的話,歐洲教會的十字軍可能還有更多的東征計劃,甚至會打到中原地界。

關於這一點,對錯與否,也僅僅是我們的猜測。

2.推進文化平民化

元朝是一個很精彩的朝代,不完全是習慣中認知的那樣。

在元朝以前,宋詞的出現,標誌著文化的平民化的趨勢。

在今天,我們讀宋詞感覺詞人寫得細膩真摯。

而在當時,詞的格調並不高,包括蘇軾晚年自傳時,曾表示自己年輕時候不懂事,寫了一些亂七八糟的辭賦。

客觀地說,古代文學是一道階級藩籬,把貴族與平民隔閡起來。

到了元朝,藝術出現大規模“下沉”的趨勢。

元曲、繪畫各個領域百花齊放藝術迎來空前的繁榮。

元朝的貢獻,超越任何朝代,為何有人不願意承認它為中國王朝

拿元雜劇來說吧。

在孔子的時代,希臘與印度的戲劇已經相當成熟,而華夏文明長期處於空白狀態。

恰恰是在元朝,東方華夏僅僅用了90年的時間,超越了西方領先2500年的戲劇成就。

如果不是元朝的出現,華夏戲劇極有可能推遲到晚清才會出現,更不可能有後面的明清小說。

說到元朝的戲劇成就,必然有人會說元朝是以犧牲科舉為代價。

元朝的科舉確實搞得不怎麼樣,但有一利必有一弊。

科舉興盛時,讀書人把科舉考試視為唯一的人生正途。

說好聽點叫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說難聽點叫四肢不勤,五穀不分。

因為元代停辦了多年的科舉,過去一大批依靠考試吃飯的讀書人沒了飯碗,但為了吃飯,他們不得不“出賣”手藝,到雜技班、戲曲班寫點文章混口飯吃。

他們當中就有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等一大批“民間藝術家”。

元朝的貢獻,超越任何朝代,為何有人不願意承認它為中國王朝

關漢卿的大作《拜月亭》,講的是蒙古人南下,途中燒殺劫掠的劣跡。關漢卿直言不諱說“有兒夫的不擄掠”。

這種乾巴巴的大實話,別說放在文字獄盛行的清朝,哪怕放在漢唐宋明四朝,老劉家、老李家、老趙家、老朱家會怎樣對待關漢卿,估計十個腦袋都不夠砍。

宋元詩人鄭思肖更是高喊“此地暫胡馬,終身只宋民”“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沉”,甚至賦詩《元韃攻日本敗北歌》“祝福”蒙古大軍出征“凱旋”。

這位宋朝“遺民”居然活了七十多歲,而且壽終正寢,實在是一個人間奇蹟。

這種“開放性”是漢唐絕不能相比的。當然也有一種可能,蒙古人聽不懂中原漢話。

被醜化的元朝

元朝被醜化,與知識分子的情結密切相關。

關於元朝的很多記載,只是知識分子的一家之言,並不能代表民眾的普遍觀點。

那些所謂對漢人不友好的負面記載是否屬實呢?很值得思考。

現在網上流傳一種說法叫“四等人制”。

說蒙古人把轄內人口分為四個等級,一等是蒙古人、二等是中亞色目人、三等是淮北的漢人、四等是淮南的南宋人。

按照中國歷史的寫法,後朝要為前朝寫史,以表示後朝吸取前朝治亂興衰的教訓,繼承前朝的正統。

既然如此,明朝人寫的《元史》應該最具有權威性,但是翻遍《元史》卻找不到一條“四等人制”的記載。

實際上,所謂的“四等人制”是一個叫屠寄的清末民初人寫的。他在作品《蒙兀兒史記》裡,說元朝人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等級,而飽受蒙古人和色目人排擠欺負。(大致意思)

嚴謹點說《明史》中沒有記載,只能說明明面上沒有,但不能說明私底下不是這麼幹的,我們不排除這種可能。

元朝的貢獻,超越任何朝代,為何有人不願意承認它為中國王朝

元朝沒有廣興科舉是事實,但不代表元朝不重視文化教育和人才選拔。

沒有科舉的元朝,開闢出一種全新的人才選拔機制,即“由吏進官”。

科舉的初始意義確實避免了察舉制等選拔機制的漏洞,但是隨著科舉的進化,科舉已經成為改變身份的唯一途徑。

在科舉盛行的年代,官就是官,吏就是吏,身份是無法透過個人工作努力改變的。

元朝人沒有那種“濃厚”的讀書觀念,遊牧民族向來如此,他們認為讀書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容易把人的頭腦搞得混亂。

他們的觀念很樸素,更加重視個人的實際能力,誰有本事,誰上位。

不開科舉並不是說對讀書人不好,而是維持前朝的現狀,知識分子依然享有比普通人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物質生活。

他們該吃吃、該喝喝,想怎麼活就怎麼活,元朝人也不搭理他們。雖然沒有過度干涉他們的生活,但在他們眼裡不開科舉,不給自己一條光宗耀祖的通道,他們自然不會替元朝說好話。

知識分子中確實有氣節的人,但絕不是所有的知識分子都有基本的道德操守。

如果把封建王朝放在一起對比,封建時代的華夏文明真正的扛把子,也只有唐宋元三朝。

唐朝的思想,宋朝的經濟,元朝的軍事。所有朝代中,論民眾生活的舒適度,元朝則更加可愛。

明朝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感慨說,前元取民最輕。

同是明朝的李開先也曾說,元不戍邊,輕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詠作。

明朝是推翻元朝建立的朝代,按道理雙方應該是水火不容的仇家,但是明朝的文人敢說元朝的好話,說明元朝對民眾確實不錯,包括老朱家也是對此預設。

相反,漢朝人是如何寫秦朝,清朝人是如何寫明朝,筆者不再多說。

最後,筆者依然是那句話“絕知此事要躬行”,讀歷史必須要親自去讀,而且要讀帶著思辨的意識去讀,不能只聽信網上一知半解的隻言片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