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明帝劉莊的第五個兒子,生母只是個貴人,為何會被立為太子?

劉炟是漢明帝劉莊的第五個兒子, 他的生母是賈貴人。按照常人看來,在這種情況下能當上皇帝的機率是很小的。因為在古代封建王朝,很多皇帝在選擇自己的接班人時都遵循“嫡長子繼承製”,也就是說只有是正妻生的第一個兒子才有更大的機會繼承皇位。

漢明帝劉莊的第五個兒子,生母只是個貴人,為何會被立為太子?

但劉炟在3歲時還是被幸運地立為了皇太子。很多人就問,那他為什麼會被立為太子呢?這還要從劉炟的養母馬皇后說起。

馬皇后才貌雙全,德行又好,特別得明帝劉莊的寵愛,但卻一直膝下無子。為了滿足馬皇后做媽媽的心願,漢明帝劉莊就打算為馬皇后抱養一個孩子。可是到底選誰呢?漢明帝心裡也很糾結。就在這時候賈貴人懷孕了,劉炟轉念一想,賈貴人是馬皇后同父異母的姐姐的女兒,如果把賈貴人的孩子交給馬皇后撫養,這不是親上加親嘛!

於是漢明帝劉莊將劉炟交由馬皇后撫養時,對馬皇后說:“如果你能用心撫養孩子,孩子將來肯定會孝順你的。”馬皇后十分賢良淑德,也很識大體,她明白只有自己和兒子相互依靠,才可以在殘酷的深宮之中生存下去。馬皇后也就把劉炟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在她的薰陶之下,劉炟也成長為了一個知書達理、寬厚待人的人,滿朝上下對他無不稱讚。

漢明帝劉莊的第五個兒子,生母只是個貴人,為何會被立為太子?

明帝劉莊還親自為他挑選精通儒學的老師,傳授相關知識。聰明的劉炟總是能很快掌握書中要領,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在家庭和學校雙重滋養下,劉炟小小年紀就表現出不同於其他兄弟的智慧,他的草書也非常有名,史稱為“章草”。這讓明帝劉莊覺得自己找到了合適的繼承人,對他很是器重。

寬厚治國萬民喜

公元75年,八月,劉莊去世。劉炟順理成章成為了皇帝,那年他才十八歲。

劉炟從小跟著馬皇后長大,跟馬皇后的感情更加深厚一些,所以劉炟登基之後也始終把馬皇后當作自己的親生母親,封馬皇后為皇太后,而且認舅舅也只認馬皇后的兄弟們。直到馬皇后去世之後,劉炟才給生母賈貴人進行加封,可見他和賈貴人並沒有多少母子情分。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都知道,劉炟的爸爸劉莊這個人比較嚴苛、冷酷,尤其是在處理外戚時那是真下得去狠手。而劉炟則恰恰相反,他反對他爸嚴厲的政策,連一隻螞蟻都捨不得踩死,對人特別寬容。

有一次,一個叫孔僖的大臣,竟然大膽到與人在太學裡對漢朝歷代皇帝品頭論足。他們說光武帝在治國方面比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文帝、漢景帝更加有成效,但是光武帝之後的幾個皇帝,卻背離了光武帝治國的初衷、肆意妄為。在古代,誰若敢隨便議論當朝皇帝,那可是殺頭的死罪,更別提是在背後說人家壞話了。

漢明帝劉莊的第五個兒子,生母只是個貴人,為何會被立為太子?

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話很快就被大學生梁鬱聽到了,並且很快就把這事告訴了相關部門。相關部門的行動也很迅速,開始審問他。

這個孔僖的邏輯也很縝密,靠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把審問的人問得一愣一愣的,“我說的話自然是有道理的,皇上要是覺得我說得對,肯定也會改正的。就算我說的不對,那麼作為一國之君,不應該慈悲寬容嘛?為什麼要治我的罪過呢?我死了就是死了,但是從今往後,天下人還敢把治理國家的意見提出來嗎?”

相關部門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了,就去請示劉炟。劉炟聽說了這件事後專門下令讓不要再追究這件事了,還給孔僖升了官。大家一看劉炟這麼寬容發,從此之後就開始放開膽子進諫。

漢明帝劉莊的第五個兒子,生母只是個貴人,為何會被立為太子?

一天,劉炟在看了大臣的工作報告後,才知道漢朝在對案件進行審理時,拷問犯人的方法太過殘酷:打板子,抽鞭子,刑罰現場實在是怵目驚心,無法直視。劉炟還下令減輕刑罰,少讓犯人們受些罪。

他先後三次減輕犯人的刑罰,正是因為劉炟的寬厚、能夠聽得別人的意見,他才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擁護。

重親情優待宗親,過度縱容禍根深埋

劉炟對於大臣十分寬容、十分重視親情,對於馬皇后的家人也很是重用。他冊封馬太后的三個兄弟馬廖、馬防和馬光為侯。幸虧馬太后一向賢德,知道這樣危害會很大,就堅決反對,馬氏兄弟才沒有得勢。

結果4年後,馬太后去世了。沒人管束的劉炟就開始自己當政,旁人的話劉炟根本聽不進去。第二年,劉炟就被後宮的妃子竇氏迷住了。竇皇后十分貌美,劉炟對她很是寵愛,甚至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竇氏的地位也是節節高升,很快爬到了皇后的位置,成為了這一屆的“宮鬥冠軍”。外戚竇家的勢力,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很快發展起來了。

竇皇后雖然得到了皇上的寵愛,卻沒有生下兒子。竇氏也在考慮著自己的出路:要想在後宮中生存,沒有一個兒子是萬萬不行的。後宮宋貴人已經生有一子叫劉慶,被冊立為皇太子;此外,另有梁貴人也生下一子叫劉肇。

漢明帝劉莊的第五個兒子,生母只是個貴人,為何會被立為太子?

竇皇后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靈機一動買通宮女,誣告宋貴人用蠱毒詛咒皇上。劉炟對竇皇后的話深信不疑,很快宋貴人和太子劉慶就下線了。這時,竇皇后就將將年幼的劉肇據為己有,劉肇也就成為了太子。

鑑於王莽篡權的深刻教訓,光武帝和明帝都對外戚嚴加防範。劉秀甚至立下規矩:“外戚不得封侯當政。”但劉炟卻未把這事放在心上。禍患經常積於特別微小的事物,東漢王朝的外戚之禍也就積累了起來,很快侵入了國家政權。

不到幾年,朝中權貴都出於竇氏。竇皇后的哥哥竇憲,擔任大司馬、大將軍,權傾朝野。劉炟也知道竇憲的連皇族都不放在眼裡,但是由於他性格寬和,優柔寡斷,就是不採用強硬的手段對付他們,使得外戚們更加目中無人。

竇憲曾用低價強行買沁水公主的田地,劉炟知道後帶著竇憲故意來到沁水公主的封地,“這裡的土地現在歸誰所有啊?”

竇憲一聽,膽子都嚇破了,連忙磕頭請罪。沒想到劉炟只是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並未降罪於他。

但劉炟的寬厚在政事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他即位後的幾年裡,牛疫、地震和乾旱等災害頻發,人們生活很是艱苦。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劉炟在即位當年就兩次下詔免收牲畜飼料,減輕人們的生活負擔。雖然劉炟減輕了賦稅,但是對於生活困難的人來說,這些舉動仍然解決不了他們的生活問題。於是,劉炟就把朝廷國庫裡屯的糧食,免費發放一部分給生活困難、連飯也吃不起的農民。

劉炟在位十幾年,曾20多次下詔減免賦稅,改善人民的生活。這些舉措,也讓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口又增加了一倍。

劉炟十分重視以用良好的品德來影響和教化官員和民眾,要求放寬對於刑事處罰的要求,不要因為一個人犯錯,而去讓那個人的其他親戚也跟著坐牢,造成冤獄。所以他多次減輕處罰力度,以人性化的方式來對待監獄中的犯人,以此來減輕犯罪率。

為了解決邊患問題,劉炟覺得自己只有一條路可走:經貿+文化,才能讓四方的少數民族臣服。劉炟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維護與西域的關係。這樣解決了匈奴的侵擾使邊境安寧,百姓安居樂業,中原經濟才能平穩地發展。

這些舉措,讓劉炟受到了老百姓的稱讚。東漢的社會經濟,思想文化,都在漢光武帝和漢明帝盛世的基礎上有更大的發展,東漢王朝的發展至此達到頂峰階段,歷史上將漢明帝和漢章帝時期全稱“明章之治”。

漢明帝劉莊的第五個兒子,生母只是個貴人,為何會被立為太子?

後世的魏文帝曹丕曾評價章帝,說他像個忠厚的老者。但又有一些後世史家說,正是由於章帝的忠厚,才最終把東漢拖向了一條由腐敗鋪成的不歸路。劉炟的縱容也為後來外戚專權,威脅東漢王朝的統治埋下了禍根。所以,後來竇氏一族依然沒有收斂自己的惡行,反而和宦官勾結,使外戚和宦官這兩股腐朽勢力,從此登上東漢王朝的政治舞臺,引起了宮廷內部的鬥爭。東漢王朝的開明政治從此結束,轉而進入腐敗和黑暗,漢家天下也從此由盛世走向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