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字碑背後,武則天一生的功與過

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一生引得無數史學家的關注,諸多宮廷花邊新聞也圍繞著她展開,併為世人所津津樂道。這位“嫁了兩個皇帝,生了兩個皇帝,自己本身也是皇帝”的傳奇女強人,生前有著如此強烈的權力慾望,為什麼卻在死後只給自己留下了一塊空無一字的石碑?如今,又該如何看待武則天一生的是非功過?

無字碑背後,武則天一生的功與過

武則天出身唐朝開國功臣之家,母親出自隋朝皇室,家境殷實。十二歲時,武則天的父親去世,她的堂兄們便對這對母女多有欺壓。武則天對權力的慾望,或許有一部分便源自於童年的不幸經歷。不久後,她跟隨母親離開荊州,返回長安居住。

十四歲時,十四歲的武則天初入宮廷,被封為五品才人。李世民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太子李治開始建立感情。李世民駕崩後,經過短暫的孝期,武則天再次入宮,成為李治的妃子。她工於心計,心狠手辣,據《新唐書》記載,武則天曾親手掐死自己的親生女兒,用以嫁禍王皇后。後來,李治以皇后的廢立之事為籌碼,與元老大臣們爭權,武則天與李治成為政治上的盟友,終於,王皇后以下毒的罪名被廢,其家族勢力也被連根拔起,武則天順利被冊封為皇后。“廢王立武”事件沉重地打擊了關隴集團的勢力,使皇權得到進一步的集中。

無字碑背後,武則天一生的功與過

李治駕崩後,唐中宗李顯即位,因為不當言行被武則天廢黜,改立唐睿宗李旦。載初元年,侍御史傅遊藝率關中百姓九百餘人到神都,上表請武則天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武則天未准許。於是百官、宗戚、四夷首領、沙門、道士及遠近百姓共六萬餘人俱上表請願,李旦亦自請賜姓武氏。九月,武則天改唐為周,以李旦為皇嗣,賜姓武氏。女皇生涯自此開始。

無字碑背後,武則天一生的功與過

作為皇帝,武則天的功與過都相當明顯。她不是那種庸庸碌碌,文韜武略皆平庸的皇帝,對權力的掌控欲使她做出了很大的成績,也產生了不小的爭議。武則天繼承了李治的做法,打擊門閥,扶植庶族,發展科舉,初設武舉,擴大了人才選拔的範圍,整頓吏治,嚴懲貪吏,拔擢賢才,廣開言路,注意納諫,重視發展農業,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但同時,她也任用酷吏,告密之風日盛,嚴刑拷打致死之人不計其數,朝廷政治氣氛壓抑、恐怖。在這樣的氛圍下,武則天自然得不到很好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