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上位之謎!多次挑釁張無忌,只因背後靠山無人敢惹

朱元璋是歷史上的明朝開國皇帝,金庸作品《倚天屠龍記》中把他寫成了明教洪水旗的一員,藉著明教的力量推翻了元朝的統治,最後靠著陰謀上位讓人不齒。

金庸寫小說遵從歷史發展固然沒錯,但把朱元璋塑造成一個小人,就讓人有些意外了。《倚天屠龍記》後期,朱元璋多次挑釁張無忌,逼張無忌在明教和趙敏之間做選擇,逼張無忌退位讓賢,最後他也確實成功了。可問題是為何張無忌不出手擊殺朱元璋呢?

朱元璋上位之謎!多次挑釁張無忌,只因背後靠山無人敢惹

朱元璋的所作所為

朱元璋原本只是洪水旗的一個小雜兵,後來隨著抗元大業一步步積累自己的威望,在屠獅大會時,朱元璋已經成為了吳國公,風頭一時無兩。在明教中有了話語權,朱元璋就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朱元璋:到底在教主心中,是這位蒙古的郡主娘娘要緊呢,還是明教十數萬兄弟的性命要緊?教主在郡主與明教兄弟之間,只能擇一為友,親此則敵彼,親彼則敵此!

張無忌:驅趕蒙元,我志不變。以趙敏為妻,我志亦不變。

面對朱元璋的咄咄逼人,張無忌和明教群雄都看出了朱元璋的用意——藉著反元之勢逼宮。此時的張無忌說出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這樣的回答按說很難收場,最後多虧了趙敏主動選擇離開,才化解了當時的尷尬局面。

朱元璋上位之謎!多次挑釁張無忌,只因背後靠山無人敢惹

這事過後,張無忌已經意識到朱元璋的野心,帶著明教群雄來到朱元璋的兵營,希望能夠控制局面,同時扭轉朱元璋“殺韃子”的錯誤思想,將其轉變為“趕韃子”。沒想到,張無忌一到朱元璋大營直接掉進套子裡了。朱元璋手下大將李文忠直接明目張膽地提出如果張無忌想退位,就另選一位眾望所歸、已為本教立下大功之人來出任教主。張無忌也是太年輕,就順著話問這個人是誰,結果……

眾兵將齊聲高叫:“是吳國公朱元璋,吳國公朱元璋!”齊聲吶喊,聲音當真地動山搖。

這樣的場面把明教群雄氣得恨不能當場殺了朱元璋,尤其是周顛,直言要把朱元璋脖子扭斷。

朱元璋上位之謎!多次挑釁張無忌,只因背後靠山無人敢惹

即使最後張無忌親耳聞聽、親眼目睹朱元璋以不正當手段上位,張無忌也沒有出手制裁,反倒是因為朱元璋的陰謀詭計心灰意冷主動退位。當時,張無忌有一段內心獨白,是這樣說的:

朱元璋這廝忘恩負義,那也罷了。徐常二位大哥與我何等交情,但為了一己富貴,竟也會叛我。他三人身系義軍重任,我若去幾掌殺了,只怕義軍便要瓦解冰消。我張無忌原本不圖名位,徐大哥,常大哥,你們可把我忒也看得小了。

從這段就可以看出,張無忌對於朱元璋的背叛甚至還不如徐達、常遇春的背叛看得重,自然也就不會因為朱元璋的所作所為出手制裁了。

朱元璋上位之謎!多次挑釁張無忌,只因背後靠山無人敢惹

朱元璋上位之謎

以張無忌和明教群雄的實力,別說是一個朱元璋,就是朱元璋手下計程車兵加起來恐怕也能輕鬆拿下,但是一個五行旗陣就夠朱元璋全軍喝一壺。可為什麼朱元璋這麼囂張,最後還得償所願了呢?難道只是金庸為了遵從歷史而已嗎?

其實,張無忌不殺朱元璋的原因,我個人認為有3點:

出於大義考慮,朱元璋反元勢頭正盛,殺了朱元璋必然會使軍心受挫,影響反元大業,這一點在每一次朱元璋以下犯上時都提到過,而且張無忌也不止一次想殺了朱元璋,都因此打消念頭。

出於明教考慮,明教兄弟絕不可自相殘殺。陽頂天死後,明教內亂帶來的影響記憶猶新,光明頂之戰還歷歷在目。張無忌自然不可能以教主的身份打破明教教規。

出於個人考慮,張無忌本身沒有名利心,本就對教主之位並不貪戀。朱元璋對明教教主之位的覬覦,在張無忌看來正好解決了自己的煩惱。

朱元璋上位之謎!多次挑釁張無忌,只因背後靠山無人敢惹

總的來看,朱元璋之所以能夠上位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掌握了至關重要的軍權。金庸曾說過朱元璋在《倚天屠龍記》中的形象就相當於袁世凱,反元(反封建)大業是誰發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手裡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