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雪人”:製造“雪游龍”的“肺”

[新聞頁-臺海網]

福建“雪人”:製造“雪游龍”的“肺”

14日,北京冬奧會女子單人雪車比賽在延慶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落幕,美國選手凱莉·漢弗萊斯奪得冬奧會歷史上首個女子單人雪車冠軍,中國選手懷明明和應清則分列第六與第九位。新華社

臺海網2月15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這幾天,我一直關注北京冬奧會。看到中國選手在鋼架雪車比賽中歷史性地取得銅牌感到非常振奮。”福建雪人股份市場部總監陳煒12日接受採訪時對記者說。

據瞭解,雪人股份為本屆冬奧會雪車雪橇賽事賽道——“雪游龍”(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提供了重要的氨製冷裝置。當前應用在“雪游龍”的氨製冷系統總製冷量高達6000kW,氨製冷裝置應用了低溫碳鋼材料,執行溫度為零下18℃,支座底板設定100毫米的隔熱墊,確保低溫不影響裝置執行。

“我們隨時與前方裝置維護團隊保持溝通,從目前反饋的情況看,這套裝置執行狀況良好,為冬奧會雪橇、雪車和鋼架雪車賽事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陳煒說。

本屆冬奧會之前,我國沒有一條符合賽事標準的雪車雪橇賽道。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的雪車雪橇比賽甚至要放在歐洲舉行。而本屆冬奧會,我國卻提供了一條堪稱世界之最的賽道,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據瞭解,位於北京延慶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由雪車強國德國專家設計的。作為依山而建的獨一無二的賽道,“雪游龍”全長1975米,是當今全球17條賽道中最長的。賽道垂直落差超過130米,其中更是設定了一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360°迴旋彎。

全球最長賽道,就意味著要鋪設全球最長的製冷管線,近2公里。“賽道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總製冷量必須滿足1。9公里賽道的冰面鋪設,二是為確保運動員高速滑行時的安全,賽道不同段滑面的冰厚度均要達到相同毫米級的成型精度。”陳煒說。

雪人股份提供的氨液分離器,就是把液氨泵送到預埋賽道中的製冷盤管內來給賽道製冰。可想而知,這一裝置對整個賽道的作用有多大——如果說製冷系統作為雪車雪橇賽道的“心臟”,是賽道製冷的源泉,那麼氨液分離器好比“雪游龍”製冷置換冷能所靠的“肺”,是確保賽道冰層厚度至關重要的裝置。

“不僅生產週期緊,國內外標準融合也是專案中遇到的難點。歐洲設計團隊對結構、材料、工藝、運輸及吊裝方案都非常關注。”經過緊張研發、製造,2019年5月30日,雪人股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雪車雪橇專案供貨的交付,並克服困難,送到目的地。

常規的大型製冷系統,氨液分離器容積也就是10立方米左右,而雪人為“雪游龍”提供的是2個97立方米的“大傢伙”,單臺裝置空重29。5噸,儲滿介質後總重85噸,容積相當於一節高鐵車廂大小,這也“製造”了執行此次冬奧任務中的最大難題——運輸吊裝。

運輸吊裝的施工現場在海拔1017米的小海坨山南坡山脊上,專案團隊必須攻克山地條件差的難關。2019年6月1日,雪人股份組織吊裝,兩臺吊車同時起吊,實現空中105°翻轉,就位完成。

氨液分離器的就位標誌著雪車雪橇製冷工程取得重大進展,“雪人速度”沒有讓冬奧建設方失望。

在陳煒看來,專業是吸引冬奧會選擇雪人股份的主要因素。雪人股份在製冰及人造冰雪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應用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其就在韓國、澳大利亞以及歐洲創造了多個國際製冰造雪的經典案例。

“中國第一次舉辦冬奧會,很多賽事場館對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比較陌生,而歐洲在冬季運動方面比較發達,全世界冬奧冰雪設施的設計方一般來自於歐洲。作為為冬奧場館提供裝備的企業,既要發揮中國企業的效率,也要兼顧中外在冰雪設施上標準的融會貫通,雪人股份參與到每個細節的溝通,最終獲得各方專家的認可與支援。”陳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