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壓根不需要全面發展,只需在一個領域走到最後

人的才能發展是基於過往學習經驗的積累,Nathaniel Leibowitz等學者在《數學心理學雜誌》上的論文表明,我們在才能上的學習積累通常呈現出S形曲線的特徵。

你壓根不需要全面發展,只需在一個領域走到最後

有些人有很多愛好,什麼都會嘗試一下,但都不精通,到了最後不知道選擇哪個作為他們的職業道路,甚至最後找工作也成了麻煩。

其實道理很簡單,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不專注,就很可能永遠在“緩慢起步期”徘徊,從A領域的緩慢起步期跳到B領域的緩慢起步期,再到C、。。。。。但就是到不了快速提升期,更到不了高原期。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大多數人都在緩慢起步期就“死”掉了。小部分人爬到了快速提升期。而只有極少數人到了高原期,笑傲江湖。

這個世界的財富分配是極端不均衡的。站在塔頂的人佔有著這個世界的大多數財富。在靠本事吃飯的領域,這種不均衡也非常明顯。

你壓根不需要全面發展,只需在一個領域走到最後

圖為2014- -2015賽季NBA (美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球員的薪酬分佈(橫軸表示按球員新酬金額升序排列得到的排名,即薪酬越高排名越靠後,縱軸就是年薪的金額)

可以看出,縱然能在NBA打球的球員都已經是非常優秀了,但他們的收入差異仍舊懸殊。可以想象,那些在更低級別聯賽打球的球員,他們的收入又會降到怎樣一個區間。豈止在職業體育,在大多數市場化領域,這種模式的收入分佈普遍存在,雖然具體形態並不完全一樣,但走向趨勢大同小異。

如果把上面兩個圖合併起來,就可以看到這樣一個殘酷的結果:

你壓根不需要全面發展,只需在一個領域走到最後

於是一個清晰的事實出現了,淺嘗輒止的人很可能將一無所獲,而專注投入走到最後的人將獲得超額收益。

有時候,我們能看到這樣的例子,各方面起始條件很差的人,因為沒有什麼其他的選擇,一旦抓住了一個機會,就一個猛子扎進去,堅定不移,最後果真做成了一番事業,這可能就叫置之死地而後生吧。而許多資源條件還不錯、可以有很多選擇的人,反而因為選擇太多而迷茫,始終無法對一件事做到全心投入,最後反而是一事無成。

喬治·莫舍把自己畢生的經驗總結為這樣一段話:“仔細考察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利用自己的優勢努力工作,透過與人合作來平衡自己的劣勢。迴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專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並保持留意新的機會。”

莫舍的這段話可謂金玉良言。人無法做到十全十美,可提升的方面實在太多,在有限的精力下,只能竭力發揮自己的優勢,將其發揮到淋漓盡致,而自己的弱勢帶來的問題則可以透過與他人組成優勢互補的團隊來解決。但要是你沒有拿得出手的、顯而易見的優勢,有誰會願意和你組隊打怪呢?

所以不要依照以前的木桶理論來發展自己,有能拿出手的優勢,自然有人將你短板補齊。發展自己的強項,並且尋找和結識與你能力互補的人,將使你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