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不直呼其名?看看這些名字才知道,主要是怕引起尷尬

名字,可以說是每個人的代號,如今我們在社交當中稱呼,顯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對於“名、姓、字、氏”分開的古代人來說,卻有著不小的講究。

不少歷史名人常見的稱呼,其實都並非姓名本身。

例如楚國的屈原,實際上是羋姓、名平,他的氏族才是屈氏、字原,孔子本人,是子姓、名丘、字仲尼,史書上通常習慣稱之為孔仲尼。吳國大夫伍子胥,名字子胥,也是以字相稱。

古人為何不直呼其名?看看這些名字才知道,主要是怕引起尷尬

這難免讓人感到好奇,古代人為何不直呼其名呢?看看這些名字就知道,主要也怕引發了尷尬。

春秋時期的秦武王,嬴姓趙氏,其名卻稱之為嬴蕩,讓人多少也有些好笑,而這位國君在世的時候,英武善戰,對外採取了強勢政策,而他的死法卻也十分奇葩,秦武王喜歡比武角力,結果在和另外一位大力士比賽舉龍文赤鼎的時候,不小心脫手砸斷了脛骨,隨後氣絕身亡。

古人為何不直呼其名?看看這些名字才知道,主要是怕引起尷尬

如果說秦武王的名字多少帶有一點巧合,晉成公的父母,顯然是有些不負責任了,晉成公的父親身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給他的名字直接叫做黑臀,理由也十分簡單粗暴,因為晉成公在出生的時候,屁股上就有一塊黑色胎記,而他在東周作為人質的時候,一直以“公子黑臀”相稱。

而到了金朝時期,還有一位叫做郭蛤蟆的名將,出任會州刺史,屢建戰功,從而獲得了金哀宗的嘉獎,遺憾的是刺史金朝已經日薄西山,在金滅亡後,郭蛤蟆依然堅守了三年時間,這才城破人亡。

古人為何不直呼其名?看看這些名字才知道,主要是怕引起尷尬

有些名字完全是來自於父母的一句隨口之言,例如魏文帝曹丕皇后郭氏,又被稱之為郭女王,完全是因為父親郭永奇說的一句話:“此乃我女中王也。”歷史上以王作為字尾的名字,的確是少之又少。叫上去還真讓人有些尷尬。

當然了,玩笑歸玩笑,至於不直呼其名的真正原因,不妨讓我們來好好分析分析。

古人為何不直呼其名?看看這些名字才知道,主要是怕引起尷尬

過去有一個成語,叫做“指名道姓”,其實這正是一種嚴重的挑釁,《禮記·檀弓上篇》的註解提到:“人年二十,有為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什麼意思呢?一個人取字,通常是到二十歲進行成年禮,此時的他可能已經身為人父,顯然不能再直呼名字,故而加字用來稱呼。

《禮記·曲禮上》還規定:“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許嫁,笄而字。”在男子成年之後,只有是長輩稱呼晚輩,或者是君主稱呼臣子,才能夠直接呼叫名字,而在同輩同等級之間,也自然是以字相稱。

古人為何不直呼其名?看看這些名字才知道,主要是怕引起尷尬

《舊五代史·周書·王峻傳》記載:“太祖雖登大位,時以兄呼之,有時呼表字,不忘布衣之契也。”君主稱呼臣子表字,往往被當作一種不忘本心和體貼愛護的表現,比如劉備也十分喜歡稱呼下屬表字。

當然了,如果是下對上,卑對尊進行稱呼的時候,可以稱字,卻絕對不能夠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者是父母長輩,不然就會被叫做“大逆不道”,正是因為對名字的看重,因此才有了封建制度當中避諱的由來:“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古人為何不直呼其名?看看這些名字才知道,主要是怕引起尷尬

在《左傳》中,還記載了古人取名的5個原則:“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

所謂義,便是以祥瑞吉利的字取名,所謂的象,是以相似之物取名,例如孔子腦門較高,像土丘,故名孔丘,所謂類是取和父親相似的名字,所謂假便是假借的意思,寄託於物。

至於上述文章中提到的黑臀,也是參考了“以信取名”的原則,即以身上帶有的特殊標記,例如胎記或者特殊紋路等等進行取名,在古代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