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關於成長,每個年齡階段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我覺得與其想象千尋走出甬道後過著大多數人一樣平凡的生活,倒不如說千尋比大多數人還多了一份念想:期待著某天會和白龍在某條街道相遇,千尋和父母有疏離感以及每次看完後都會持續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好幾天,每次看到千尋父母對待千尋的態度就總覺得渾身不舒服,千尋離開那個世界的時候也是覺得心裡有點發堵。

《千與千尋》關於成長,每個年齡階段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其次,我覺得《千與千尋》主要是畫給初中生看的,這個年齡的他們越來越多的接觸社會,開始逐漸完善自我的世界觀,價值觀,開始慢慢的感知到父母並不是永遠都正確的。他們相信自己已經可以脫離父母,獨立生活。所以我認為《千與千尋》就是宮崎駿先生藉助自己的畫筆為他們圓了一個奇幻的卻又略帶真實生活黑暗的奇幻之旅。而影片中的空白留下來讓觀者思考的地方特別有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想法和幻想,而作者的想法是我們大多數人共同在影片中思考的點。

《千與千尋》關於成長,每個年齡階段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每次看到千尋和無麵人一起坐上尋找湯婆婆的火車,身邊的旅客或停或走,我的眼淚就抑制不住。就好像身邊的人都是你生命中的過客,只是兩個生命軌跡短暫的相交,接近之後又遠離,深深地感覺到生命的無奈。當千尋要回到現實世界,白讓她不要回頭,說他會去找她,但是我終是有一種感覺這一次的分別會是永恆。我是那麼的盼望他們終有一日的相聚,可又不敢相信真實的故事會如想象中的完美。

電影的主題可以分為兩個:成長和迴歸。千尋在經歷了這場冒險前並不是怯懦的小孩子,千尋搬家前的性格並沒有特別多的描述,所以具體是怎麼樣的孩子我們不能直觀的體會到,至少從一路抱著朋友送的花束和因為搬家而悶悶不樂這點上我覺得千尋是個有喜有怒的普通孩子。無論千尋在那個神奇的世界經歷了什麼樣的冒險,或者那個世界有小白的存在,千尋也不可能屬於那個世界,千尋還是屬於現實世界。

《千與千尋》關於成長,每個年齡階段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我相信吉普力的動畫不會教我們逃避現實,在設計的細節上內涵比較豐富,每個年齡階段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千尋,無臉男,巨嬰等角色,大家都慢慢在成長。去年有幸聽過一位老師的講座,很詳細的分析了劇情以及角色設定和時局的關係,以及劇情對現實的對映,讓我對《千與千尋》有了更深的理解。

《千與千尋》關於成長,每個年齡階段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最後,讓我感慨最深的是,在湯屋,白龍只是引導接下來千尋該如何走下去,他只陪千尋走了一段,剩下的路需要千尋自己走下去。我以為他會陪千尋走完全程,畢竟千尋突然進入到一個未知的世界,未來充滿著一切未知數。她恐懼,害怕,迫切需要一人陪著自己,但是白龍還有自己的事要做,他必須要放手,讓千尋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