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話裡的英語“份兒” | 鉤沉

二戰結束後,上海來了一群美軍陸戰隊隊員,駐地就在洋涇浜,於是,中國就有了一個“洋涇浜英語”,突出的代表就是“阿飛”。

這些美國大兵帶來的美國文化,吸引了一大批富二代,穿花衫、說英語、抽雪茄、喝可樂,成了這些人經久不衰的時尚。這些“時髦青年”有一個群體性的稱呼,就是英語單詞“fashion”,意即時髦、時尚、很牛。

在貧窮、保守的“正統”人意識中,時髦無異於紈絝,紈絝就等於流氓,因此那些“fashion”也就成了上海平民眼裡的“流氓”。於是“fashion”被簡讀為“飛”,又把英語本土化為“阿飛”,從此“阿飛”就成了上海的“流氓”,其特徵只不過是“大包頭、小褲腳、尖皮鞋”。

北京土話裡的英語“份兒” | 鉤沉

二戰時的美國大兵

其實,中國最早的本土化英語,出現在一百多年前的北京。當船堅炮利的列強帶著鴉片闖入國門以後,無論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都要求向西方學習,於是朝廷在北京設立了“同文館”(相當於外語學校),組織那些皇親國戚、王公大臣的子侄學英語,以便將來成為皇家的外交人才。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因為學英語的人太少了,雖然同文館學員們的“英格力士”只是半瓶子醋,也就會幾個單詞,那也成了北京城的稀罕。誰說話時,中間夾一兩個英語單詞,就顯得有身份、有派頭,倍兒有面子,於是,這種夾心英語成了同文館的身份象徵。

尤其是在茶館裡,咱說“瞧”,人家說“路克(look)”;咱要說“讓我瞧瞧”,人家就說“給爺路克路克”。沒過幾天,茶館裡的人就都“路克”了,誰要是再說“瞧”,誰可就土得掉渣了。

茶館是三教九流的集散地,當然也是時髦的源頭,“路克”就從這裡流向北京城的各個層次,於是在口耳相傳中,“路克”演變成“目婁”(lou),“路克路克”也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目婁目婁”(lou lou),於是北京話誕生了一個新品種——本土化英語。

北京土話裡的英語“份兒” | 鉤沉

老北京茶館

推廣普通話初期,有一個相聲,把“目婁目婁”(lou lou)當成了北京的土語,實在是作者不瞭解look演化到“目婁目婁”(lou lou)的過程,他哪裡知道這是一句洋文呢?

足球場上,一個人帶球進攻,受到對方球員的阻攔,只聽他的一個隊友喊了一聲“帕斯(pass)”,就衝上前去助攻,球在他倆的腳下傳來遞去,一邊踢一邊喊“帕斯”,於是,這種“二過一”,就被北京人稱為“打帕斯”。1958年以前,撲克牌官稱“橋牌撲克”,俗稱“帕斯牌”,因為在打百分的時候,不叫分的人都要說一聲“帕斯”。如果誰要是說“不要”,那就顯得土鱉了。

馬季有一段相聲,其中捧哏的訓斥他“你這是什麼毛病?”馬季理直氣壯地答道“我這是‘額勒金德’的毛病……”“額勒金德”,是英語elegant的音譯,具有講究的、精緻的、傑出的意思。

有文章說“用額勒金德是搞笑地說自己高雅,其實是調侃自己本來很土,裝高雅的意思,有自嘲的成分”。也有文章說“額勒金德這一詞彙來源於底層的勞動人民,特別是工廠裡的工人,說句不好聽的就是一些大老粗經常使用的詞彙,現在很少有人在說了,多出於相聲表演中”。這都是對夾心英語的誤讀。

四個字的“額勒金德”,不符合中國話的口語習慣,又不容易本土化,所以流傳受阻,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說了,取而代之的是“份兒”,即北京人對“fashion”的解讀。

-  END  -

責編 丨 亞聞

美編 丨 黎珊

初審 丨 秦言

複審 丨 齊風

轉載請註明:“

文史博覽”(wsbl1960)

微信公眾號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絡後臺刪除

☆  想要投稿

或者直接給我們微信後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