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在漢代的兩個案例

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東郭先生給狼獻愛心,結果差點被狼吃了。

這個故事並非空穴來風,在現實生活中還真有“東郭先生”這樣的,可憐像狼一樣的惡人。

淺析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在漢代的兩個案例

東漢中後期,在彭城(今徐州)有一個叫姜伯淮的,他還有兩個弟弟分別叫姜仲海、姜季江。

由此看出,他們的父母還挺有文化,不然的話,他們三個就會叫姜伯淮、姜二海、姜三江。

他們兄弟三人雖然都娶了媳婦,但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還經常擠在一張床上,蓋一條被子。

讀到這裡,大鵬似乎明白了,在《三國演義》裡劉皇叔為什麼經常和關羽、張飛同榻而眠。

淺析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在漢代的兩個案例

閒言少敘,言歸正傳。有一次,伯淮和季江起了大早,去市政府辦事,結果遇見了土匪劫道。

倆人本打算反抗一下,但一看對方有刀,就投降了。但土匪在搶完他們的財物後,就想殺人滅口。

伯淮就說:“我弟弟年紀還小,很受父母疼愛,你們要殺就殺我一個人吧,求你們把我弟弟放了。”

季江說:“我哥哥是家裡的頂樑柱,家裡不能沒有他。你們要殺就殺我吧,求你們把我哥哥放了。”

土匪聽完他們的相互求饒之後,心裡這個氣啊!小朋友才做選擇題呢,我們大人從來都是兩個全要。

淺析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在漢代的兩個案例

不好意思,又跑偏了。土匪左右為難,不知道先殺誰,後來似乎良心發現,乾脆就把倆人都放了。

不過,這個土匪也夠壞的,為了不讓他們告官,不僅奪走他們的財物,把他們的衣服也給扒了。

土匪心想,這樣你們就得先回家,沒法去城裡報官了。但是沒想到,姜伯淮太生猛了,公然裸奔而去。

姜伯淮光著膀子走進市政府後,工作人員都很奇怪,就問他是怎麼回事,難道不知道禮義廉恥嗎?

姜伯淮就矇騙政府工作人員說,我這是吃了五石散,正在運功行散,到底也不說自己被打劫的事。

淺析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在漢代的兩個案例

那個強盜聽說之後,非常感動,姜伯淮也太夠意思了。於是,就到姜家負荊請罪,並退還所搶的東西。

姜伯淮不接受,堅決要把那些東西送給悔過的強盜,並且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一番,然後把他送走了。

無獨有偶,在南北朝大作家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荀巨伯不棄友人。

東漢晚期,有個叫荀巨伯的人,到邊境來探望生病的朋友,結果來不逢時,趕上了胡人圍攻這座城池。

城裡的人聽說胡兵來了,都拖兒攜女的逃命去了。朋友對巨伯說:“我快不行了,你趕緊跑吧,別連累了你。”

荀巨伯回答道:“我跋山涉水來看你,你卻讓我背信棄義以求活命,我荀巨伯是這種人嗎,我能做這種事嗎?”

說話之間,一隊胡兵已經闖了進來,不由分說就把兩個人抓了起來,然後帶到了胡兵首領面前。

首領透過翻譯對荀巨伯說:“我的大兵一到,全城的人都逃避一空,你倆是什麼人,竟然敢留下來?”

淺析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在漢代的兩個案例

荀巨伯說:“我的朋友生了重病,快要死了,我不忍心丟下他,獨自逃走,可否饒我朋友一命,我願以身相抵。”

胡兵將領一聽,也被荀巨伯感動了,說道:“我們這些無情無義之人,竟然進入了一個有情有義的國度。”

於是,胡兵將領下令,馬上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撤軍離開。全郡不少百姓,都因此而活命。

兩個故事雖然情節迥異,但精神實質相同,就是想告訴大家,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只是,事情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別的可能呢?大鵬經過分析,認為這種可能是存在的。

搶劫姜伯淮的強盜之所以能夠負荊請罪,很可能是因為沒殺人滅口,導致暴露的風險大大增加,不得不上門和解。

或者是,當初打劫姜家兄弟的目的,就是阻止他們上郡城,這個目的在姜伯淮堅持裸奔的情況下沒有實現,只好和解。

至於胡人首領決定撤軍的真正原因,則可能是漢朝大軍正在包抄而來,胡兵劫掠一番後,正好滿載而歸。

他們之所以會說“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其實,只不過是為自己撤兵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那麼,為什麼搶劫犯和侵略者會被美化成幡然悔悟的“好人”,這大概是受害者為了彰顯愛的偉大吧!

到了近代,這種現象被有關專家進行了專門研究,並將其命名為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或者人質情結。

淺析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在漢代的兩個案例

在這種情結下,被害者會對於犯罪者產生產生好感、依賴性,甚至會反過來幫助犯罪者實施犯罪活動。

這是因為被劫持以後,他們的生死完全操控在劫持者手裡,如果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

1973年8月23日,兩名犯罪嫌疑人在意圖搶劫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一家銀行失敗後,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

在警方僵持了130個小時之後,歹徒不得不選擇了投降,四名受挾持的銀行職員也得以安全獲救。

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四名被挾持的銀行職員,拒絕出庭指控綁匪,甚至還為他們籌措資金請律師辯護。

他們表示自己並不痛恨歹徒,因為歹徒不但沒有傷害他們,反而對他們細心照顧。他們恨得是警察。

這還不是最令人驚奇的,更驚奇的是人質中一名女職員竟然還愛上一名劫匪,並與他在服刑期間訂了婚。

淺析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在漢代的兩個案例

如果這事發生在中國漢代,各路作家一定會蜂擁而上,寫上幾百篇《奇女子以身感化歹徒》什麼的。

但是很不幸,這事發生在瑞典,當地社會科學家的關注點是這份感情結合到底是特例,還是一種普遍心理反應。

後來經過研究發現,這種最終被命名為“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事件,在世界各地是普遍存在的。

人所能承受的恐懼有一條脆弱的底線。當人遇上了一個無法戰勝的歹徒,就會把生命權託付給這個歹徒。

相處的時間久了,被害人每吃一口飯、每喝一口水、每呼吸一次,他都覺得這是加害者對他的賞賜。

受害人會把自己的恐懼,轉化為對加害者的感激,然後變為一種崇拜。最後,受害人還會下意識地幫助加害者。

由此看來,姜伯淮和荀巨伯都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在無意中美化了歹徒的犯罪事實。您覺得呢?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世說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