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播出之後,大家對秦始皇的評價依舊兩極分化

《大秦賦》接近尾聲,這是一部富N代艱難掌權成長之路,從在趙國受盡苦難到即位之後大權旁落,最後收回權力帶著大秦公司走向萬世基業的創業之路。《大秦賦》從一開始一邊倒的好評到後來的風評出現分化,雖然劇中竭力突顯秦始皇的正面形象,將其心路歷程全面展開,實際效果正如《大秦賦》的評價一樣依舊是兩極分化。

支持者認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祖龍,如果沒有秦始皇或許中國還像歐州一樣四分五裂小國林立,同時秦始皇採用郡縣制,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使得人們交流不存在問題,為統一立下不滅功績。

《大秦賦》播出之後,大家對秦始皇的評價依舊兩極分化

反對者認為秦始皇殘暴不仁,秦法嚴苛,奴役百姓,搞思想禁錮,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到了秦朝就變成以吏為師,焚書坑儒,隨意消耗民力,搞大工程,陷百姓於水火,開啟專制制度的先河等等。

沒有秦始皇,中國會不會像歐州一樣四分五裂?

我想提這樣疑問的人可能沒有搞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包括夏商時期是統一的,哪怕到了三國也是統一的。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不過你別急,先聽我慢慢分析。

這裡涉及到“正統”這個問題。

夏以夏為正統,商以商為正統,周以周為正統,秦以秦為正統,漢以劉姓為正統,所以劉備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正統,在巴蜀之地稱“漢”,史稱“季漢”。陳壽將其稱為“蜀”,實際是在矮化。

這天下是劉姓的,那別人繼位就不是正統了。

那怎麼辦?怎麼讓老百姓認為自己是正統,他們就想到讓皇帝將位置讓給自己的方式來解決。

《大秦賦》播出之後,大家對秦始皇的評價依舊兩極分化

禪讓制度,王莽從西漢手中接過來,建立新朝,曹丕從漢獻帝手中接過來,建立魏。

為什麼要這麼複雜,直接殺了皇帝搶不是成了?

複雜的原因自然就是因為“正統”的力量在起作用。當你會發現西晉統一天下之時,蜀地百姓和吳地百姓都沒有起兵大規模造反,為什麼?他們亡國了為什麼不起兵復國?

因為他們認同一個天下,這只是從分而治之回到一統。

蜀漢的羅憲為什麼面對劉禪已經投降,吳國來犯,他卻死守邊境孤城而不是選擇放棄,因為他認晉為正統,吳不是。

曾經有一度時期中原諸侯國視秦、楚二國為夷戎,後來才慢慢接受承認他們是中原文化的分支。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就跑到泰山去封禪,他不用秦之祭祀之禮,反而請魯地儒生討論出禮儀。

諸如此類種種,中國一直是有一箇中心並演化出來的文化,誰坐在這個中心,誰就是正統,不能僅靠武力。

《大秦賦》播出之後,大家對秦始皇的評價依舊兩極分化

如果真的誰武力強大就可以坐上,那秦始皇就沒有必要編出他的祖先曾經抓到過一條黑龍這種言論了。

只不過商、周的叫統一,秦的叫一統。商周是分封式的統一,即你承認我是中心,承認我對你的管轄,但封地的老百姓還是由你管轄,你要是不聽話,我還是可以收拾你的。

比如周夷王就將齊哀公烹殺。一統就是我的管轄權直接到老百姓。

春秋戰國各國遊士四處遊歷,為什麼從沒有遇到語言交流問題呢?因為老百姓的語言雖然不同,但是上層的語言是一樣的,他們用的是雅言,這是周朝的官言。

老百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又沒有資格接受教育,自然語言就會出現不通。

文化相同,語言同,唯一不同的是各個諸侯國到後期各自為政,周王室已經沒有實力維護天下秩序。

原來封國有很多,到後來經過吞併出現戰國七雄,還有吳、越,中山等等強國。

但到戰國後期大致就剩下戰國七雄,外加東西周和一個被諸侯國立的衛這樣的弱國。

如果沒有秦始皇,最終中原大地走向統一也是必然之事,或許會遲一些,但最終一定會的。楚國也是有機會一統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呈現出楚國的實力。

後期周王室已經窮的叮鐺響,楚王還敢罵周天子。就算這種情況下,秦、齊二國各稱東西二帝,也受不了壓力,不久就取消了。

十一年,齊秦各自稱為帝;月餘,復歸帝為王。——《史記·楚世家》

一句話,戰國時期中國名義上從沒有分裂過,周天子依舊是天下共主。

這一種情況與歐洲是有本質區別的,歐州的共主是誰?

《大秦賦》播出之後,大家對秦始皇的評價依舊兩極分化

2、 專制和搞思想禁錮

我們先搞清楚為什麼有百家爭鳴,不是當時人的思想活躍,而是當時有這樣的需求。每一個諸侯國都在想著怎麼富國強兵,爭霸,再次些是自保。

每一個諸侯國的國情都不一樣,他們就會需要各種各樣的觀點和理論。這才是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

周朝統治時期也沒有出現什麼百家爭鳴,秦朝之後也沒有出現百家爭鳴。

為什麼?

因為只有一個王,你說能出現第二種聲音嗎?秦朝覺得法家有用,他們就採用法家,至於其他家就是多餘的。如果有些與法家有衝突免不了會被收拾掉。這種情況不止秦始皇幹過,很多皇帝幹過,有些皇帝對佛教也下過手,歷史上有著名的“三武一宗滅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就對佛教動過手。

為什麼要對一個佛教下手,因為他們認為佛教危害他們的統治。

所以李斯說的很清楚。

《大秦賦》播出之後,大家對秦始皇的評價依舊兩極分化

古者天下散亂,莫能相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並有天下,別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學乃相與非法教之制,聞令下,即各以其私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非主以為名,異趣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不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諸有文學詩書百家語者,蠲除去之。——《史記李斯列傳》

因為不同的聲音會干擾老百姓,擾亂老百姓的思想,為了防止干擾老百姓影響統治,他推動秦始皇進行思想禁錮,最終演化為“焚書坑儒”。

一個王需要一種學說就夠了,其他學說只剩下二種選擇:

1、 將自己改組,改頭換面,能夠為新王服務,比如叔孫通、董仲舒就改組了儒家。

2、 被滅掉,例如墨家。因為墨家將鉅子獨立在王之外,甚至在王之上,這一點讓王受不了,他握有行政資源,自然要收拾你。

像漢初興黃老之術,儒家就出不了頭,漢武帝時儒家才出了頭,到了漢元帝時儒家才真正佔了上峰,因為他是以儒治國的。王的偏好對學說的影響是很大的。

從統治的角度來說,所有的老百姓的思想和王的認知是一樣的,內部就穩定了。在古代封建王朝消滅第二、第三、第四、、、、、、第N種聲音實際是一種本能,根本目的是為了培育老百姓的認同感,培養老百姓對本朝的忠心。

當然執行的力度有差異,像秦始皇這一種就是十分簡單粗暴地開展,只有二選一,而清朝則利用《四庫全書》的修訂這一種方式進行,相對隱蔽。

《大秦賦》播出之後,大家對秦始皇的評價依舊兩極分化

如果換個角度看“百家爭鳴”,你會發現諸子百家的思想大多受一種思想的影響,這種思想就是周易。看似百家爭鳴,實際就是在周易這個大框架下產生的各種分歧理解。據說周易之前有連山和歸藏。當週易出現時,這兩種實際上也就退隱了。

說到底也是一統這種制度決定,如果採用分封式的統一,那王之下每一個諸侯需要一個觀點,思想會比大一統活躍。

結語:

秦始皇是應歷史潮流而生,他的殘暴和千古一帝是他的正反兩面,不過後世之人有時需要什麼就會選擇讓別人看到秦始皇的哪一面,我想就僅此而已。有人說歷史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知常容倒覺得歷史不是古人的歷史,而是今人的歷史。如果不是秦始皇,換個人當皇帝也是這樣,只不過唯一的差別是激進還是緩進的差別。

《大秦賦》播出之後,大家對秦始皇的評價依舊兩極分化

這是帝制之下的必然之路,不是換個人就不一樣了。

秦始皇和隋煬帝將百年之事放在幾十年內完成,自然就會引發一系列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