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鬱、厭學,怎麼辦?

根據很多父母反映,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就是中小學生出現厭學,越來越多的兒童、青少年從不喜歡學習到討厭學習,從不想去上學到拒絕上學,父母再兇狠的責罵、老師在充分的道理、同學在熱情的呼喚也無法開啟這些孩子的心門,厭學拒學已然成為擺在家庭、學校和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

青少年抑鬱、厭學,怎麼辦?

同時,在孩子厭學的背後,其實潛藏著的是心理健康問題。青少年時期本應是有夢想、有活力、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花樣年華,但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悲劇卻開始頻繁地刺痛我們的眼球。其中,青少年抑鬱症尤為高發。青少年抑鬱症的表現往往比成人抑鬱症更具有隱蔽性,產生的負面情緒以及導致的嚴重後果卻容易被忽略,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釋出的《全球青少年健康問題》報告中指出,在10至19歲的青少年中,抑鬱症是致病和致殘主要原因。

當青少年出現抑鬱傾向,就極易產生厭學情緒,如果家長不加以重視,致使孩子病情加重,就會出現輕生自殘的想法和行為,釀成悲劇。

青少年抑鬱、厭學,怎麼辦?

1.青少年厭學有哪些表現

(1)心理表現

厭學青少年常見的表現有焦慮、抑鬱、強迫、厭煩、退縮。具體表現為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害怕學習、思考乏力,但又想好好學習,產生焦慮感。除此之外,也還有不少青少年會不願意上學、害怕上學,或者一到學校就萎靡不振。

(2)行為問題

1、學習能力受到抑制,以往學習成績良好,但適應不良後產生學習困難,稍有難度、複雜的題目就無法解決,記憶力下降。

2、社會性退縮,和同學的交往減少,很多學習、生活的活動也減少,一直都提不起勁兒,遊離在同學群體之外,產生孤獨感!

3、有一部分青少年會出現違反社會規範和準則的行為,可能出現不遵守紀律、逃學、鬥毆、偷竊等現象,或是自控能力差、活動過度、沉溺於電子遊戲的快感和刺激中。

(3)生理表現

一上課就頭昏腦漲、入睡困難、上學前會心悸、肚子痛等,但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則沒有特定的軀體問題。

2.青少年厭學跟抑鬱的關係

有的孩子不願意去學校,家長或是老師可能就簡單地認為是孩子的學習壓力過大,覺得這就是厭學,但情況並不像想象得那麼簡單。抑鬱症的發病年齡正在逐漸提前,而青少年抑鬱症狀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厭學。學業上的失敗、家長的不理解使這群孩子心理矛盾重重,壓力增大,“厭學”是最常見的症狀表現。

青少年抑鬱、厭學,怎麼辦?

3.青少年看似無憂無慮的年齡為何頻發抑鬱症

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自我意識的急劇發展以及學業等各方面的壓力,本身就容易誘發情緒的巨大波動。具體而言,原生家庭、學業壓力以及同伴關係都是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

1)原生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導致兒童青少年抑鬱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青少年抑鬱症是由於童年創傷、不良家庭關係或者父母教養方式問題而造成的。

(2)學業壓力過大

作業多、課外班多、睡眠不足幾乎成了中學生的常態。很多家長表示除了週末,孩子很少在晚上11點前上床睡覺。

再加上在很多家庭裡,父母望子成龍心切,不斷給孩子施壓,孩子唯一的任務就是學習。一旦學習不好,孩子會產生嚴重的挫敗感,無法接納自己。

如此“高壓”之下,孩子產生情緒問題在所難免。

(3)同伴關係不良

青少年對人際關係比較敏感,良好的同伴關係對於其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同伴處在同年齡階段,有共同的發展任務,會遇到相似的危機和困難,交流和溝通可以給他們歸屬感、安全感和力量。

在他們面臨挫折時,和諧穩定的同伴關係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援、安慰與幫助,能夠消除個體的孤獨感,有效地避免抑鬱情緒的產生和惡化。

相反地,同伴關係較差的青少年與具有良好同伴關係的青少年相比,更易患抑鬱症。

青少年抑鬱、厭學,怎麼辦?

4.家長該如何應對青少年出現的厭學、抑鬱甚至自殘行為呢

如果發現孩子出現情緒上的明顯低落、易怒等,同時伴隨成績下滑、睡眠問題,甚至出現輕生自殘等極端行為,建議帶孩子儘快到精神心理科就醫。醫生專業的診斷和治療是幫助孩子應對抑鬱症的最有效方法。但是,只有醫生的治療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日常配合。

(1)做學習型的父母

學習與青少年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瞭解他們在每個發展關鍵階段的心理需求。開放正確地看待心理健康問題,抑鬱症及時得到有效治療完全可以治癒,不要回避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甚至指責,不要諱疾忌醫。

樹立主動求助的意識,能夠主動向專業的精神科、心理科醫生尋求幫助,幫助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2)嘗試與孩子做朋友

要多和孩子保持溝通,並以開放的心態傾聽他們所說的一切,確保孩子願意談論任何事情。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需要堅定地表達出家長會給予支援,願意傾聽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覺得他們的感受聽起來不合理,那可能是他們並不信任你沒告訴你全部實情,也可能是你沒有站在ta的位置上感受ta的感受。

如果孩子一開始將你拒之門外,也不要放棄。因為對青少年來說,談論抑鬱症這一話題本身就非常困難。因此在尊重孩子的同時,還要強調自己願意去關心和傾聽,給予孩子最大限度的耐心和陪伴。要理解並接納他們的情緒,接受他們正在經歷的痛苦和無助就能讓他們感受到理解和支援。

青少年抑鬱、厭學,怎麼辦?

(3)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要有敏銳的洞察力,注重孩子的情緒及行為的變化,善於發現孩子生活中的暴躁、低落情緒;行為怪異的苗頭。孩子一旦表現出與以往的明顯不同,一定要高度重視,要及時溝通及時就醫解決。

青少年抑鬱、厭學,怎麼辦?

最後,提醒廣大家長,青少年雖然表現得叛逆抗拒,但其實內心非常渴望得到關注和尊重,渴望在痛苦時能得到支援與幫助。

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形成一種平等的交流關係,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探索的空間,這樣孩子的內在人格才會長成一棵茂盛的大樹,才會成為一個健康成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