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往到釘釘,阿里社交戰略做對了什麼?

AT抗衡在中國網際網路始終是一件經久不衰的事情,從電商領域騰訊拍拍網慘敗,到社交領域阿里”來往”業務的草草收場,最後到釘釘在騰訊社交領域啃下了一塊大肥肉。究其背後,還是兩家公司的戰略閉環打造的對抗。

從來往到釘釘,阿里社交戰略做對了什麼?

PART 01

2013年10月,正是阿里的一個增長瓶頸,各個業務增長速度均有放緩,而無線端社交領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O2O概念當時大行其道,只有PC流量的馬雲相當上火。

當時無線端社交領域,手機QQ藉助著得天獨厚的資源獨霸榜首,微信在“產品之父”張小龍的栽培下飛速擴張;網易的易信選擇跟電信合作,藉助著電話留言跟免費簡訊兩個功能初露鋒芒;看著越做越大的社交蛋糕,馬雲提出了“all in 無線”的戰略。

從來往到釘釘,阿里社交戰略做對了什麼?

很少給專案站臺的馬雲,還出來講了狠話:“今天,天氣變了,企鵝走出了南極洲了,他們在試圖適應酷熱天氣,讓世界變成他們適應的氣候,與其等待被害,不如殺去南極洲。去人家家裡打架,該砸的就砸,該摔的狠狠的摔。讓企鵝知道,來往不是易信!”

當時阿里CEO的陸兆禧親自披掛上陣,上線社交APP“來往”,集阿里之重兵猛攻騰訊社交帝國,為了主攻移動端,陸兆禧還專門挖來了QQ早期員工鄒孟睿,全權負責來往產品。“使用者數迅速滾動到1000萬,一年之內衝到1個億”這是鄒孟睿給來往定下的“小目標”。

當年在來往推廣的過程中,阿里傾注了集團大量的資源,甚至連馬雲也在強調每位員工每年必須給來往APP拉新100個使用者,否則沒有年終獎。阿里的設想很美好:透過員工拉動百萬的基本盤,再進行裂變滾動使用者,最後搶佔微信的高頻入口。但是事與願違,根據app annie 2014年中國移動IM市場覆蓋人數的資料來看,來往的大張聲勢沒有在C端市場上激起一絲水花,“來往”連IM市場的前七都沒有進入。

PART 02

從戰略起點往往要選擇企業資源最豐富、最有優勢的一條賽道,阿里是天生的2B殺手,有著異常犀利的商業直覺,旺旺也積累下了龐大的賣家與買家數量。這也是為什麼包括馬雲在內的阿里高層有一種“做社交一定能成”的錯覺。

但旺旺使用者實際上是基於交易的短頻溝通,商業屬性遠大於社交屬性,使用者關係幾近為0,阿里並有沒充足的社交流量給“來往”導流,這也就意味著來往幾乎是從零開始做一款2C的社交軟體,還要與正在蓬勃發展的微信掐架,難度可想而知。

正如百度做電商,騰訊做搜尋一樣,其產品與公司基因毫無干係,在熟人社交領域,阿里的失敗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阿里傳送員工進行推廣,也從側面驗證了終局,其推廣方式歸根結底還是運營的思維,用運營的思維來推動一款社交產品,對於使用者需求的洞察顯然會被弱化,使用者自然沒法得到想要的東西。在這一層面上,產品思維的作用顯然是要遠大於運營思維的。

用“以終為始”的戰略思考邏輯來看“來往”,社交產業的終局必然是一超多強的局面

一超指的是由“馬太效應”聚集的普通使用者最多的寡頭微信,使用者優先考慮的是使用一個使用者體驗佳、平臺熟人較多的平臺,這個場景容不下第二個同質化的產品能夠存活;

多強指的是細分垂直領域的巨頭:如主打陌生人社交的“陌陌”,主打職場社交的“脈脈”;而當時“來往”產品戰略中,既沒有鮮明的行業細分,也沒有如同微信一樣能得到QQ那樣龐大的C端個人流量匯入,優先搶佔市場形成“馬太效應”,其產品終局終局已經註定。

做戰略的第一步就是選擇,最容易的就是不選擇,看別人怎麼做就怎麼做,但若是沒有精準化、細化的選擇,就會導致產品戰略失去競爭力

。“來往”這款產品並沒有傾注阿里的創新力,是戰略選擇失敗最鮮活的案例。

馬雲對“來往”團隊評價過:“我讓你們造一挺機槍,去跟人家大幹一場,結果造出個甘蔗棒子,捅了人家一下,還被反過來咬了一塊肉。”在業務失敗後,來往團隊大部分人鳥作獸散,剩下的小團隊被徹底邊緣化。

PART 03

原阿里巴巴鐵軍&渠道事業部總經理、原趕集網、原瓜子網COO陳國環說過,戰略選擇的有三個節點:一是看行業趨勢,二是行業容量,三是看服務的關鍵使用者,大多數企業、產品都認為“我先活下來是關鍵”。

但活下來並不意味著知道未來怎麼走,很多老闆想都沒想過這一點。來往只看到了社交行業容量很大,卻沒有看到行業趨勢就是形成唯一一個巨頭,後來者“來往”再怎麼努力也成為不了第二個微信,最後悄無聲息地死在了普通雞蛋碰金雞蛋的結局裡。

2014年,“無招”陳航帶著六個“死不悔改”的來往兄弟,以原班人馬紮根進了湖畔花園這塊風水寶地,陳航在辦公室裡寫下了“向死而生”四個字,開始了阿里做社交的第二次大膽嘗試。

這一次,陳航跟團隊誤打誤撞進了企業溝通市場。彼時中國2B的企業服務市場像是一塊蠻荒之地,企業協同服務基本為零,

而其身後是4000萬多家仍停留在紙質辦公時代的企業對數字化管理、升級的迫切需求,市場足夠容納下一家百億級別的獨角獸。

面對浩瀚的市場藍海,2014年就有了產品雛形的釘釘並沒有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反倒是紮根進了企業,

耗費幾個月的時間跟企業使用者一起工作、吃飯、喝酒、聊天,用這種“磨”方式,釘釘找到了企業級市場的關鍵使用者與關鍵痛點:中小企業老闆,企業工資發放、審批、考勤等企業移動辦公需求;

一個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滾動速度是驚人的,從15年1月釋出,到12月達到100萬家企業使用者,釘釘只用了短短的一年時間。

釘釘很多功能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反人性的,譬如說閱讀訊息反饋,“DING”,多多少少會引起職場員工的反感,但這些功能卻又吻合了企業主管理員工的需求,且釘釘的部署都由老闆說了算。陳航直言,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所有人都會贊同,釘釘需要取捨,而取捨的最終目的就是讓企業使用者滿意,達到高效率辦公的目的。

PART 04

戰略的選擇並不需要滿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只需要符合關鍵性付費客戶的需求,便是一次成功的

抉擇。

釘釘的產品設計其實與微信截然相反,微信的設計是由個人出發,提高個人使用者黏性,自下而上地組成自然的社群、工作群;而釘釘一開始就是自上而下的B2B產品,精準地吻合了關鍵使用者的需求-企業管理者的,開闢了阿里職場社交的新戰場。

2019年6月30日,釘釘宣佈其企業組織數超過1000萬,產品使用者數超過了2億,開啟了全球最大企業規模的數字轉型,這也意味著阿里社交戰略邁出了長足的一步。

從來往到釘釘,阿里社交戰略做對了什麼?

企業戰略從制定到落地,必然經歷”選擇、聚焦和擊穿”三個步驟,阿里沒有在社交領域駐足停滯不前,除了有一位“be creazy”的陳航,更重要的就是對於社交戰略的系統思維與工具制導兩方面同步升級。

阿里不再奢求如同微信一般的高頻入口,但在社交垂直賽道上,一定要啃下很多塊肉來,逐漸與騰訊形成戰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