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雄獅》、《何以為家》想說的

去年的某個時候看電影《雄獅》被薩羅的尋家之路而感動,但更為養父母妮可夫婦的大愛無疆之心而震撼。當薩羅以為妮可夫婦不能生育才選擇領養的時候,妮可帶著淚痕平靜的說道:她是可以生育的,他們夫妻認為這個世界上的人已經夠多了,生一個孩子並不一定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但是接受一個處於困境的孩子,給這樣的孩子一個機會,那樣將是意義非凡。突然發現,原來人性的光輝可以如此偉大,而我的善良太過狹隘。

關於《雄獅》、《何以為家》想說的

關注雷探長冒險很久了,有幾期的影片是關於敘利亞,其中有一段是採訪廢墟中的一家人,在敘利亞內戰時期,影片中的一家人從未離開,他們家萬幸沒有被破壞太多,還有很多的敘利亞人民生活在這樣的廢墟之中。想起08年地震的時候,那會還在上大學,因為擔心餘震,雖然遠在西安,大家還是很恐慌,好幾次半夜三更的整個宿舍樓的人突然被驚醒湧出宿舍,那時大家都很害怕。與敘利亞中的人民相比,看到這樣觸目驚心的廢墟可想而知當時長時間的擔心恐懼,用堅強形容都感覺太單薄。看完這個影片,在下面評價道:很感謝雷探長,之前看到的敘利亞戰爭都在新聞上,誰又打了誰,死傷多少人,但是透過雷探長的影片看到的戰爭那麼近,那麼感同身受,政局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民戰後的生活。這條評論點讚的人很多,相信很多人和我有同樣的感覺,我們都只是普通老百姓,政局固然重要,但是人民的生活更重要。

關於《雄獅》、《何以為家》想說的

想看《何以為家》的衝動更強烈了,買了酷會員,和老公大半夜的看完,久久不能平靜。又翻出了雷探長在《何以為家》拍攝點在遊樂場的影片,電影中的地點背景絕不是虛構,不是為了電影故事的需求,是真的有很多的敘利亞沒有家的兒童就在那裡流浪,其中一個姑娘才18歲,而她的小孩已經三歲有餘。睡前我和老公說,咱們領養一個敘利亞的流浪兒童吧。其實這個想法之前就和他說過,他每次不以為然。這次他認真的說,你是被電影感染了,如果你看到我們周圍貧困山區的小孩,你也會想領養的。關鍵是我們經濟能力不足,如果我們是億萬富翁別說一個,十個都養。我卻並不認為非要是有錢人才能領養,在我們經濟能力範圍之內,給他學習、生活的機會,去感受這個世界美好的機會就可以了。

睡前我不斷的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很難做到或者我們很難做到領養。據瞭解去做試管的夫婦很多,大家也都知道耗錢耗精力,可是卻沒人願意去領養。現在都鼓勵二胎政策了,可不可以第二個小孩領養一個(當然,這個有法律規定,必須是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詢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跨國界也可以。而現實是幾乎沒人能接受,血脈的傳承真的很重要嗎?這其中有個人的因素當然更多的是社會因素。如果某一天,我們領養的小孩可以光明正大的說是領養的,周圍沒有人有任何異議,一視同仁,不管是上學、結婚還是什麼,所有的都是平等的,那這樣或許才是一個正常的有利於小孩成長和父母養育的環境或者狀態。可能有人會說中國傳統的文化這樣的狀態很難達到,我卻並不這麼認為。在父母那一輩未婚先孕是被看作是多麼的奇恥大辱,而在現在,這才過了二三十年,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當然領養的被接受程度或許需要更長的時間被接納,但我相信終有一天人們的思想觀念會轉化,會出現更廣闊的愛的環境。

關於我想領養的想法還在,但是我知道很難執行,不說讓家人去接納及手續的各種問題,單是我自己沒有《雄獅》中妮可的大愛及智慧就已經不行。不是說非要教育成才才是成就,其實只要他能健康成長、認真生活、努力工作、做一個有溫度、有厚度、有高度的人、會思考、愛學習,總之,是正能量的人就可以了。可是我不確定自己能否做到,如果做不到能否不陷入懊悔之中,就是以平靜的心態去對待這件事,我想我很難,我現在的能力及知識還太有限。

所以,兜了這麼一大圈,這些領養的想法也只是在我的腦海中轉了一圈,產生了這些文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