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的落日餘暉

《紫禁城的黃昏:一位外籍帝師眼中的末代帝王與近代中國》

大清朝的落日餘暉

金句精選:

1。如果世界上有一座宮殿可以稱為監獄,那就是紫禁城。

2。皇帝是世上最孤獨的孩子。

3。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處在各自社會發展的試驗階段,因此不管對哪個半球而言,把自己的意志和理想強加給另一方是不明智的。

一個沒落王朝在歷史煙雲中,慢慢地褪去了它華麗外衣。在它走向衰亡的過程中,曾試圖為了一線復辟王朝的希望在灰暗地角落,做著最後的掙扎。時光不曾給予任何朝代一絲絲憐憫,更別說是一個人了。溥儀是被封建王朝壓迫已久的一代帝王,他卻並沒有因為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力,給自己掙得一點點自由。他在時代變革思潮的衝擊下,加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他開始反觀自己的人生。一次次想著逃離像監獄一樣紫禁城,希望自己能獲得不一樣的人生。最終他雖然離開了紫禁城,但仍然沒有得到他理想中的人生。

思維導圖

一、困於紫禁城時發生的“三次地震”

1。戴眼鏡

2。剪辮子

3。對“青年中國”的活動感興趣

二、困於祖制的無奈

1。無法驅趕的太監

2。一後一妃的大婚

三、莊士敦對溥儀的影響

1。 溥儀與莊士敦相識

2。溥儀心中的西方

推薦語

在《紫禁城的黃昏》書中,作者莊士敦記錄了因自己帝師的特殊身份,親眼目睹了困居紫禁城中“清室”的黃昏時期。作者把溥儀當成一代帝王,心中充滿了敬意;又把他當成一個普通的少年,給予一份長者的憐惜。對紫禁城裡那些獨特、封閉,又令人嚮往的奢靡生活圖景進行了細緻地描繪,將一個個形形色色的人物,鮮活靈動地浮現在了紙上。

你將收穫

1。封建王朝的衰敗是必然,因為君主制已不在順應民心。

2。溥儀他脫去皇帝的外衣,也只是個普通人。

3。腐朽腐敗的思想是大清朝走向滅亡的重大原因。

引言

你會對一個三歲孩童,寄予怎樣形式的厚望?是把他培養成真正的精神領袖,還是把他禁錮起來,當成圖騰般存在?末代帝王溥儀正是一個被禁錮成長起來的孩子,最後被迫成了傀儡、命運的囚徒。他的前半生都活在了封建祖制的陰影下,失去了自我。他也曾不斷與自己的命運做著對抗,但在一次次的挫折面前,他還是向命運低了頭,選擇了妥協。幾件小事上,他也曾為了反抗命運,拼命為自己做著掙扎。

一、困於紫禁城時發生的“三次地震”

1。戴眼鏡

凡是瞭解一些歷史的,或是見過溥儀照片的人都知道,溥儀在照片中都是戴著眼鏡的。那溥儀又是因為什麼原因戴了眼鏡,又是怎樣戴上眼鏡的呢?想來那是不被祖制所允許的。

這就要從溥儀1912年退位說起了。據說:民國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以太后名義頒佈了皇帝的《退位詔書》,溥儀就這樣退位了。從這點上來看,不管要不要當,可不可以當皇帝,從始至終都不是他溥儀說了算的。其實可以說,在退位的那刻起,他已經不再是一個朝代的帝王,他只是紫禁城的皇上。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家的家長而已了。但當時頒佈溥儀的退位詔書時,民國政府曾與清室協商,仍然保留了許多對皇室的優待條件。還承諾每年支付清室可觀的費用。並且民國政府還同意溥儀,仍然可以住在紫禁城內,也就是史稱的“遜清小朝廷”。

溥儀遜位後,在紫禁城內過小朝廷生活期間,請了一位蘇格蘭人當英文老師,也就是本書作者莊士敦。上課一段時間後,溥儀與這位洋老師相處融洽。莊士敦對自己的這位特殊學生也是疼愛有加,生活上對溥儀也關心倍至。

有一次上課,莊士敦發現溥儀上課看時間時特別奇怪,放著眼前擺在前桌上的小鐘不看,總是時不時抬頭看牆上掛著的大鐘。莊士敦就好奇地問起溥儀原因。溥儀就說自己看不清小鐘上的時間。

聽溥儀這麼一說,莊士敦猜想溥儀可能是有眼疾,莊士敦估計溥儀眼睛有近視。就向太妃和內務府稟明,並且提議,希望他們能同意請眼科醫生給溥儀看眼疾和配眼鏡。當時宮中人一聽說皇帝要看眼疾,並且還要戴眼鏡,頓時像炸開鍋一樣。不管是太妃還是大臣們都跳了起來,紛紛反對。有些人說皇上怎麼能讓外國人來給他看病,說宮中明明有大夫。還有的說皇上戴眼鏡有違祖制。總之一點,宮中的人對皇上戴眼鏡這件事都是持反對意見的。當時最有權威的要數端康太妃。她的反對聲最厲害,聲稱“皇上戴眼鏡是萬萬不可以的”,不成體統。

為什麼說端康太妃最有發言權。當年溥儀剛入宮,由同治的三個妃子和光緒的妃子瑾妃共同撫養教育溥儀。而瑾妃就是後來的端康太妃,當時她是溥儀的首席母親,等同太后。而且她還效仿了慈禧太后的教育模式,要求皇帝不管做任何事之前,都得先徵求她的同意。所以按祖制,端康太妃不同意溥儀戴眼鏡,溥儀就不能戴。

當時莊士敦見多次提議無果後,就威脅那些提出反對聲音的人說:“如果不讓皇上看眼疾、配眼鏡,自己就引咎辭職,不幹了。”溥儀一直以來都把莊士敦當良師益友,當然不同意他辭職。宮中那些太妃和大臣們也知道不能全然不顧及皇帝的想法,就開始互相推脫猶豫起來。最後,溥儀父親醇親王載灃和內務府商議,決定先瞞著端康太妃。私下請了西醫給溥儀看眼睛。

據說當時是由莊士敦負責找醫生,他請當時的北京協和醫院任眼科主任霍華德博士和他的助手李景模博士到紫禁城為溥儀檢查眼睛情況。最後的診斷結果是溥儀眼睛有近視,而且他還患有其他視覺缺陷,需馬上配眼鏡,如果不處理,眼疾會越來越嚴重,有可能導致失明。霍華德給溥儀開具了配眼鏡的處方。

記載上說,當時溥儀先配了兩副眼鏡,都是外國進口牌子。此後因為太喜歡,他又補配了一副同品牌的不同款式的眼鏡。當時溥儀受西方文化影響頗深,思想開始西化,老覺得外國的東西樣樣好。所以他配眼鏡也趕潮流,選的都是當時最流行的進口款式。

戴上眼鏡後,溥儀一下就覺得自己的眼睛明亮許多,視野也變得開闊了。據說,他這次請洋醫生進紫禁城看眼疾,加上配了幾副眼鏡,花去不菲費用。這些費用可能對於很多普通百姓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但當溥儀看到清單的那一刻,仍說了“便宜”兩個字。可能在他看來,花費銀兩能換得自己滿意的結果,再多都是值得。

剛開始時,礙於宮中壓力和祖制的約束,溥儀在參加一些典禮活動時,還會形式地取下眼鏡,以免“失禮”。後來他就變得一刻也離不開眼鏡了。在這點上,有近視困擾的人還是可以理解的。在此後的漫長歲月裡,眼鏡幾乎伴隨著溥儀走完了他的一生。

戴上眼鏡對於溥儀來說是改變的開始,而剪辮子是他思想西化的進一步說明。

2。剪辮子

剪辮子運動也有著它的時代意義,隨著西方文化的進入,人們開始對這種冗雜的“留辮”習俗逐漸變得牴觸,有了想要改變的想法。這個運動大約是從1913年開始,由民國政府逐步開始推行。為此事民國政府曾多次書信給退位的溥儀,希望他能做一下清朝舊臣的思想工作。當然皇室還是有一部分人想著順應時代的,可皇帝不剪誰敢帶頭。其中一部分有剪辮子想法的人就跑到溥儀面前,請示能否剪掉辮子。有些記載說,當時的溥儀總是那句話回覆大家:“剪不剪辮子,你自己說了算。”在他心裡似乎剪辮子不是什麼大事,也可以看出,他已經開始不太在意祖制的。

聽說後來,也許是受西方文化的教化。1922年,一天,溥儀突然叫來專門剃頭的太監,說自己要剪掉辮子。皇帝要剪掉辮子,這可是天大的事,這可如何是好?剃頭太監嚇了一跳,心想皇帝的辮子,哪是說剪就能剪的。心中所思,故站立一旁,根本不敢動手去拿剪刀。溥儀一急,自己就拿起身旁的剪刀剪掉了自己的辮子。

這注定是歷史性的一天,得知溥儀剪掉了辮子,宮內亂成了一鍋粥,老太妃和宮女們都哭作一團。可其他人聽說皇帝都剪掉了辮子,自己當然就緊隨其後。尤其是那些大清朝遺留下來的滿族舊臣,也開始紛紛剪掉自己的辮子。據說,溥儀在剪掉辮子前,還詢問英國老師莊士敦的意見。莊士敦回答說:“我實在不明白,中國人留著長辮子有什麼好處?”

對於當時來說,皇帝剪辮子也正說明了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3。對“青年中國”的活動感興趣

溥儀從剪辮子那一刻起,他覺得自己已經獲得新生。雖然身體仍受困於宮中,但他自己認為思想已經得到解放。那段時期他對外界的資訊特別感興趣,尤其是來源於報刊上面的政治新聞類的內容。莊士敦曾在書中寫道“皇帝當時對每天發生在宮外的政治新聞特別感興趣。因為他有拿到那些報刊文摘的特權,所以一有時間就叫人找來成堆的報紙,沒事就是鑽進成堆的報紙裡認真拜讀。我記得當時各個地方的都有,北京的、天津的、上海的。每每見到這樣的皇上時,我都會好好勸他,讓他別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這些瞬息萬變的垃圾資訊上面,可他總是不聽。”

皇上總是回答說:“他希望能透過這些相互對立的立場,找到事情的真相。”好在他獲取公共事件訊息的來源不僅限於報紙。

從溥儀對當時中國政治舞臺上發生事件的關注度,也許我們可以看出他心裡還是有革新思想的。但是他生活在舊制下,又有太多的人藉著祖制在馴化著他。他想改變卻又害怕改變。

就像溥儀自己曾經說的那樣:“明明天天想著逃離紫禁城,但真正需要離開的那一刻,又在害怕,但又不知道害怕什麼。”

想來他應該是對未知的渴望,和對宮外世界無知而害怕吧。

二、困於祖制的無奈

1。無法驅趕的太監

隨著自我意識的越加強烈,溥儀已經不再能接受身邊人對於自己的隨意擺佈,看著身邊太監停留於表面的敬畏,背地裡大肆斂財,將宮中珍寶私藏變賣。溥儀明白裁撤宮內太監事宜已經刻不容緩。

在1923年一天中午,溥儀下了一道諭旨,諭旨內容“將宮內太監全部裁撤,立即出宮”,並且呼叫了當時全部護軍,要求把太監強行送出宮。太妃們剛開始時還想力爭反對,但知道溥儀已經降旨,也無可奈何,只能作罷。只是希望能留下若干名太監,方便自己差遣辦事。溥儀聽到那些反對聲,思慮過後也重新作了考量。最後決定除3位太妃、溥儀、淑妃這5個宮中,每宮留下數名太監以供差遣調配,其餘全部裁撤。

由於絕大部分太監在北京沒有家,若讓數百名太監流落街頭,未免有礙北京的治安。於是溥儀又把以前的幾位重臣找來,商量處置的辦法。最後決定由內務府籌措一筆遣散費,讓在北京有家或有親朋投宿的太監,即刻攜帶行李出宮。而那些實在無處投奔的,可以暫時住在地安門內大街雁翅樓內,待領到遣散費後,再各自回鄉。雖然內務府籌妥了遣散費,並且在雁翅樓裡內務府還協同軍警人員一起完成了發放。但仍舊有些太監無家可歸,一直住在雁翅樓內,靠乞討為生。不少衣衫襤褸的太監在廊下生火做飯,像極了那些逃荒的難民,情景看著實在是慘不忍睹。

對於溥儀來說裁撤宮內太監是必然要做的一件事情。當然我們知道不是個個內務府的人都是貪汙腐敗的。可又沒辦法整治某個人,最後就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裁撤宮內太監這個決定也使得很多人無家可歸。也許對於太監來說,他們這樣被皇帝處置是有違祖制的,但在當時也是大勢所趨,因為溥儀知道紫禁城和自己一樣,大勢已去,剩下的已經是一個空殼。

設立內務府有太監來管轄是祖制規定,皇帝大婚同樣也有一套祖制在等著當時的溥儀。

2。一後一妃的大婚

據記載上說,當時在《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中,有這樣一條。皇帝辭位後“皇帝尊號仍不廢”。也就是說,溥儀名號還在,仍然可以稱為“皇帝”,所娶的妻子,可以暫稱為“皇后”;可以跟隨溥儀“暫居紫禁城”,包括溥儀的其他家人們,也可以暫時居住在紫禁城內。

溥儀剛過完15歲生日,宮中的那些太妃們就開始給他張羅大婚事宜。那為什麼一位15歲的少年就開始急著給他張羅娶妻?而且一下還娶了兩位。其中到底又有什麼隱情?

據說,當時溥儀因受思想新潮的洋老師莊士敦的影響,已經不甘被“囚禁”於紫禁城中,對外面的世界越來越嚮往。他甚至決心要去英國留學,要去開闊眼界。後來,他就天天嚷嚷著自己要出宮,要出國留學。

當宮裡的那些太妃聽到這個訊息,哪能答應。她們一聽說皇帝要出宮,而且是遠去國外,可把那些太妃們急壞了。所以1921年年初,溥儀剛過完十五歲生日,太妃們就召集了王公大臣們商議溥儀娶親事宜,決定給溥儀尋找一位厲害的“皇后”來拴住他,讓他能仍然死心塌地留在宮中,繼續扮演著他的傀儡皇帝。

在選妃過程中,太妃們各路爭鬥,表現最為強勢的是敬懿太妃和端康太妃。但究竟選誰當皇后,誰當妃子,最終決定權還是在“皇帝”溥儀手中。經過各方篩選之後,最後剩下了四位代表各個勢力集團的姑娘們。溥儀拿著四位姑娘的照片,看了一眼,隨意選了兩位。也就是後來歷史上的婉容“皇后”,文繡“淑妃”。

為什麼溥儀會爽快答應下婚事。據說,莊士敦建議溥儀選擇結婚,因為結婚後就成人了,可以為自己下決定做事。這樣出國留學的事,也就順理成章了。溥儀在聽了莊士敦的建議後,就答應了太妃們的選妃事宜。

對於選後宮這件事,溥儀很明白,自己也只不過是走走過場,最終的選擇權根本不是在自己手裡,因為這仍然是由祖制說了算,自然有人會提前幫他做好人選。

他當時的想法就是結了婚就可以馬上出國了,他的最終目的是可以踏出那道宮門。所以選誰不重要。

據記載,在1922年,溥儀在紫禁城裡舉行了宮廷婚禮,這也是歷史上清廷的最後一次大婚禮儀。據說,這場盛大的婚禮,前後持續了5天。婚禮是如期完成了,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溥儀仍然沒有去成英國留學。留學雖然沒成,但長期的西式化教育,使他的思想逐漸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不管是驅逐太監,還是對大婚制度的想法,又或者是想去英國留學,這些都說明溥儀在反抗祖制,尋求改變,追求思想上的解放。使他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正是他的老師莊士敦。

三、莊士敦對溥儀的影響

1.溥儀與莊士敦相識

1918年溥儀的老師徐世昌要辭職,辭職前給只有13歲的溥儀找來一個博學的洋老師,他就是莊士敦。溥儀當時看著莊士敦深目高鼻的樣子,就很好奇。認為他肯定是不懂中文的。當莊士敦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說著中國歷史文化時,就驚豔到了溥儀。溥儀頓時對這位洋老師來了興趣。還讓莊士敦給自己取一個英語名字。莊士敦看他是皇帝,就給他取了一個英國國王用過的名字“亨利”。莊士敦在不斷傳授學業的過程中,溥儀對西方的嚮往也越來越嚮往。溥儀的思想潛移默化中受到了莊士敦的影響,開始覺得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這些話他常常在生活中對身邊人說,還描述到:“西方就是好,他們的巧克力是好的,口香糖是好的。”

2。溥儀心中的西方

莊士敦做了溥儀老師,溥儀覺得深宮裡多了樂趣。他還學著莊士敦穿起了西裝,戴上領結,還學起了西方的交誼舞。他還常說自己要做一個像西方一樣的紳士。有時候,溥儀不想好好讀書時,莊士敦就會找來一些西方的畫冊給溥儀看。還給溥儀講述西方的火車、飛機長什麼樣,還有什麼是工業革命。慢慢地溥儀就越發嚮往西方社會。還時常花很多錢用來購買“洋玩意”。

溥儀對西方文化的崇拜和對西方國度的嚮往,與他從小被囚禁與深宮中有著直接的原因,他嚮往的也許是那份自由自在的感受。

溥儀他自從3歲入宮門,被一個皇帝的頭銜囚禁在四方天地裡。每當弟弟溥傑告訴他外面的世界,他滿臉新奇的表情,弟弟跟他說可以自己出宮看一看。但祖制在不斷告訴他,他是皇帝,永遠都不能走出宮門。可他內心是渴望走出城門去看一看的。尤其是弟弟在說到宮外還有一個皇帝,有人告訴他乳母被強制接出宮,還有在自己的生母去世時,他特想跑出宮門去阻止去改變一切。但每一次當他努力將腳步踏向城外,都被重重地關在了紫禁城大門內。

結語

作者莊士敦他在記錄著自己的經歷,也是在回憶一個朋友成長史。可以看出,他沒有單純只把溥儀當成是一代帝王的沒落去做記錄,而是把他當成自己的一個老友,有惋惜也有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