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裝置規劃出方向

工信部等十部門關於印發《“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涉及7個重點領域,提出2025 -2035年的目標,到2025年底療裝備產業基礎高階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示,主流醫療裝備基本實現有效供給,高階的醫療裝備產品效能和質量水平明顯提升,6-8企業躋身全球醫療器械行業50強;到2035年,醫療裝備的研發、製造、應用提升至世界先進水平。我國進入醫療裝備創新型國家前列,為保障人民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務提供有力支撐。

本次提到的七個方向裡,具體點包括:新一代表醫學影像裝置(邁瑞、聯影),精準用藥檢測試裝備(基因測序,華大智造), 攻關先進細包分析裝備;攻關精準放療裝備,攻關智慧手術機器人(微創機器人),發展高效能超聲、電、磁、鐳射、介入等治療裝備(微創) ;高階的監護與生命支援裝備(邁瑞),推動透析呼吸機的升級換代(邁瑞) ;有源植介入器械(微創)和生物活性複合材料。醫療裝置行業的國產替代從上次GE被爆出其醫療裝置有後門可以傳輸國內醫療資料開始,到出臺明確的對醫療裝置國商化的檔案,再到迫切因為外資企業的壓力而撤回檔案,雖然當前沒有

明確的指導交件規定,但是各地從監管部門到醫院應該也都比較清楚上層的意思,醫院主動選擇採購國產醫療裝置是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尤其是對於國產化率較低的領域(如上文提到的內窺鏡行業,國產化率只有5%-10%)可能會迎來實質性意義的政策正向作用;對於IVD行也主預計政策面的控費壓制會大於發展新技術的需求;對於有源介入器械是目前國內最具潛力的依然是微創系的公司,包括唯一的國產 高階心臟起搏器等。高階醫療器械的發展是製造業升級別的重要一環,海外幾個頂尖的機械裝備龍頭如GE、西門子同時也是醫療裝置的全球龍頭,對明年的投資而言凡醫療裝置行業國產替代的趨勢是明確的,但短期存在的問題是,除內窺鏡以外,比較核心的影像/IVD診斷類的公司以及高階植入器械類的公司普遍存在另外的空間費用壓力,正負向的影響程度並不容易評估。現階段能看到的醫藥股的投資機會,還是集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