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貼三伏貼了嗎?關於三伏貼你瞭解多少?

每年夏天最熱的除了炙烤大地的猛烈陽光,就是“三伏貼”了。“三伏”是頭伏、中伏、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今年的三伏天從7月17日開始到8月25日結束,整整四十天時間,可謂不短!其中頭伏和末伏各10天,中伏20天。

北京的老百姓常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這說的是三伏天傳統民俗中的吃食,而近年來非常火爆的貼三伏貼則有一躍成為三伏時節新民俗的態勢。

今天你貼三伏貼了嗎?關於三伏貼你瞭解多少?

三伏貼大有成為我國百姓夏季“新民俗”的趨勢

所謂的“三伏貼”,也叫“三伏貼敷”,是在頭伏、中伏和末伏各進行藥物的穴位貼敷,藥物多選擇白芥子、細辛、生薑等溫通散寒的中藥,再根據病情加減、調製而成,貼敷於相應的穴位,起到治病強身的作用。一般認為“三伏貼”是中醫理論“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的典型運用,其主治易在冬天/寒冷環境中出現的虛寒型疾病,如哮喘、老慢支等,因此並非人人適宜。由於這種穴位貼敷法是將有刺激性的藥物直接與人體面板相接觸,本質上即是“天灸”,屬灸法的一種。而之所以稱為“貼”,一來是因其使用方式為“貼敷”,二來則是與三伏天的艾條灸和艾炷灸等區別開來,後者通常被稱為“三伏灸”。

三伏貼以及與其相關的三伏灸什麼時候開始有的?起源於何呢?

筆者在中醫古籍資料庫中搜索發現,並沒有“三伏貼”“三伏貼敷”“三伏灸”等名詞,毫無疑問,它們來源於現代。但是這項醫事活動卻能追溯到很久以前。

讓我們把時光倒流到幾千年前。彼時人類距離脫離矇昧混沌的日子不久,懂得使用火讓人類的的進步有了質的飛躍。奴隸社會中,火最主要的應用在於祭祀和熟食二端。根據清代學者顧炎武的考證,古代中國人用火有明火和國火兩個系統,明火取自於太陽,國火取自於木頭;明火用於祭祀,國火用於烹飪。

等等,不是要說三伏貼嗎?為什麼說起火來了呢?

這是因為,

三伏貼屬於灸療法大類中的一種(天灸)

,而灸療法的起源則與遠古時期的祭祀用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在古人的某些儀式上使用火,不僅可以“除鬼驅邪”,還有驅逐疫病的作用。當時取天火最常用、最好用的植物就是艾草,這種植物容易燃燒,加上本身具有溫經通脈的作用,因此後世被廣泛運用,也就有了“艾條”“艾柱”等物。

今天你貼三伏貼了嗎?關於三伏貼你瞭解多少?

三伏貼中一般都含有辛溫散寒的藥物

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記載的灸療法,其中之一是:取粗麻的碎末裹在乾燥的艾葉裡,在㿗疝患者的頭頂正中部灸治,要把區域性面板燒潰爛為止。今天看來,便是直接灸法運用在病人的百會穴處(附近)以溫陽散寒、提升中氣。這可以說是關於天灸較早的文獻記載了。

到了宋代,醫學家王執中撰寫了一部《針灸資生經》,在這本書中,他記載了很多臨床有效穴位和豐富的灸法,其中很多取材於民間的醫藥經驗。於是我們看到這本書的第三章中有這樣的“灸法”:“鄉居人用旱蓮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四指間也。)當兩筋中。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謂之天灸。”可以看到,這種方法已經有點接近“貼敷”了,只是沒有時間要求。

到了明清時期,開始有醫家注意到在三伏天治病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例如,明代陳實功在其《外科正宗》“皴痛”一條裡說:“皴痛……乃風寒氣鬱於皮毛……又每久逢冬既發者,須三伏時曬,搗爛大蒜,間擦三次,不再發。謂寒因熱治,其理甚明矣。”

明代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小兒灸法”一章裡也說到:“兼三伏時內用檉柳水浴孩子,午正時當日灸之。後用青帛拭,兼有似見疳蟲子隨汗出也。”

清代丁堯臣《奇效簡便良方》中亦有相似記載:“每年初、中、末三伏日,用生薑一斤,打碎煎湯滾透,先燻後浴,以姜擦膝、頭、兩腕、小腿肚、腳心,至水冷為度,永除根矣。”

以上幾例使用的藥物,如大蒜、檉柳、生薑之物,皆是具有辛溫發散作用的藥物,藥力配合三伏天的日光(日曬)共同完成治病療疾的目標。

今天你貼三伏貼了嗎?關於三伏貼你瞭解多少?

不少家長帶著小兒來醫院貼三伏貼,以期防治冬季的咳喘

當然,最接近今日“三伏貼”的還要數清代張璐在其《張氏醫通》中的記載,這段記載也通常被人引為“三伏貼”的歷史淵源:“

(治冷哮)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方用白芥子淨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薑汁調塗肺俞、膏肓、百勞等穴。塗後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後塗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從這裡可見,無論是從藥物的配製還是使用上,都十分類似今日我們在醫院中所見到的三伏貼。

後來,陳修園在其《時方妙用》的“哮證”中進一步肯定了這種灸法:“宜於夏月三伏中。用張路玉外貼藥末。”

由此可見,三伏貼敷的做法是一點一點由中醫臨床經驗積累而發展並推廣出的一項醫療技術。

那麼為什麼要選擇三伏天呢?

這就要說到古人對太陽(日光)的理解了。前面我們說到“天火”,這種能用來祭祀的火在古人看來之所以具有辟邪的“正能量”,源於其來源的太陽光(太陽之火)在古代象徵純陽之氣。馬王堆房中養生書《十問》就提到以太陽之火烹煮藥品或食物:一定要常見日、月而接受其光照,……夏季三個月可以去掉火,利用日光聚焦來烹煮藥品或食物,吃了這樣的藥食就變得智慧聰明。”《周禮》鄭玄注也說:“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陰陽之潔氣也。”

今天你貼三伏貼了嗎?關於三伏貼你瞭解多少?

日光是最原始而簡便的治療手段

而灸法以天火作為火源的上上之選則見於《黃帝蝦蟆經》等文獻中,如其“辨灸火木法”一篇裡就說:“松木之火以灸,即根深難愈;柏木之火以灸,即多汁……右八木之火以灸,人皆傷血脈肌肉骨髓。太上陽燧之火以為灸。”即作者認為松柏等木材取火的效果遠不及“天火”。

鑑於日光的“特性”而其又在三伏時力量最強,故有人有用曬太陽的方法來驅疾的做法

。相傳作於清代道光年間的《修崑崙證驗》一書(作者署名為天休子)認為:“瘡、手足腰背筋骨疼痛、風寒溼熱虛弱痠軟等症,於三伏日巳、午、未時,赤身於烈日中曬之,不論新舊大小病症。概能痊癒除根;即婦女月事,亦可曬。通天地化育神工,難以殫述。”

這裡我們先不討論曬太陽治病的是與非,無疑的是,三伏貼(包括三伏灸)的方式是結合了藥效與自然特性共同而為之的醫療做法,有其歷史與文化淵源。

《黃帝內經》有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於上,衛外者也。”可見,人體的陽氣與天火相似又相應,太陽若不能正常執行,萬物就不能存活;人體的陽氣一旦運作失常,同樣也會折壽而短命。可見,天之陽氣與養生之道密不可分。“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保持人體的生氣與天氣的通暢,這便是善於養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