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最近上海人被

垃圾分類

給逼瘋了,日常問候都是“你是什麼垃圾?” 近期頒佈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規定,除對個人混投行為處 50 元以上 200 元以下罰款外,對單位未按照規定分類投放的行為,規定可處 5 萬元的罰款。並且到2020年年底46個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這次將垃圾分為四種: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十分具體細化而且不好分辨,有人調侃說豬能吃的是溼垃圾,豬都不吃的是幹垃圾,更有人說科羅娜裡不能再加檸檬,因為檸檬是溼垃圾,酒瓶是幹垃圾,喝完還要自己摳出來。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更有垃圾分類包、印有垃圾分類標準的手機殼各種產品出現,垃圾分類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為了完善嚴格分類的指標,還出現了垃圾分類檢查員,提供了新興就業機會。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有人質疑這麼嚴苛的垃圾分類是不是多此一舉,認為這樣浪費時間和精力並沒有什麼實際效果。看完下面這部記錄片,你就會知道垃圾分類的作用有多麼重大。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塑膠海洋》

《塑膠海洋》的製片人是大家所熟知的影帝萊昂納多——聯合國氣候變化問題和平大使。它的導演是生活在香港的澳大利亞記者Craig Leeson,他從小痴迷海洋中的藍鯨,長大後,在尋找藍鯨的過程中,他卻發現了海洋不為人知的一面——海洋垃圾。在多次潛水中,他發現了大量的垃圾,發現自己熱愛的海洋已千瘡百孔,這樣的經歷給他帶來了巨大的震撼。於是他和一些其他方面的專家一起合作,花了四年時間,去往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探索海洋被塑膠汙染的現狀,將這樣的現實拍攝下來,以警醒世人。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世界上的每個人每年都會使用和丟棄136公斤的一次性塑膠製品。"

"據統計,有超過五萬億塑膠碎片漂浮在海洋中。"

"一小時內,就有1305340千克塑膠流入海洋。"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數字觸目驚心,畫面更加讓人震撼和擔憂,原本美麗的海洋卻變成垃圾的聚集場,即使是1600米深的海底,也隨處可見人類生產丟棄的各種塑膠垃圾。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國外一位插畫家用輕鬆可愛的畫風,講述小美人魚在海洋垃圾中的日常生活,海洋垃圾變成了她的食物,玩具,裝飾品,衣服。。。。。雖然可愛,但看完感覺很沉重,因為現實要比畫作更加恐怖。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海洋生物因為塑膠垃圾而死亡,每年我們都會聽到這樣的新聞報道,被漁網困住的海豹、誤把菸頭當食物的雛鳥、誤食塑膠致死的海龜等等。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在影片中他們發現一種以海洋生物為食的鳥類的胃裡,有大大小小一共234片塑膠碎片,佔了這隻鳥體重的15%,相當於一個人類的胃裡有6到8千克的塑膠。

科學家們預測全世界有超過5億萬的塑膠碎片漂浮在我們的海洋裡。

在北太平洋環流,亞熱帶匯合區,攝製組們看到了覆蓋整個水域的塑膠,這些塑膠在陽光,海浪,鹽的共同作用下開始分解,變成更細小的顆粒,最終成為塑膠微粒。更嚴重的是,海水中的毒素透過粘附在塑膠垃圾在海洋四處遊蕩,被海洋生物攝食,最終可能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影片中還介紹了2012年香港海域汙染的事件,由於韋森特颶風襲擊香港及其鄰近水域,裝載著聚丙烯顆粒的貨箱墜海,櫃內膠粒進入海洋,成為海洋垃圾,調查組在當地的魚體內就發現了這種顆粒。可想而知,這些魚擺在餐桌上,最後危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我們隨手扔掉的垃圾,正在被我們一口一口地吃回來。

垃圾分類可以拯救海洋,也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每一袋分類好的垃圾,都是拼湊成美麗海洋的碎片,還覺得垃圾分類繁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