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存在所需的七大條件

小時候,為下面的事所困惑:燃著的油燈、蠟燭、火柴,用嘴一吹就滅;做飯時燒柴禾,用嘴吹,或用風箱吹,或用扇子扇,有時候被吹(扇)滅,有時候越吹(扇)越旺;剛點著的火,用柴禾一壓就滅了,火大時越加柴禾火越旺,加得過多的話,又壓滅了。問大人,為什麼會這樣?沒有人給解釋明白,自己又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把這種現象記在心裡。以後碰到小火,想讓其著得越來越旺,就輕輕地吹(扇);想讓其滅掉,就用力吹(扇);碰上熊熊烈火,怎麼吹(扇)也不會滅,而且越吹(扇)越旺;常言道:風助火勢,火借風威,樹林著火了,有風就難救了;在西遊記裡,孫悟空要滅火焰山的火,就是用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扇滅的(儘管這是神話),芭蕉扇產生的風力得達到十二級颱風的才行吧!看來不管火有多大,都可以用相應的風來滅掉的。大學生畢業後才知道,物質燃燒是需要三個條件的,即:可燃物、助燃物、引燃物;僅僅具備三個條件還不行,三個條件還必須同時相互作用,即:在有助燃物的條件下,引燃物使可燃物達到燃點,可燃物才會燃燒。有一個條件不具備,燃燒就不能發生,或者停止。消防滅火就是利用的這個道理,去除任何一個條件就能達到滅火的目的。

生命存在所需的七大條件

進一步觀察思考後知道,宇宙中所有的事物的發生都是有條件的:太陽系中各大行星之間的運動和排列;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上動植物和周圍環境之間能夠共存;植物和植物之間的競爭和依賴;動物之間的優勝劣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和交流;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分離與聯絡;人與人之間的恩怨情仇;所有動植物的孕育、繁衍、生長、開花、結果、衰老、死亡;物質的燃燒、腐化;分子、電子之間經過結合與分離等出現的各種化學反應;等等。

生命存在所需的七大條件

所有事物的發生都是有條件的,只不過條件多少和不同而已。有些事物的發生需要的條件少而簡單,有些事物的發生需要的條件多而複雜。一般而言,越複雜的事物的發生,需要的條件越多:物質的燃燒至少三個條件,飛機的飛行比汽車的飛馳需要條件多,雞蛋能夠孵化成小雞需要的條件更多,……能夠演化出生命需要的條件是最多的。如果某事物發生需要的條件有一個不滿足,該事物就不能發生。文中開頭的那些問題就基於此:1、讓可燃物遠離火源,使可燃物沒有機會達到燃點。2、用水淋灑燃燒物,是水導致該可燃物不能達到燃點。3、用吹或扇的方法出現本文開頭所述的兩個結果的原因:其一是可燃物在達到燃點的前提下,助燃物——-氧氣的增加,導致可燃物加快燃燒;其二是由於風速加大,快速帶走熱量,使燃燒著的物質的溫度低於燃點。4、把助燃物——-氧氣與燃燒著的物質割裂開來,使它們之間不能相互作用,乾粉滅火或覆蓋滅火就是此原理。

生命存在所需的七大條件

經過多年的研究總結後認為:所有的生命存在,必須具備七大條件,即⑴適宜的水,⑵適宜的陽光/溫度,⑶適宜的時間,⑷適宜的空間,⑸適宜的空氣,⑹肥沃的土地(具備生命所需的各種元素),以及⑺能夠育成新生命的種子。解釋一下生命的定義,即什麼是生命。關於生命的定義有許多。

恩格斯

在19世紀下半葉首次給生命下了定義,而且在當時被認為是“科學”的:“生命是蛋白體的存在方式,這個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於和它周圍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斷地新陳代謝,而且這種新陳代謝一停止,生命就隨之停止,結果便是蛋白質的分解。”

恩格斯

的生命定義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的物質基礎,即具有新陳代謝功能的蛋白體。100多年以來,這個定義一直指導人們認識生命的思想武器。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基因的發現及破解等,這個定義就變得不是很合適了,還需要一個更準確的定義。

生命

的定義可以分為廣義的和狹義的。廣義的:只要能夠運動,變化的就是有生命的,那麼,宇宙中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狹義的生命應該是:

活著的生物個體

。那什麼是

生物呢?

古人指能夠生長的動植物,那時僅僅限於肉眼可見的,現在當然也包括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生物是在特定條件下,一些非實體類物質與一些實體類物質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具有生長、繁殖、新陳代謝等能力的物體。生物被分為微生物,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生物又根據能否移動而分為動物和植物。當然也包括動物的卵,植物的種子,細菌的芽孢。生物是哪裡來的呢?當然是經過數十億年進化來的,有了活著的生物隨即就有了生命,活著的生物個體和生命互相依賴而存在,活著的生物個體不能離開生命而存在,生命也不能離開活著的生物個體而存在。生命是生物活著狀態時的靈魂,是所有功能的表現,沒有生命的生物個體就是死屍。見如下示意簡圖

生命存在所需的七大條件

為此,本人賦詩一首:

生命

無論何處生命有,

七大條件必滿足;

活種陽光與時空,

水分空氣加沃土。

這七大條件中,活種是核心(種子可分為死種與活種,有生命的種子是活著種),是根本條件,其餘是輔助條件;輔助條件中,時間不能改變,稱之為不變條件;其它條件可以改變,稱之為可變條件。如果僅有活種,可變條件有一條不具備,也徒勞。如果沒有活種,其餘條件都具備,也枉費心機。那麼活種從哪裡來呢?活種是在可變條件的基礎上經過數億年孕育進化出來的(見‘進化樹’之章節)。這七大條件,一條都不能少,有一條不適宜也不行。

生命存在所需的七大條件

醫聖張仲景有言“夫人秉五常(仁、義、禮、智、信),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他把作為輔助條件之一的氣(風也是氣)作為根本條件了。王安石著名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那麼春風為什麼不綠沙漠,為什麼不綠馬路?是同樣道理。

用此來解釋感染性疾病產生的機理非常實用。致病性生物對於被感染的人而言就是“活種”進入了適宜生存的環境之中了。如果環境(人體)中有任何一條不滿足,致病性生物就不能生長、繁殖,人體就不會罹患感染性疾病。用於消滅細菌或病毒等致病性生物的藥物,就是在用藥物消滅活種;提高機體免疫力等辦法就是在創作不適合致病性生物的生存環境。任何致病性生物入侵人體後都需要繁殖的時間,繁殖到一定量的時候才會出現症狀,這段時間就是:潛伏期,屬於:隱症期。

生命存在所需的七大條件

注:隱症一詞的引入,填補醫學空白,揭開了醫療的全貌,也揭開了醫療真相。

(注本文在入住頭條號初期發表過,有原創許可權後重發)

生命存在所需的七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