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期,醫療機器人行業站上風口

隨著新科技的不斷湧現,醫療行業迎來一輪又一輪變革。醫療機器人的出現和應用,便是推動醫療行業發展更上一層樓的重要力量。

醫療機器人能夠在複雜的醫療應用場景中滿足特定的醫療康復等需求,有效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緩解醫療資源不足問題,從而受到廣泛關注,已成為醫療領域當前的研究熱點。

醫療機器人市場前景廣闊

20世紀80年代,美國Unimation公司首次將工業機器人和醫療外科手術相結合,成功完成神經外科活檢手術,標誌著醫療機器人發展正式起步。

未來可期,醫療機器人行業站上風口

我國高度重視醫療機器人研發。2017年,工信部發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重點培育智慧服務機器人、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等智慧產品。醫療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符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對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問題、滿足人們對於優質醫療服務快速增長的需求有著積極作用。

從國家科技發展層面來看,積極推動我國醫療機器人領域發展,對提高我國科技水平,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吸引高階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就企業而言,當前,醫療機器人是全球熱門發展領域,市場前景廣闊,著力醫療機器人研發有利於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從患者角度出發,醫療機器人能夠為人們提供精準、有效、個性化的醫療健康解決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醫療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多重意義。

康復機器人市場佔比高

2014年,我國掀起醫療機器人應用熱潮。近年來,我國大力扶持醫療及人工智慧產業,醫療系統也不斷完善,在技術革新、產業化加速等因素的影響下,醫療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可以預見,未來國際醫療機器人市場的重心會逐漸向亞洲轉移,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將備受矚目。

未來可期,醫療機器人行業站上風口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相關資訊,醫療機器人按照不同的功能可分為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和醫療輔助機器人4類。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19年,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佔比最大的細分領域是康復機器人,市場佔有率為41%;醫療輔助機器人市場佔比26%;醫療服務機器人和手術機器人市場佔比相差不大,分別為17%和16%。

手術機器人

手術機器人集多種現代高科技於一體,被稱作機器人產業皇冠上的明珠。相比於其他醫療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具有技術門檻高、精度高、附加值高等特點。近年來,骨科和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產學研一體化特徵明顯,大量科研成果得到轉化應用。目前,手術機器人在國內已經被應用於骨科、神經外科、心臟外科、婦科等手術中。

現階段,我國微創手術機器人市場以進口機器人為主。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目前最成功的微創手術機器人之一,2000年獲得美國FDA批准,一直是外科手術機器人市場的領頭羊。2006年,我國引入第一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截至2019年,國內達芬奇機器人累計裝機量81臺,完成臨床手術超過10萬例,全球範圍內採用達芬奇手術系統治療的患者總數超過600萬例。除了以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為代表的軟組織微創手術機器人外,骨科手術機器人、神經外科機器人、介入機器人、穿刺導航機器人等手術機器人也備受關注。

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手術機器人正引領微創外科進入嶄新時代,市場發展迅猛。根據Trend Force資料,2016年全球遙控型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38億美元,預計2021年將增至93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9。3%。

康復機器人

近幾年,隨著智慧控制等技術的不斷髮展,功能康復與輔助機器人已經在國際上逐步成為臨床康復治療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並催生出一批新型康復機器人系統。

隨著全球社會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加劇及人們對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醫療服務供應缺口不斷擴大。目前,康復機器人是國內醫療機器人市場上佔比最大的一類機器人系統,市場份額遠超手術機器人,但技術門檻及造價都低於手術機器人。按照功能主要可以分為外骨骼機器人和康復訓練機器人。

人體外骨骼機器人融合了感測、控制、資訊、移動計算等先進技術,為操作者提供可穿戴的機械結構,機器人能夠獨立或輔助患者進行關節活動與助力行走。目前,國外多款外骨骼機器人已經獲得美國FDA認證,進入臨床使用階段,我國外骨骼機器人領域還處在研發早期階段。國內從事外骨骼研究的企業主要有大艾機器人、傅立葉智慧、尖叫智慧科技等。

康復訓練機器人是輔助患者及早進入運動康復訓練的一類醫用機器人,包括上肢康復機器人、下肢康復機器人、智慧輪椅、互動式健康訓練機器人等。國內康復訓練機器人高階市場以歐美品牌為主,價格較高。傅利葉智慧是國內率先實現批量出口歐美的康復訓練機器人企業,其產品已經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家機構中幫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醫療服務機器人

相較於手術機器人和康復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但其在醫療領域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應用場景廣泛。如遠端醫療問診、患者護理、醫院消毒、幫助行動不便的患者、遞送化驗單等。在國內,科大訊飛和獵豹移動等科技公司積極探索研發智慧醫療服務機器人。

醫療輔助機器人

醫療輔助機器人主要用來滿足行動不便或者喪失運動能力者的對醫護需求。如德國研製的機器人car e-o-bot-3、日本研製的機器人Rober和Resyone等,它們可以完成多個護理人員的工作,還能與人對話,為獨居老人提供情感關懷。國內陪伴機器人的研發方向主要面向兒童陪伴和早教產業。

把握未來發展趨勢

醫療機器人能夠輔助醫生診斷治療疾病,減少人工操作失誤,提高醫療效率,從而解決國內醫療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總體來看,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在供給和需求的雙向推動下,未來有著較大的增長空間。

未來可期,醫療機器人行業站上風口

當前醫療機器人技術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機器人最佳化設計、手術導航技術、系統整合技術、遙操作與遠端手術技術和醫療網際網路大資料融合技術五大方面。專用化、智慧化、小型化、整合化和遠端化是未來發展趨勢,同時,機器人的精準、微創、安全、穩定等效能將不斷完善。

人才培養方面,醫療機器人研發涉及醫學、計算機科學、資料科學、生物力學等多學科知識,對具有多學科背景的複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部分高校已經增設相關專業和科研平臺,如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成立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天津大學率先開設“智慧醫學工程”專業;2019年,上海理工大學新申請的“康復工程”專業獲批,我國成為國際上首個設定專門本科專業培養康復工程人才的國家。培養高階人才將是行業重點工作之一。

近年來,醫療機器人行業融資熱度不減。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醫療機器人領域共發生112起融資事件。融資階段大多集中在A輪前後,除少數幾家企業單筆融資過億元外,大部分醫療機器人專案單筆融資金額在千萬元級別,天使輪專案融資金額分佈在百萬元到千萬元之間。

目前,我國有超過百家醫療機器人創業公司,其中不少公司屬於工業機器人或醫療器械公司延伸出的產業佈局,還有很多上市公司如復星醫藥、博實股份、科遠股份等也陸續涉足醫療機器人領域。而諸如真格基金、IDG資本、啟迪系基金、紀源資本等大型知名風投機構,則早已在醫療機器人領域佈局並加快步伐,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的風口已來,並將持續下去。

圖文轉自:蒲公英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