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在天涯,心安是吾鄉

—HAVE A NICE DAY—

莫道在天涯,心安是吾鄉

莫道在天涯,心安是吾鄉

在向未來虛擬世界登艙的舷梯上,人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虛擬的幻光以及“癮”力的可怕。眼看傳統的生活被科技蠶食鯨吞,虛擬一躍成為現實寶座的主人,習慣於吟唱田園牧歌的人們,難免悵惘憂心。然而,未來已來,時代浪潮不可逆轉。與其刻意逃避,不如順勢而動,擁抱虛擬。

我們這一代,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喜歡在虛擬世界流連,所以常被長輩詬病。誠然,虛擬世界的繁榮,對應的可能是現實世界的荒蕪、個體生命的萎縮。特別是一些人在現實失意,就到虛擬裡尋找慰藉;另一些人渾渾噩噩,終日在網路上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其沉淪迷失的狀態,的確令人擔憂。

但我以為,古往今來,神話、鴉片、古玩、美色等癮頭都能讓人們“反認他鄉為故鄉”,這並不以有無網際網路而消長。其次,桎梏人的雙腿走向田野的,不是網路或聲光電,是人的惰性。網際網路、AI創造了無限便利,讓世界觸手可及,卻沒有規定人們當“鐵宅粉”“機器人”。一邊享受高科技帶來的好處,一邊痛斥虛擬的危害,除去思辨的合理性,也很有些“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傾向。“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我們實在有必要警惕自己的追責邏輯。

人類自懂得用樹葉遮蔽身體,就已經走在了流浪的路上。如弗洛伊德說:“文明就是製造面具。”又如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所寫:“文明就是虛構故事。”自有文明,我們何嘗不是時時活在虛擬的世界,受幻光的驅使?可是你看,真善美依舊是永恆的主題,我們也沒有喪失愛的能力。

莫道在天涯,心安是吾鄉

我們各有故鄉。若一定執著於原鄉,人類是不是要像鯨魚那樣潛在深海?先祖是不是至今也走不出非洲大草原?讓中世紀的人回到山頂洞,或讓“工業世代”的父輩們,去過“一畝地,二頭牛”的男耕女織的生活,可能麼?

擁抱未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遠方。虛擬的前方是荒原,還是沃野麥田,唯有躬身入局才有資格評判。我們不要懷揣恐懼去臆測未知,也不要躺在舒適圈裡過微醺的生活,人類每一次抉擇都是小馬過河。擁抱虛擬,踏歌向前,愛在,“自”在,何所畏懼?

最後,致敬網際網路界和科技媒體的風向標人物凱文•凱利吧。他冷靜自如地穿梭於人跡罕至的原始部落與最新科技前沿,發掘暗藏在強大技術背後的生命之音。他的探索,讓我們相信,科技浪潮之巔,不拒絕自由、人性與溫暖。

莫道在天涯,心安是吾鄉。

莫道在天涯,心安是吾鄉

可兒媽媽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