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前言

常言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勝,唯人則名。古往今來,中國自然山川風物,因名人名作而彰顯的範例不勝列舉。

譬如吳均之於富春江,李白之於廬山,杜甫之於泰山,柳宗元之於永州山水,蘇軾之於西湖,徐霞客之於黃山,莫不如此。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自然山水之美,當然值得稱讚,也確實容易引人入勝,甚至吸引世人紛至沓來。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名流歌詠傳精神

一方山水,養育一方水土,也培育一方人情,更滋養一方文化。丹霞山,不僅獨得天地造化的鐘靈毓秀,更有著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澱,千百年以來,帝王將相、遷客騷人於此絃歌不絕。

相傳,距今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登山而奏韶樂,動聽的樂曲,令周圍山石為之動容,舜帝將其命名為韶石,這裡的山峰也被人們稱為韶石山。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先秦典籍《尚書•益稷》:記載了這個美麗的傳說,其中寫道:“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後來的韶州、韶關,均因舜帝奏韶樂、命韶石而得名。

據歷史記載,禪宗六祖惠能自湖北黃梅,得到五祖弘忍衣缽真傳南歸時,逾梅嶺,涉湞水,觀韶石,並曾在韶州(今韶關)一帶弘法。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舜帝被後世譽為珠江文化始祖,惠能則是嶺南智慧的代表。而以韶石為代表的丹霞群山,不僅是韶文化的發源地,更是珠江文化的發祥地和承載了嶺南智慧的中華名山。

而正是丹霞山這樣一片靈山秀水,孕育了有唐一代賢相,被譽為“嶺南第一人”的張九齡。他以《感遇》二首為《唐詩三百首》開篇,又以《望月懷遠》寫就千古名篇。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張九齡的《曲江集》中,就寫有諸如“溪流清且深,松石復陰臨”、“層崖夾洞浦,輕舸泛澄漪”等,吟詠丹霞山水的詩句。由此可見,早在唐代,曲江山水(今丹霞山)已經成為遊覽勝地。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如果說張九齡,是第一位廣泛傳播曲江山水的韶關人;那麼餘靖,則是第一位全面欣賞丹霞山水的本土文人。他的《遊韶石》全詩28聯280字,是吟詠丹霞山水的傑出詩篇之一。

其中的“雙闕倚天秀,一徑尋雲上”、“世言帝有虞”、“簫韶曾此奏”等詩句,將現實與舜帝南巡奏韶樂的傳說完美結合,令人頓生無限嚮往之情。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此外,王安石的“樓臺飛半空,秀氣盤韶石”、蘇軾的“此方定是神仙宅”以及楊萬里的“九韶八音堆一案”,都是吟詠韶石的名篇,表明在宋朝,這裡已是南來士大夫的必遊之地。

其後,經過元明清三代文人的吟詠,以韶石為代表的曲江山水,已經成為嶺南山水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韶關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名士題刻傳風韻

說到丹霞山的人文風韻,除了古代名家的傳世詩文之外,被後世譽為“丹霞山三大奇觀之一”的丹霞摩崖石刻,也因其蔚然壯觀的風采,而令人歎為觀止。

丹霞山摩崖石刻遍佈全山,主要分佈於長老峰山腳至山頂一帶,集中分佈於通天峽、別傳寺、夢覺關、錦石巖、海螺峰以及寶珠峰等區域。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自南宋淳祐六年(1246)至中華民國年間,歷代文人墨客、政要人士以及僧家香客,到此探古尋幽,留下了多達200餘處摩崖石刻。

這些題刻的書法,楷、行、草、隸、篆五體皆備,內容覆蓋題字、題名、題記、題詩、碑文、遊記等諸多方面。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尤以8處宋刻、9處元刻、“錦巖”、“別有天”、“丹霞”等大字摩崖石刻最具代表,並以明清時期題刻數量居多。

其中,最早的題刻“錦巖”,位於錦石巖寺大雄寶殿內,為南宋淳祐六年趙汝耒所書,距今已有近900年曆史。“錦巖”二字,為楷書浮刻,高1。8米、寬1。4米,字型龐大、蒼勁有力。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最大的石刻“別有天”,是康熙皇帝於康熙23年(1684)御書。題刻總長10。9米,高3。6米,最大字寬2。84米,是康熙皇帝遺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石刻作品和珍貴文化遺產。

最契合丹霞山之美的石刻“丹霞”,為清康熙年間廣東按察使關中人王令手書,通高2。7米、寬2米,面積近20平方米,結字渾厚,氣魄雄偉,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字數最多的石刻,當屬明末禮部主事李充茂所撰的“丹霞山記”,全文共1344字,內容為丹霞山開山記事,字大如拳,端莊有力。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別傳寺老山門前左右兩側崖壁上,分別刻有“紅塵不到”、“法海慈航”、“誕先登岸”等石刻,雖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光彩奪目。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海螺峰崖壁上的“海螺巖”石刻,為康熙年間蘇州織造李煦題寫,其書法筆走龍蛇,一氣呵成,蔚為大氣,堪稱丹霞山摩崖石刻之上品。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這些數量眾多、書法精妙的摩崖石刻,不僅留下了歷代名流雅士遊覽丹霞山的感受心得,成為丹霞山深厚人文底蘊的歷史見證,更因為包含了當時社會的歷史資訊,成為研究當地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實物資料,所以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與歷史研究價值。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後記

大美丹霞,美在韶樂文化,美在人文傳承。舜帝簫韶樂曲的文明教化,慧能禪宗弘法的嶺南智慧,歷代文人名士的遊覽歌詠,最終開出珠江文明的璀璨之花。

4000年歌詠、200處石刻,1座丹霞山,如何閃耀嶺南智慧、珠江文明

也正因為有了古往今來的遷客騷人的傳世詩文與摩崖題刻,才能借名家名流的大手筆,為紅山錦水代言,為赤壁丹崖傳神,使其聞名中國,驚豔世界!

@風月書旅,文化旅行者,檢視創作人!九州瞰風月,書旅話中國!@風月書旅,帶你賞閱別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