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裡的中國(18):土地再小也是神

古代中國以農立國,向皇天后土討飯吃,對土地的重視,無以復加。

和土地有關的神祗,自有社神、后土娘娘這樣國家級的大神,在社稷壇、后土祠享受香火。而和萬千百姓關係最密切的,卻是本鄉本村的土地公公,後來又有了土地婆婆。當然,土地公婆的來歷、衍變,各地的特色差異,卻是說來話長。

村落裡的中國(18):土地再小也是神

老照片中的土地廟。和土地神的性格完全一致:親切/隨和/樸實

土地公婆在神仙序列中品級不高,可以說是最基層的神,但因其作用重要,必然位列神班。土地神信仰流佈甚廣,漢字文化圈內基本都有。尤其是漢族的村落,哪怕寥落幾戶,也必有土地廟。古時之人,除了世俗的戶籍,往往還有神籍,也就是屬於哪兒的土地該管。

村落裡的中國(18):土地再小也是神

在牆角默默地陪伴百姓的土地公婆。平素不需要被想起,需要時總不曾忘記。

雖然土地公婆廣受敬仰,但土地廟往往比較低矮狹小。除為數稀少的煌煌大廟、莊嚴神祠外,更多的土地廟還是在樹下道旁,用石塊壘、泥土砌成間小小的神龕。有的乾脆連這樣狹小粗陋的廟也沒有,要拜土地時臨時搬來石頭磚塊做成,或者在家裡某個角落擺上土地公婆的神像便是。

村落裡的中國(18):土地再小也是神

作為“文玩”被收藏的土地像,依稀可以看出當年人們的虔誠。

土地公婆塑像有的非常精美傳神,堪稱藝術品;而更普遍的則是粗陋簡易,談不上什麼藝術價值。再簡陋些的,就以畫像代替,更有甚者乾脆就寫“土地”兩字。

但土地公婆從不嫌棄人們,默默地恪盡職守,努力庇佑一方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獎善罰惡,愛憎分明,在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福廕萬民,無偏曰心,德馨千載,不愧稱神”。

村落裡的中國(18):土地再小也是神

雖然談不上什麼高妙的藝術價值,但承載著百姓最樸實的信仰

在轟轟烈烈的年代,土地廟因為近在家旁,成為首當其衝的破壞物件,幾乎一掃而空。村落中有歷史的土地廟已然不多了,稍微精美點的土地公婆雕像也成為了收藏家們的掌中玩物、案頭擺件。

再加上近來農業科技高度發達,人們不再向土地討飯吃,除了開發商,人們對土地的感情也日趨淡薄。只有少數老人,還在諄諄教誨子孫:敬天、愛土,甭管做哪行發了財,老家也必須種上兩畝小麥。

村落裡的中國(18):土地再小也是神

道旁樹下村口的小小小小廟,才是土地廟最本真的樣子

在這樣的趨勢下,曾經伴隨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土地廟,要麼得不到重視,大肆拆毀,有地方甚至大張旗鼓地專門整治消滅殆盡;要麼搞得過了頭,建得金碧輝煌醜陋不堪,甚至充斥著斂財的迷信活動,漸漸失去土地神的神格,浪費了本該傳承的文化涵義、歷史滄桑、人文價值、家國特色。

南陽某土地廟有一對聯,挺有意思,茲錄於後:

噫,天下事,天下事;

咳,世間人,世間人。

【相關連結】

村落裡的中國(1):車盤坑村的雲中梨花

村落裡的中國(2):暗中之美

村落裡的中國(3):最真不過煙火色

村落裡的中國(4):小細節裡有溫度

村落裡的中國(5):物性天然

村落裡的中國(6):當二師兄已成往事

村落裡的中國(7):燈籠高掛有講究

村落裡的中國(8):身邊處處有神靈

村落裡的中國(9):整齊就是罪過

村落裡的中國(10):房前屋後有美能吃

村落裡的中國(11):與天地共呼吸

村落裡的中國(12):教化無聲

村落裡的中國(13):且亭且珍惜

村落裡的中國(14):人在屋簷下

村落裡的中國(15):仰臥在大地之上

村落裡的中國(16):因繁雜而有趣

村落裡的中國(17):門檻上的舊時光

【往期文章】

傳統村落:應儘量避免“麥當勞化”的美麗

傳統村落:可否有點平常心?

傳統村落:文化是輓歌,還是幻象?

以中國鄉土之道,營造中國鄉村

傳統民居與民居傳統:落花與歸燕

傳統村落:莫讓“洋腦殼”破壞了“土遺產”

傳統村落:“價值”之外,更有意義

保護髮展傳統文化,構築人性防禦縱深

傳統村落:只能存活在有深度的社會之中

傳統村落順口溜(之二):說道路

傳統村落順口溜(之一):說房屋

傳統村落:文化的外求與內醒

傳統村落:最深刻的破壞,是以“文化”之名

“民宿”:不要止步於“詩和遠方”

傳統村落:窮,就得想點窮的辦法

傳統村落:僅有“皮囊”是活不下去的

傳統村落:需要的是另一種“旅遊”

傳統村落:最好愛她是懂她

傳統村落:別為“顏值”付出太多

傳統村落:我未必要過您那樣的“好日子”

風貌協調?不,品質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