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朋友圈三天可見”?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朋友圈三天可見”?

Sayings:

同事今天聊起微博上的一條熱搜,“不會刪朋友圈的姑娘一定很酷。”

我,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無法對這件事感同身受。但我的年輕同事都表現出很有話要說的樣子。

他們反覆強調的一個點是:

如今想在朋友圈說真心話,真的很難。

今天的文章是我 92 年的同事小象寫的。

她說:我們本來沒那麼脆弱,是朋友圈讓我們脆弱的。

我以前以為只有我自己對朋友圈那麼在意,聊了聊,發現很多人都這樣。

我的朋友圈是隱私設定是三天可見,最近的一條也是關於工作。

總擔心發了別人會怎麼想;或者說出話無人迴應。

發個朋友圈,比表白還難。

後來我明顯地感覺到:

朋友圈把我們變得脆弱。

你的心情七上八下。那裡發生的一舉一動,都有把你的情緒帶向低谷的可能。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問了十幾個人

哪一刻朋友圈讓你感到脆弱?每個答案都感同深受。

提到最多的是:不管你真實生活裡是什麼性格,只要發朋友圈,就沒法不在意留言和點贊。

一個朋友說,他每發一條朋友圈都至少有三個回合:對選詞、標點和表情都會斟酌。

好不容易發出去,15 分鐘後發現沒人理自己,就更加失落地刪掉。

“當時的感受就是,朋友圈這麼多人都在互動,就我自己玩得是單機。”

而我一位每天至少要發 5 條朋友圈,看起來很瀟灑的女同事跟我坦白:

“其實每天早上我都會刪一道朋友圈,沒有點讚的通通都要刪掉。”

讀者@周小 每次發了朋友圈都會自己給自己點贊,沒人回覆,就自己在下面發:統一回復一下……

“其實每次都覺得自己特別慫。但還是得給自己撐撐場面。”

不過最讓我心服口服的還是這個叫@洋的女孩。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朋友圈三天可見”?

從 2017 年初,她就不再點開朋友圈提示的小紅點。現在存了 10370 條點贊和留言。

中間遇上 520,1314,8888 這樣的數字,還會特意截個圖留作紀念。

“怕孤獨,就當這些資訊是陪著了。”

分享朋友圈本意是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可現在的第一驅動力卻是點贊。

朋友圈各種可見不可見,也把人搞得很心累。

我的朋友@恩恩 說,有次同學群裡,有次同學群裡在討論她很喜歡的一位老師,都說老師在自己朋友圈裡po了生日照。

她很自然想去看看,結果點開老師的朋友圈,發現對她不可見。

“發現被他拒絕的那一刻,特別心碎:你根本不知道有誰在哪裡把你遮蔽了,哪一條是躲過了他的分組看到的。”

設定朋友圈三天可見也是。

互相加了好友,點進去看見三天可見,明明沒想幹嘛,還是會覺得失落。

有時候,現實生活裡我們明明關係不錯。

別人設定三天可見,也不是針對誰。可那種失落,卻有控制不住。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朋友圈三天可見”?

總之,現在沒幾個人願意在朋友圈說真話了。

在朋友圈說點真心話,就像在大型公開場合高喊我好慘:說了也沒人聽,自找沒趣。

之前世相君說,“朋友圈裡沒有人,全是人設”。但更準確的描述應該是:

我們都是慢慢被逼進各自的朋友圈人設裡。

朋友克勞說,她前天翻自己的朋友圈,發現已經已經是標準的公司營銷狗了。

“不過這樣也好,省得我在加班到不省人事發朋友圈吐槽的時候,還有人過來哈哈哈哈哈。”

同事@石榴 最近新交了個男朋友,每天在辦公室魂不守舍。但是你看她的朋友圈,會嫉妒到發瘋。

“他不回我簡訊不接我電話,我也想發朋友圈哀嚎啊。但到最後還是隻敢說好的那部分:完全不是為了炫耀,就是怕說那些不開心的事沒人理,或者有人幸災樂禍。”

而當我們實在想表達的時候,我們只能選擇最繞的方式。

還有人說,“我在朋友圈發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

然而朋友圈裡沒幾個人會懂我們這些寫在歌裡的故事。

隔著一層花花綠綠的牆,越刷越孤獨。

但不舒服又是不可能說出來的。

其實是朋友圈讓人變脆弱了。

它的封閉效應,造成了一種私密感。但是,當你加了越來越多的人,它解決不了你很私密的心理需求了。而我們卻對它抱有錯誤的期待。

有的時候我也很討厭自己的那種脆弱:

看到以前玩得很好的老同學的朋友圈,卻無話可說的時候;

點贊顯得敷衍 ,留言又不知道說什麼。有一種熟人漸行漸遠的尷尬;

想表達心情,那麼多人在看,不好說,只好孤單地轉發一首歌。

——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對“朋友圈”這件事產生了錯誤的預期。

我現在給自己定下了規定:

不要在乎那些點贊;不給自己定立什麼人設;想訴苦的時候,別發在朋友圈,哪怕找個老朋友聊聊微信。

我們的生活很精彩,很結實,別為了刪不刪朋友圈思前想後;拍照不是為了點贊;老朋友的朋友圈看不懂,也沒什麼。

重點是,如果你在意一個人,去告訴他,別在朋友圈尋找蛛絲馬跡。

朋友圈很好,但對它保持警惕吧。它代表不了什麼。

讀後思考:

朋友圈在什麼時候讓你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