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康復:5種長在斜坡上的腫瘤

翻譯:張隱笛

1、

脊索瘤

斜坡是脊索瘤第二好發部位,約佔35%。脊索瘤起源於胚胎殘留的脊索組織,從rathkes憩室擴充套件至斜坡,繼續向下累及尾部的椎體。典型的斜坡脊索瘤的特點為居中線區的腫塊,內見部分鈣化,破壞斜坡骨質,並可見軟組織腫塊突入蝶竇或鼻咽。

斜坡及齒狀突尖部一側骨組織受侵的機率比較大,有時候也可出現反應性的骨質增生。脊索瘤好累及硬腦膜,在突破硬腦膜前,通常表現為鄰近蛛網膜下腔的較大的腫塊。

腦科康復:5種長在斜坡上的腫瘤

病例1:矢狀位T1增強示斜坡區見一斑片狀不均勻強化腫塊灶,延伸至橋前池,斜坡骨質見破壞;

矢狀位T1影象示斜坡低訊號腫塊,注意正常垂體結構可見,腫塊向前突入蝶竇,向後進入橋前池;T2WI呈高訊號

腦科康復:5種長在斜坡上的腫瘤

病例2:斜坡區腫塊灶,T1WI呈低訊號,T2WI呈高訊號

腦科康復:5種長在斜坡上的腫瘤

橫斷及冠狀位示斜坡區輕度、斑片樣強化腫塊灶,T2WI呈高訊號,矢狀位示腦外腫塊灶與斜坡下方關係密切,增強呈類圓形強化腫塊灶。

2、

腺樣囊性癌

腺樣囊性癌佔涎腺腫瘤總數不到10%,但佔惡性大小涎腺腫瘤的40%左右。該腫瘤的特點有生長緩慢、容易復發、較長的臨床病程、晚期轉移。

腺樣囊性癌最常發生於50歲人群,無性別差異。它是下頜下腺及小涎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腺樣囊性癌有沿神經侵襲的趨勢,這一特點,約80%的患者可出現神經受累。

腦科康復:5種長在斜坡上的腫瘤

矢狀位T1WI示一軟組織腫塊累及斜坡。

橫斷位及冠狀位壓脂後的T1增強示強化的軟組織腫塊累及斜坡、左側海綿竇及左側顳窩

3、

軟骨肉瘤

軟骨肉瘤發生部位不一,常與顱縫相關。在斜坡區,其通常發生於巖枕縫。大部分顱面部的軟骨肉瘤是低級別的,其罕見、生長緩慢、區域性侵犯。

在T1WI上,它們通常表現為低-等訊號,T2WI上表現為高訊號,但因出血及鈣化,病灶可表現為訊號不均。增強通常可見到顯著強化。在高級別的腫瘤中,可見到無定形、雪花狀鈣化,CT顯示更佳。

腦科康復:5種長在斜坡上的腫瘤

橫斷位T1WI示較大腫塊累及左側巖尖及斜坡,延伸至鄰近顱底骨,與乳突關係密切,呈長T1及長T2訊號,增強見片狀強化。

4、

顱內脊索瘤

顱內脊索瘤是小的膠狀樣組織,被認為由異位的脊索殘留生成。顱內脊索瘤典型發生於橋前池內,緊鄰斜坡背側面並與之有一小蒂連線。發生於該區域的病變通常無臨床症狀,約2%於屍檢中發現。

腦科康復:5種長在斜坡上的腫瘤

矢狀位及橫斷位T1WI示斜坡上緣見一低訊號病灶與正常斜坡內高訊號骨髓組織形成對比,T2WI呈分葉狀低訊號,T1WI壓脂增強矢狀點陣圖像示病灶無強化,但破壞的硬腦膜見強化

5、

腦膜瘤

斜坡腦膜瘤通常伴隨骨質增生、硬化,骨質破壞不常見。腦膜瘤為良性、生長緩慢的腦膜腫瘤,可能起源於蛛網膜帽細胞。

在成人中,腦膜瘤是最常見的顱外腫瘤,約佔成人所有腦外腫瘤的15%。腦膜瘤最常見的發病部位包括矢狀竇旁(50%)、蝶骨嵴(20%)、前顱窩底(10%)、鞍旁區(10%)、小腦幕、橋小腦角池,發生於斜坡的腦膜瘤少見。斜坡腦膜瘤居後顱窩斜坡中線或近垂體緣,在MRI上其通常表現為T1WI及T2WI等訊號,但是這種訊號是可以多種多樣的,靜脈注射對比劑後腦膜瘤通常呈明顯均勻強化。

在MRI顯示水腫較CT明顯。在增強上可見到“腦膜尾徵”,即腦膜瘤累及到鄰近硬腦膜所致。在MRI波譜上,腦膜瘤可顯示明顯的膽鹼峰,NAA峰可有或無下降,丙氨酸峰存在(在1。5ppm)。

腦科康復:5種長在斜坡上的腫瘤

矢狀位T1WI增強示沿斜坡分佈的明顯強化腫塊,注意斜坡及垂體結構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