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伏天四寶”,有誰還記得?“四寶”指的啥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眼看著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就要來了。三伏天的到來,預示著全國各地都進入了“上蒸下煮”的時候。有些地方的溫度,甚至能夠達到四十多攝氏度的高溫。

現在,我們過三伏天有空調可以納涼,有風扇可以吹風,那麼,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人們又是如何乘涼的呢?在那個時候,人們又是如何度過炎熱的三伏天的呢?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伏天四寶”,有誰還記得?“四寶”指的啥

在五六十年代,人們說“伏天有四寶”,有這四種“寶貝”在,足以安然過夏!那麼,這四種寶貝,是哪四種呢?

首先,第一寶,便是大蒲扇!

炎熱的夏季,大蒲扇是乘涼最必不可少的物件兒!在那個年代,一到夏季,炎熱的天氣讓人們無法在家中安睡,於是就會在晚飯後到門外納涼,人們一群一夥的聚集在一起,要麼在路燈下打牌,要麼在路邊聊天,每個人都手握蒲扇,搖著蒲扇聊著天,成為了那個年代獨有的風景!

在室外,蒲扇不僅可以給人們帶來涼風,還能驅趕蚊蟲,可謂是一舉多得!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伏天四寶”,有誰還記得?“四寶”指的啥

第二寶,便是涼蓆!

在上一輩生活的五六十年代,除了蒲扇之外,涼蓆也是人們夏季必不可少的一個寶貝。直到現在,涼蓆也是夏季每戶人家都必不可少的。

炎熱的夏天讓人無法安睡,人們便會把涼蓆鋪在身下。甚至,有些時候,天氣熱得讓人無法上床,只好將涼蓆鋪在院子中,或者是鋪在地下,這樣一來,人們躺在地上的涼蓆上,比躺在床上要涼快很多。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伏天四寶”,有誰還記得?“四寶”指的啥

第三寶,則是蚊香。

夏季蚊蟲肆虐,一不小心,就會被叮得滿身都是包,奇癢難耐!而在那個年代,人們用來驅蟲的最有效、經濟的手段便是蚊香。

甚至還有很多人,會自己編織一些燻蚊蟲的東西。比如說,人們會在野外找一些野蒿子,將其曬乾,然後捻成繩子,在夏季的時候,將其點燃,能夠起到非常好的驅蚊作用。

但是,這樣的蒿繩,也有弊端。如果晾曬得太乾,那麼,就會起不到燻蚊子的作用;如果曬得不太乾,溼度比較大,那麼就會導致煙氣太大,連人都會被燻跑。所以,這樣的寶貝,還得有經驗的老人才能做得出來。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伏天四寶”,有誰還記得?“四寶”指的啥

第四寶,則是冰櫃!

那個時候的冰櫃,不是我們現在家家戶戶都準備的冰箱,而是一種用木板和鐵板,製作成的大箱子。這樣的冰櫃製冷,完全是靠碎冰,所以,人們還需要用一節小管子連線外部的臉盆,如此一來,冰櫃內融化的冰水,便會順著管子流出來。很多地方的人,都會用這種自制的冰櫃。

人們在炎熱的夏季,能不能吃到透心涼的冰鎮西瓜全靠他了。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伏天四寶”,有誰還記得?“四寶”指的啥

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老祖宗為了避暑,想出了很多辦法。不同地方的人們,會依據當地的條件,創造出不同的避暑辦法。這些都是民間老祖宗為後輩子孫留下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