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有些話不可亂說

網際網路時代想要獲取流量並不容易。

有人說,只要滿足使用者的獵奇心,找準選題,製造話題,調動大眾的神經,引起共鳴,拉動特定人群參與討論,熱度有了,流量自然也就來了。

但是流量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好益處多多,利用不好會遭來極大的反噬。

就拿徐州豐縣鐵鏈女事件來說,本來鐵鏈女的丈夫想要博得大家的關注,獲得一部分流量,就在短影片平臺上釋出一些小影片,結果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如果針對這個熱點事件,隨便取個標題,截幾張圖片,編輯成圖文發出去,就會有很高的點選量。

不過,這是一個敏感話題,我不喜歡追熱點,也不參與討論。

因為認知有限,有些分寸拿捏不到位,不會輕易發表自己的見解。

網際網路時代,有些話不可亂說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絡刪除

網際網路時代,有些話不可亂說

網際網路時代有些話不可亂說。

這是一個造星的時代,也是一個毀星的時代,指不定某人因為某件事某句話,被頂上熱搜。

也許今天成千上萬的人追捧,說不定明天因為一句話沒講好,就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發生在徐州豐縣的事情,再一次把陝西著名作家賈平凹推到風口浪尖。

賈平凹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他不買媳婦兒,就永遠沒有媳婦,如果這個村子永遠不買媳婦,這個村子就消亡了。”

網際網路時代,有些話不可亂說

圖片來源網路

這句話不但淺陋,也極為“反動”,如果理解成對豐縣那個男子的辯護,賈平凹作為一個作家,就太讓人討厭了。

不過他說這句話和徐州豐縣鐵鏈女沒什麼關係;這甚至也不是他對拐賣婦女的辯護,而是他幾年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談論自己小說中人物的一句話。

他談的是文學和虛構的世界,卻被人們引申到現實中。

網際網路時代,有些話不可亂說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絡刪除

網際網路時代,有些話不可亂說

不知言語輕重,說著無意聽著有心。

明·呂坤《呻吟語》有言:“人休不擇就交,話休不想就說,事休不思就幹”,意思是做人做事要謹言慎行。

說到這裡,想起年前拍短影片時,我還沒找準自己的定位,結果卻因為措辭不當,引發不少誤會。

我拍短影片純屬一時興起。

出去玩的時候,跟朋友閒聊,火花一碰撞,不經意間冒出一些金句。

朋友建議我可以做個副業,自己出鏡拍一些小影片,沒準也可以做自媒體,接個廣告。

然而剛拍完幾期,因為沒有做好內容規劃,很多都是跟朋友聊天時不經意的感悟,結果發出來以後,朋友說我不該拿她就地取材。

其實我也知道網路上真真假假,霧裡看花。

明明知道有些影片是經過團隊策劃,照本表演,後期製作,加上一層濾鏡展示在大眾面前,自己卻試圖透過求真開拓一條新的道路,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太天真了。

網際網路時代,有些話不可亂說

網際網路時代,有些話不可亂說

殊不知“禍從口出”自古有之。

林語堂在《蘇東坡傳》的序言中寫道:

“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

蘇東坡二十歲中進士,一時風頭無兩,卻因為口無遮攔,一貶再貶,一生顛沛流離,橫跨了大半個中國。

蘇東坡喜歡說,甚至說成了他一生坎坷的誘因。

面對最得意的門生,蘇東坡在看過秦觀的《滿庭芳》後,冷嘲熱諷了一番,“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在拜訪當朝宰相時,面對“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的詩作,蘇東坡也能按捺不住,留下“秋花不比春花落,說於詩人仔細吟”的戲謔。

這類戲謔如果可以看成是科學知識匱乏的無心之失,那在政治上的“不合時宜”就顯得十分致命。

元豐二年(1079年)蘇東坡由徐州調任湖州知州。

到任後,向神宗進《湖州謝上表》,其中“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一語刺痛了王安石等人敏感的神經。

一群追求政治正確苦於建功的諫官,一位自命唯我獨醒失去理智的宰相,一位醉心於萬世功勳急於求成的皇帝,聯手炮製出了“烏臺詩案”這一文壇上的政治鬧劇。

烏臺詩案也成了蘇東坡人生際遇的轉折點,從此宦海沉浮,王安石在任不容,司馬光改弦易轍,同樣不容。

最終,在去世多年之後,蘇軾還被歸為“元祐黨人”被刻於碑石之上。

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不少,有人自以為在某方面略強人一等就口無遮攔,誇誇其談,尤其在網路上,發表一些不當言論,一不留神就會埋下禍根。

因此,

少說話,多做事,認清自己,找準定位,只管耕耘,莫問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