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工具論的誤區

現代人往往陷入一種誤區,那就典型的唯工具論,隨著資訊時代的變革,我們生活中的經濟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產模式逐漸轉向資訊化。工具的變革也使我們更直觀的看到了工具本身對於經濟生活產生的影響。

所謂的唯工具論就是堅信工具可以給我們日常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極大的影響,即使這種影響並不是決定性的,我們依然也會對之異常的痴迷。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 近年來,蘋果公司不斷宣傳iPad這款裝置可以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多麼大的轉變,也許你的下一臺電腦就應該是iPad,iPad完全可以作為你的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或者iPad可以給你的學習帶來極大的幫助。同時在一些經銷商和媒體的鼓吹下,

買了iPad就可以每天沉溺於學習中不能自拔

的潛意識就在很多消費者的大腦生根發芽。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唯工具論的誤區

支援做筆記的iPad

• 我再舉一個例子,在一些網路平臺有許多付費課程,它們的標題往往冠以

時間管理

精力管理

如何高效利用xx軟體

等,並且價格並不便宜。

唯工具論的誤區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其實這和一些

「職場類微信公眾號」

如出一轍,這些只不過是書店職場雞湯文的升級版罷了,將人的因素轉變為工具的因素,那麼自我負罪感就會降低很多。目的就是給我們製造一種工具論的錯覺,讓使用者感受到只要用好這個工具,我就可以成功之類的幻想。事實上這些工具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確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但是如果你深度研究這一類的文章,你就會發現,這裡大部分定位於寫作者本人,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些工具的適用度並不具備普遍性,可能只是給作者那一類媒體工作者或者文字工作者使用的,但是仍然會給你帶來一種

的感覺,使你迫不及待地去下載這個軟體,試用之後發現,嗯,果然的確如作者所說的那樣,效率非常的高。但是使用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生活的屬於自己工作流

workflow

已經形成,唯工具論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會打破自己之前的工作流程,強行提高效率,為了高效而高效,最終走向形式。

唯工具論的誤區

圖片來源於網路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有資料統計顯示,我國許多智慧手機使用者對於app的依賴是高度集中化的,而且手機中長時間閒置的app佔比很高。意思就是我們的手機中一般可能有許多app,但是其中的一大部分我們可能自從安裝之後,就沒有開啟過幾次。這裡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倉鼠囤積症」(請允許我暫且這麼稱呼,並沒有具體術語定義)。就是一種收集狂,不管用不用得上,害怕在某些時刻可能非常有用。這並不是什麼不好的行為,這只是一種客觀的現象,這表現為一種「未雨綢繆」的意味。

第二,就是我們的日常數字生活已經處在BAT的壟斷之下了,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

騰訊系

阿里系

的網際網路服務。而且,單個服務產品的融合性很強,比如

微信

作為一個即時通訊工具,卻同時擁有

移動支付、資訊獲取、小程式

等功能,支付寶也可以打車、繳費,這些高依賴度的app,軟體功能整合度如此之高,也只會出現在中國。這其中有一部分是我國文化「大」「廣」「全」之類的傳統因素在裡面。

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工具種類之全,功能之豐富都是前所未有的,工具成為主導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過度的迷戀工具的作用也就很容易理解,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意識到,商家很容易藉助此種心理,大肆宣揚其產品高效的工具屬性,放大一些大部分我們用不到的功能的實用性,比如各大手機發佈會中一些所謂的黑科技,強行製造差異化,不遺餘力讓消費者感受到「人無我有」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