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亂語」印度菜和印度人

高中的時候我們數學老師教過我們為解決華北地區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夏日炎熱和冬季寒冷的問題,可以從喜馬拉雅山脈中間開一個3X3的溝渠,把南亞次大陸的溫暖且溼潤空氣送到華北平原上。

順便除了從西方進入南亞次大陸的開伯爾山口之外,還能創造一條從東方通向南亞次大陸的戰略通道。

很多人對這個南亞次大陸上最大的國家的飲食的印象停留在糊糊,作為業內人士,我不得不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我要用我最專業的知識來告訴各位,印度的料理屬於“簡單食材+主要調料+烹飪方式”的組合。這句話來自百度百科。我覺得很對,而且我可以補充的是,季羨林先生曾把中國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和希臘文化作為世界文化體系的主要的四個組成部分,足以說明其文化的重要性。民以食為天,可見糊糊應該不只是糊糊而已。

印度以宗教繁多聞名,為了尊重各自的宗教習慣,印度人放棄了豬肉和牛肉,有一部分甚至放棄了葷食,造成了食材相對的簡單。作為亞歐板塊中最靠近赤道的地方,氣候十分炎熱,需要大量的香料對食材進行醃製,以保證食物不會因為天氣炎熱而很快損壞。釋迦牟尼曾說過:睡覺朝右側屬佛,平臥屬阿修羅,朝左側屬魔。對於右手的宗教崇拜,讓絕大多數的印度人只用右手吃飯,在沒有進食工具產生的時間裡,烹飪方式為了適應進食方式,逐漸形成了主食蘸取流食的烹飪傳統。

印度宗教繁多是因為本身民族繁多,又遭到歷史上多個西方強勢民族的侵略,近代更是有英國的殖民,與其說是尊重彼此宗教習慣,還不如說,現代版本的印度飲食習慣是由於統一的殖民國家的殖民需要而形成的。作為亞歐板塊中最靠近赤道的地方,整體也處於亞熱帶地區,印度有著豐富的日照資源,且南亞次大陸平原地形佔主導,水網交錯彌補,但由於大陸面積廣闊,縱深較大,每年有將近一半乾旱期,所以糧食產量也一直不高。雖然印度人對右手有著謎之崇拜,但對左手的厭惡也是毫不遮掩,所謂左手是魔鬼的代表,讓我想起了馬爾福少爺在翻倒巷獲得的那隻光榮之手。

再往前推,到十幾萬年前,南亞次大陸是一塊漂流在大海上的孤島,在南亞次大陸上的生態也比盤古大陸更早一步崩潰。在還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南亞次大陸上的物種已經幾乎滅絕。也許這樣的歷史沿革,並沒有讓南亞次大陸上的後代並沒有做好與人為鄰的準備。香料繁多,物種雖豐,但不能果腹,物質的缺乏使得只能依託於精神上的寄託,但精神世界的多次被毀,讓整個民族的安全感不復以往。分崩離析已久,無法造就大的格局,積大怨,得小利,卻連小利也收穫不到。被殖民已久,免不了直不起身,擋槍也好,也擋子彈,捨近求遠,欲行合縱連橫之道,卻遭捨本逐末之苦。

天下雖苦秦久已,但賴不上爛泥扶不上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