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GPU晶片實現商用量產,晶片限制給美企帶來了什麼?

國產GPU晶片實現商用量產,晶片限制給美企帶來了什麼?

雖然在半導體領域擁有著諸多的核心技術,但是老美還是太過於高估自己了,想要利用供應鏈優勢限制華為的發展,美企單方面的斷供行為,直接引發了連鎖反應,中企紛紛加入了技術自研的隊伍。

在相關限制實行初期,比爾蓋茨就給出了預測:“強行限制中國市場的自由出貨,只會加速產業的自主化,大量的高薪工作將失去!”如今這句話已經開始應驗了,大量美企市值暴跌,已經開始大面積裁員。

國產GPU晶片實現商用量產,晶片限制給美企帶來了什麼?

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2022年的前三季度總計進口了晶片4171億顆,同比降低了12.8%的份額,累積砍單達到了610億顆,而國產GPU晶片將在雙十一正式開售,相關限制究竟給美企帶來了什麼?

國產GPU晶片即將開售

英偉達、AMD、英特爾等等企業,相繼爆出了晶片庫存嚴重的訊息,一旦問題得不到解決,下個季度將面臨鉅額的虧損,而晶片不等同於其他商品,一旦庫存超過一年,實際價值會下滑很嚴重。

晶片巨頭德州儀器目前就面臨著這樣的困境,受到晶片庫存的影響,原本售價90元的晶片,如今以10元進行拋售,依然沒有人願意接手,如果老美不放開晶片自由出貨,這樣的情況後續肯定會蔓延到每一家美企身上。

國產GPU晶片實現商用量產,晶片限制給美企帶來了什麼?

中國市場消耗了全球75%的晶片,而大部分都是依賴於美企進口,但在相關限制之下,所有晶片的進出口都受到了限制,中企只能加速了晶片的國產化,經過三年多時間的研發,目前在很多“小晶片”上已經實現了國產化,這也是砍單610億顆晶片的緣由。

根據專業機構統計的資料,在2021年的時候國產晶片的產量已經突破了3584億,相當於日產量達到了10億顆,同比增長比率超過了33。3%,這樣的資料已經足以說明問題,國產晶片自給率正在大幅提升,到了2022年晶片國產量持續攀升,也就出現了大幅砍單的現象。

國產GPU晶片實現商用量產,晶片限制給美企帶來了什麼?

就在近日國產晶片再度迎來了好訊息,由中企摩爾執行緒自研的GPU晶片MTT S80,將會在雙十一那天正式開售,作為智慧產品核心之一的晶片,之前主要依賴於美企進口,在實現了國產化之後,肯定是能夠有效降低價格的。

相關限制非但沒有限制住華為的發展,反倒一步步打破了美企對市場的壟斷,高通在失去自由出貨後,華為的麒麟晶片“一夜轉正”,在效能表現上一度超過了驍龍晶片,可惜的是暫時停產了,但即便這樣高通的處境也沒好到哪裡去,聯發科的趁機崛起不斷在“蠶食”市場。

國產GPU晶片實現商用量產,晶片限制給美企帶來了什麼?

作為高通主要客戶的國內手機廠商,目前已經放棄獨家採用驍龍晶片,大範圍的去採用聯發科的晶片,這也給美企敲響了警鐘,一旦晶片實現自給自足,無論技術高階與否都不重要,只要在可用範圍之內,中企肯定優先考慮國產晶片。

美企的實際處境

AMD和英偉達是GPU晶片的主要供應商,當初受到晶片限制的影響,高階的晶片不能出口給中國市場,兩家企業經過長時間的維權,雖然後面獲取到了相應的授權,但在出貨的過程中也相當艱難,從而才導致了晶片庫存的產生。

國產GPU晶片實現商用量產,晶片限制給美企帶來了什麼?

但時間一步步流失了,當初的高階晶片已經不再高階,想要賣一個好價錢自然是不可能了,中國市場也不會當這樣的“冤大頭”,只能對晶片進行打折促銷,但伴隨著手機、電腦的銷量下滑,市場上已經不再需要那麼多的供貨了。

沒有晶片可用,也讓國內半導體企業看到了機會,加速了對於晶片的自研步伐,而摩爾執行緒還只是其中的個例,越來越多的國產晶片已經成功量產商用,雖然達不到國內的頂尖水平,但顯然足以應對目前的需求。

國產GPU晶片實現商用量產,晶片限制給美企帶來了什麼?

這樣的狀況已經逐步蔓延到每一家美企身上,先進工藝需求量的下滑,英特爾、高通、蘋果等等企業,都相應的縮減了產能,從臺積電呼籲員工回家休息、以及逐步關閉部分EUV光刻機就能看出來。

此前國家制定了一個目標,那就是要在2025年之前實現晶片70%的自給率,想必應該是胸有成竹的事了,要不然也不會制定這樣一個計劃,如今比爾蓋茨已經改口了,聲稱:“我們正在主動認輸!”

國產GPU晶片實現商用量產,晶片限制給美企帶來了什麼?

面對成熟工藝晶片需求的上升,以及中企晶片的大量自研自產,執著於高階領域的美企廠商,在未來五年內並不佔優勢,因此在這場競爭中老美已經輸了,對此你們是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