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帕史」帕金森病DBS手術那些事兒

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播出的八集紀錄片《手術兩百年》不僅講述了手術的起源、發展和未來趨勢,也分別介紹了大腦、心臟、腹腔等手術發展的歷史。第四集《攻入顱腔》介紹了從開顱手術到神經外科之父哈維·庫欣創造的腦外科奇蹟,以及神經外科技術的發展,其中包括腦深部電刺激術的故事。

對帕金森病患者來說,腦深部電刺激術(即DBS)並不陌生,該技術近年來作為帕金森病的手術治療方法被頻頻推薦。

DBS俗稱“腦起搏器“,是在患者腦核心團或特定腦區植入刺激電極,透過脈衝電刺激調控相關核團或腦區的功能,從而達到改善帕金森症狀的目的。

實際上DBS並非是最早的帕金森病手術方法。在1971年採用左旋多巴治療帕金森病前,全世界的神經外科醫生們對帕金森病患者進行了數百場蒼白球毀損術和丘腦切開術。當左旋多巴藥物成為治療帕金森病的主要手段後,醫生們僅把手術治療作為改善運動併發症的選擇之一,不過神經學家逐漸意識到蒼白球毀損術的侷限性越來越大,比如患者手術後失去學習新事物的能力,而且這種手術一旦實施,就無法復原。[1]

1987年,一位來自法國格勒諾布林約瑟夫·傅立葉大學的醫生阿利姆-路易斯·貝納必德(Alim-Louis Benabid)發現了一種不用切除神經組織就能達到同樣效果的方法,也就是現在我們熟悉的DBS手術的前身。

有趣的是,貝納必德的發現純屬偶然。他是在一次常規的丘腦手術中,臨時起意:如果用不同的電極頻率刺激丘腦的話,會出現什麼情況?

結果他發現,當電極頻率達到該裝置的最大頻率130赫茲時,患者的震顫居然消失了。也就是說,5~10赫茲的低頻可以引起震顫,而高頻率的效果卻正相反。貝納必德據此推測,高於某一頻率的刺激應該能改變大腦的神經元資訊,於是他和美國一家心臟起搏器製造商合作生產了用以治療原發性震顫的植入式電子裝置。[1]

這種特殊的植入式電子裝置包括兩條細線,醫生將其分別放置於患者每個半球的丘腦附近,並將這兩條細線連線到一個小型起搏器大小的電池上,然後放置於病人的胸口。啟用裝置的話,即可緩解病人的震顫症狀,而無須像以前那樣透過手術來切除患者的大腦組織。

1993年,貝納必德嘗試刺激基底神經節的腦核,同樣奏效,患者的僵硬,震顫和運動遲緩症狀得到了緩解。一年後,一名瑞士外科醫生刺激了基底節的另一部分,即蒼白球內側部,也取得了同樣的效果。

科學家們稱這種新的電刺激療法為腦深部刺激術,也就是DBS。[1] 1998年我國首次使用該療法,目前,該療法在國內已得到廣泛開展,應用於帕金森和原發性震顫。

《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四版)》(以下簡稱《指南》)裡

介紹手術治療時是如此表述的:“帕金森病早期對藥物治療效果顯著,但隨著疾病的進展,藥物療效明顯減退,或併發嚴重的症狀波動或異動症,這時可以考慮手術治療。”[2]

“手術方法主要有神經核毀損術和 DBS,DBS 因其相對無創、安全和可調控性而成為目前的主要手術選擇。”[2] 但是,DBS術前需進行系統評估,包括對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症狀、運動併發症、非運動症狀、生活能力等要素進行評估,不是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適合DBS手術。

此外,就像醫生們也一直提醒,DBS手術不會阻止帕金森病的程序。也如《指南》所介紹,手術雖然可以明顯改善運動症狀,但並不能根治疾病,術後仍需應用藥物治療。畢竟,在目前帕金森病治療方法中,藥物治療是首選,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主要治療手段,而手術治療只是藥物治療不佳時的一種補充手段。

同時《指南》強調,無論藥物還是手術,只能改善症狀,不能阻止病情的發展,更無法治癒。[1] 因此,治療不僅需要立足當前,而且需長期管理,以達到長期獲益。

所以,對帕友來說,是否合適DBS手術不是自己能決定的,要聽取醫生的意見。我們能掌控的是樹立信心,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好病情的全程管理,改善生活質量。

參考資料

[1] [美]喬恩·帕爾弗雷曼著,黃延焱譯。解密帕金森病—人類200年探索之旅。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

[2]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四版)[J]。中華神經科雜誌,2020,53(12):973-986。

審批編號:SC-CN-04681

有效期至:11/2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