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 孫聰精神分析初階第三天永州本元

精神分析到底要說什麼,才能對患者有益?如何判斷問題有無,這種東西存在不存在?

所謂正常不正常,結構主義——20世紀後半葉的這個思潮給我們一個這樣的啟示:它告訴我們,所謂正常不正常不是絕對的,可能在這個時代是一種遭遇的表現,在那個時代就是惡魔附體,再換個時代就是疾病,到今天就變成了一種正常現象。

那麼至於你說他有精神疾病,你怎麼看他,那是什麼,跟這個道德社會的意識形態有關。說到這個意識形態呢,弗洛伊德的說法是權力化,掌握了話語權,他說什麼,我們就按他那個地方去想,他看這種是病的時候,我們就按什麼方式去看這種病。開個玩笑說基督是個妄想狂,他說他是上帝的兒子,還真以為自己是上帝的兒子!他這麼說,有人還當真信了。當然,我們不信,我們不是基督教徒。包括今天,再過三五百年,我們的同族看我們有可能比看基督教神更為荒謬!所以,正常與否,完全看你外在的話語體系、意識神態,他是什麼樣的,我們才把這個看得正常,什麼看得不正常。

我們當中大部分人都是神經症,有相當一部分人一輩子不發病,不會表現為今天這個時代會認為是疾病的一些表現——但,這並不證明他不是神經病或者精神病。說不定哪天機緣巧合下他就發病了。他就會出現今天我們認為是病的那種表現。也許是這樣,但是後來我們不知道,病人也不知道,沒有人會知道。總之,人是不可能有所謂正常人或健康人的。從結構主義的角度來看,人是被缺失所塑造的。我們沒有這樣或那樣的缺失就是機器、石頭,假如有一天我們達到了所謂的完美完善的人格吧,那就成神了!

精神分析更廣博的視角:發生學的視角。

第一個層面是:精神分析的發生學。

一個人從出生之後,到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是怎麼回事。我們出生之後,不是必然成為“人”的,有些人就沒有成為人。比如獸孩,狼孩。被野獸帶走的孩子就沒有成為人,沒有人的行為沒有人的語言,行為就跟狼一樣。再比如孤獨症,沒有人的思想人的行為人的言語,那麼人出生之後並不一定是人。人成為真正的人是經過一定發生發展的。精神分析不是用來治病,但更多的是屬於發生學的範疇。

第二個層面是:精神分析的病理學。

第三個層面:精神分析的治療學,學了之後解決異態發生發展中的問題,人是如何變化的,透過精神分析的工作處理來訪者的問題,就是治療學的問題。

我們一階工作坊,從發生學開始。學精神分析,發生學、病理學和治療學三個大概的層面。

假如自己在生活中很幸福,可以考慮不學精神分析,生活中不缺什麼東西,就可以不學。沒有內源驅動力,就不做個人分析。

如何學習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行業是個“三高”行業,即高投入(經濟上的投入:買書、參加工作坊、進行個人的督導時間、金錢方面)、高風險、高淘汰率。

精神分析學習關鍵不在於聽課,而在於讀書。首先是讀精神分析的經典著作(如弗洛伊德、克萊因、阿德勒、費爾貝恩等),參加工作坊或是聽他人轉述這些只是一個引子,最重要是閱讀。與這些理論的學習同樣重要的是討論。討論,探索性學習,實際上精神分析的學習是形成一個圈子。發展的比較好的國家,是透過討論班學習。但國內許多城市沒有精神分析討論組。

筆記 | 孫聰精神分析初階第三天永州本元

克萊因發生學部分,僅次於弗洛伊德,激發精神分析學科的發展。

安娜·弗洛伊德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兒童精神分析,但問題是(精神分析師)以什麼樣的態度進行兒童精神分析?克萊因認為,兒童精神分析與成人精神分析沒有本質區別,本身的精神運作機制是一模一樣的。

兒童精神早期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前俄狄浦斯階段,另一個是俄狄浦斯階段。克萊因認為,前俄狄浦期是比較重要的,構建兒童的精神世界。

精神發展的起止點:人類自誕生起就存在一個虛弱的未整合的自我,客體關係亦從出生時即存在。嬰兒與最初的客體一一母親乳房的關係是一切客體關係的開端,並決定者自我與超我的發展,影響著嬰兒愛與恨的情感和不同焦慮及防禦形式的出現。精神分析發現,兒童早期並不是無憂無慮的,而是充滿了恐懼、憂慮、焦慮的。而現在回憶起來,是因為我們將那些痛苦的記憶壓抑了。

客體(object)與內部客體( inner object )

克萊因所謂的內部客體比客體的內部心理表象更加具體,相對於外部客體(真是的外在客體)而言,內部客體是無意識的幻想的產物,是相對於嬰兒自身的客體,它不僅是本能能量所指向的客體,而且是嬰兒的心靈中具有可依賴性、愛、貪婪、仇恨和嫉妒等心理特徵的人格。內部客體的這種性質是嬰兒投射給客體的衝動和嬰兒對於外部客體母親的人格的知覺共同決定的。

好客體與壞客體

克萊因還區分了好客體(good object)與壞客體(bad object),部分客體(part object)和整體客體(whole object)。以部分客體“母親的乳房”為例,提供奶水,漂亮的乳房,就是好客體;如果它能滿足嬰兒的需要,自我投射給它的是力比多衝動,它就是好客體,如果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不能提供養分,提供的是毒藥,自我向它投射破壞性衝動,它就是壞客體。無意識幻想,客體是有性質的,客體有好與壞的性質。外客體只有一個,但內客體有兩個,一個是好、一個是壞。孩子感受到的是好客體,它就開心,如果是壞的,它就恐懼。

臨床現象

怕鬼:弗洛伊德說怕鬼是怕父母,為什麼呢,好客體與壞客體的分析。內在的好客體是好父母的客體,害怕的是壞父母的客體。有兩種生物無法控制,一種是神,一種是鬼 。神就是好客體的父母,鬼就是壞客體的父母。

認知層面:父母:外客體,好客體。鬼:壞客體、內客體。

怕馬:小漢斯的故事

學精神分析的畏難情緒,覺得它理論的複雜。其實,學理論不復雜,而是我們太複雜,我們會想其中更多的東西,其實邏輯很簡單,從孩子角度去看。臨床中的象徵理論,可以看到好客體與壞客體的分裂。

還區分了部分客體與整體客體

內部客體既可能是好客體或壞客體,也可能是部分客體或整體客體,在克萊因的用法中,部分客體既可以指一種解剖學特徵或軀體產物,如母親的乳房或嬰兒的糞便,也可以指一個客體的不同方面。如由分裂機制造成的嬰兒幻想中的好乳房,整體客體則是與嬰兒自身相分離的,矛盾的和整合的客體,如整體客體。

依戀,依戀理論

整體客體之間的依戀關係,直接決定了以後的和其他完整客體的關係。個體首先接觸的是部分的客體,而後才是完整的客體。部分客體不等於整體客體。人要想和母親形成依戀關係,母親就必須形成整體客體,整合成完整的母親。

臨床現象:

當一個孩子拿到一個完整的塑膠玩偶時,他與該玩偶十分親近,當用小剪刀將玩偶的頭部剪下後,卻粗暴的對待它的頭部。克萊因認為,在嬰兒早期的潛意識幻想中,母親的意象被分割成“好的”與“壞的”兩類,隨著整合能力的發展,他才把“好”媽媽與壞媽媽綜合成完整的、現實的整體母親形象。

由部分客體關係到整體客體關係的進展,由把客體分裂為全好或全壞到把好與壞整合過程不太容易,經典圖畫文字:灰姑娘、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童話是有結構的,好媽媽與壞媽媽,相同的故事結構,細節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結構。女性在面對自己女性身份的時候,想獲得身份認同十分困難,經歷失望,母親會在意識或無意識層面會有拒絕,或是有恨,故整合起來就比較困難。良好的發育過程,是獨立的。但黏著程度比較緊,母親讓女兒做什麼,女兒就做什麼。

無意識幻想

理解他的客體觀和自我與超我的早期發展觀的重要前提。弗洛伊德認為兒童的無意識幻想是較晚出現的心理產物,當現實原則建立起來而快樂原則繼續,以分裂的方式操作時,潛意識幻想才出現。

而克萊因在對幼兒的研究中發現,潛意識幻想很早就出現了,它是動力性的,是普遍存在的,它影響著兒童所有的知覺和客體關係,兒童普遍透過潛意識幻想與整個世界保持聯絡。嬰兒一出生就存在足夠的自我去形成原始的客體關係,並能使用投射、內投和分裂等基本心理機制。

因此,在克萊因看來,潛意識幻想並不是一種純粹的本我現象,而是由自我的衝動、防禦和客體關係共同作用的產物。

孩子的啼哭,是沒有緣由的,精神的發展有獨立的維度,與你如何對他沒有什麼關係,不管你如何滿足他,他都會有壞客體的存在。既要有好客體,也要有壞客體,若單一則存在問題。假如,只有好客體,那就不知道壞客體是什麼,一旦壞客體來臨,那麼就會出現精神崩潰。

投射與認同

投射、內投和認同是弗洛伊德曾經描述過的重要的心理防禦機制。投射是將自我(不能接受的)慾望、衝動、意念投射給外界的某個客體;

內投則是將原來指向外界的(仇恨和攻擊性)衝動與感情轉而投向自身,認同又稱同一化或自居作用,是指在潛意識中將自我與客體等同起來,以減緩自我所受到的壓力和焦慮。

儘管這些機制早已被弗洛伊德用來解釋病理心理現象,但是他始終認為這些機制在兒童心理中表現的較晚,尤其是認同機制是在俄底浦斯情結期才活躍起來。

認同過程,有兩種認同,一種是一階過程,克萊因所說的認同於母親,二階認同是俄狄甫斯期間,認同於父親。認同於父親,是一個性化,社會化的過程。一階認同是二階認同的基礎。父親的性質和母親的性質,並不與肉身一一對應,是在功能上對應的。重要的是功能,而非肉身。

克萊因擴大了投射和認同的功能,並將其使用範圍擴充套件到嬰兒期。她認為內投和投射是基本的心理防禦機制,他們自嬰兒誕生起就存在而且貫穿一生。對部分客體的內投不僅是自我的技能,而且是自我發展的重要基礎。

投射也並不限於破壞性的情緒和衝動,力比多衝動也可以被投射給客體。而且正是嬰兒自己的好情緒的投射才創造了理想的好客體。在變革上述防禦機制的功能和範圍的基礎上,克萊因提出了新的防禦機制——投射性認同。早期的學習的過程,是內向投射的過程,依賴於早期母親的品質。

投射與心理暗示的區別

弗洛伊德說,愛有兩種,一種是力比多投注,另一種是心理暗示。有情感價值的東西,才會產生投射。

一個人對父親人認同比較多,則社會性較好,社會功能較好。

孤獨症

有三種,心因性的,生理性的,心因兼生理的。

冰箱母親可以造成孤獨症。冰箱母親一般指產後抑鬱。

精神分析可以為孤獨症工作。但精神分析家建不了孤獨症干預機構。他們不太喜歡形式化的東西。

投射性認同

也是克萊因概念。是在客體和自我分裂的基礎之上,在投射和內射的機制建立起來的基礎之上,並在無意識幻想中將外部客體認同為這些投射的部分,從而達到控制客體的目的。

投射性認同是指嬰兒將自我和內部客體的分裂部分投射給外部客體,並在潛意識幻想中將外部客體認同為這些投射的部分,從而達到控制客體的目的。投射性認同具有多重目標:一是將自我不喜歡的或危險的部分投射出去,以便擺脫它們,或者攻擊和摧毀外部的壞客體;二是將自我好的部分投射給外部的好客體,使之發生認同,以保護外部的好客體免受自我內部壞客體的破壞,或者以此修復外部客體。總之,投射性認同是在潛意識幻想中操作的,其目的是排除內在的焦慮和危險。

克萊因不太強調外部客體。總強調內部世界,內客體。外部客體本身性質很重要。外部客體如果不跟我互動,我不可能發生內部投射。比如帶孩子要“互動”。你的精神品質傳遞不到他那裡。投射性認同是個無意識的過程,不是個意識的過程。

然而,在試圖內投好乳房時,嬰兒不可避免地也吸收了壞乳房。再次受到來自內部的破壞性危險的威脅,嬰兒不僅再次投射這個壞客體,而且試圖透過理想化並藉助對於壞乳房的全能性否認來保護好乳房,同時就在幻想中消滅了他的內在的迫害者和痛苦的關係。可見,與分裂相伴隨的原始防禦機制還包括否認、投射、內投性認同和理想化等。

實際上,分裂機制的使用是自我虛弱的結果,克萊因認為在嬰兒誕生時就存在一個自我,但它是虛弱和未統一的,為了應付力比多和攻擊性衝動的矛盾,自我只能以分裂的方式加以防禦,把自我和客體分裂為全好或全壞。因為自我的成長又依賴客體關係的發展,因而客體的分裂(spliting of object)又加劇了自我的分裂,自我也被分裂成“好的”自我與“壞的”自我兩部分。在這一意義上,自我實質上是由客體的內向投射而構成的。

在”正常”的發展中,分裂只是暫時的,透過母親對嬰兒的愛和理解,以及嬰兒自身發展起來的認識和整合能力,他會逐漸克服分裂狀態和精神病性質的焦慮。但是,嚴重的分裂最終會摧毀修復過程。

修復(reparation)

修復概念是克萊因首次提出的一種心理機制,主要在抑鬱性狀態中起著核心作用。克萊恩認為修復是最強大的建設性和創造性需求因素,是同情的能力和儲存所有事物的願望。修復幻想是由嬰兒全能性地摧毀好客體而引起的內疚感和失望感喚起的,試圖透過修補和再造重新獲得內部和外部的好客體。修復內外好客體的願望和能力,是自我修通(work through)衝突和阻礙保持愛與關係的能力的基礎,同時也是創造性活動的基礎,因而創造性根源於嬰兒修補和創造他失去的快樂、他失去的內部客體和內部世界的和平的願望之中。

修復性的幻想和活動還能解決抑鬱性狀態的焦慮。透過不斷地體驗喪失和客體的再現,抑鬱性焦慮的強度減輕,嬰兒對自己的愛和修復能力有了信心,從而使他不再恐懼他幻想的全能破壞性,也更能忍受外部客體的剝奪。在同化好客體和忍受哀傷的過程中,自我成長起來。因而修復驅力帶來了自我和客體的進一步的整合。克萊因認為,修復失敗會加重抑鬱性焦慮,並阻礙兒童的正常發展。修復如果成功,不僅會促使人格的成熟和完善,而且它也是外部世界中建設性行為的內在驅力。

克萊因強調罪疚感,沒有罪疚感,就沒有修復。沒有強的罪疚感,就沒有修復。如果罪疚感太強大也不行。幼兒焦慮症、幼兒恐懼症就出現了。比如有些小孩晚上不敢關燈睡覺。其實怕的不是鬼。而是修復沒完成。壞客體在一個部分要懲罰他。一般來說不需要怎麼做。他會自己完成修復。如果7歲、8歲沒有完成修復。就要考慮父母的性質。一般是這樣。

克萊因說我們有一個位置,是

偏執-類分裂位置。

有一個位置,

是抑鬱位置

類分裂,像精神分裂一樣的。

兩個詞實際上都是用來描述精神病的詞。而我們的人有類似精神病的位置。

克萊因說出生3-4個月的時候,生命的早期,過了新生兒階段之後的一段時間,是偏執類分裂位置。我們建立了部分客體的客體關係,是好乳房和壞乳房。那麼生力比多和死力比多分別聯絡好乳房和壞乳房。同時,客體的分裂還與嬰兒的滿足體驗相聯絡:當乳房這一部分客體帶來滿足和愉快時,它就是“可愛的好乳房”,就能引發生衝動;當它不能帶來滿足並令人失望時,它就變成”可恨的壞乳房和惹人討厭的東西“,成為死亡衝動的物質基礎。此時,“好”與 “壞”的方面是分離的,客體要麼全好,要麼全壞, 即遵循 “非此即彼”和 “全或無”的原則。

此階段自我的目標是內投和認同它的理想客體,同時令迫害性的壞客體消失。但是,由於死亡本能的運作所激起的消亡恐懼 (fear of anihilation),嬰兒害怕自己被內投的 ”壞客體“毀滅,因而產生迫害性焦慮(persecutory anxiety)。

偏執一類分裂位置主導焦慮是唯恐迫害者摧毀自我或好客體,因而進一步促使嬰兒採用分裂機制。這種狀態是一種正常的發展步驟。透過內投並認同理想乳房,嬰兒克服他的分解和消亡恐懼。原始的分裂是兒童獲得區分能力的第一步,而投射性認同則是與外界相聯絡的第一步。但是,當此階段焦慮過度時,未解決的問題就會引起最嚴重的病理問題。

抑鬱位置

中,母親作為一個不同於嬰兒自身的人被全面地理解或認識,這個“完整的客體”身上,匯聚著可愛與可恨兩個方面的特徵,她既令人滿足,又令人受挫,既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兒童開始有了矛盾情緒的體驗和內疚的動因。

一方面,他愛他的母親,他不僅需要她而且完全依賴她。但是,由於母親不能總是滿足他的願望,有時他便對母親萌生了強烈的恨。此時,力比多衝動和破壞性衝動指向了同一個客體一一作為整體客體的母親。這種仇恨和破壞性衝動使得嬰兒害怕自己會毀滅母親從而失去她,於是陷入抑鬱性的焦慮。故此階段是以其佔主要地位的焦慮一一抑鬱性焦慮一一 來命名的。

筆記 | 孫聰精神分析初階第三天永州本元

兒童遊戲治療的設定(外部設定)

遊戲治療的概念是克萊因提出來的。以後的精神分析、如何與兒童工作,都是從克萊因這裡出來的。克萊因是祖師奶。

機制:所有的遊戲治療都是使用玩具的。因為使用玩具的話,是一個創造轉移的作用。

玩具是轉移的工具——創造轉移情境

玩具是聯想材料——相當於成人分析中的話語

玩具是象徵化的工具——相當於成人分析中的夢

玩具並不是玩具本身,而是一種媒介。表達的媒介,象徵化的媒介。所有的遊戲內容是一個象徵化的過程,如同語言和夢。兒童精神分析的外部設定唯一目的在於象徵化和轉移關係容易發生。

克萊因建議:每個孩子的玩具要裝在特定的抽屜裡,不與其他接受孩子的玩具混淆。不同的抽屜對應不同的轉移和不同的聯想。孩子A的玩具就屬於他自己,其他孩子看不見。

克萊因這樣說有他自己的道理。兒童的遊戲素材就相當於聯想的素材,不能被他人看的。兒童應該是這樣。反映的克萊因臨床的態度。

孩子可能會帶自己的玩具帶入分析室。常見帶自己的“過渡客體”進入分析室。起安慰作用的客體。早年客體。但是最常見的是娃娃。還有非過渡客體。兒童分析者可能想要把分析室內的玩具帶出分析室(禁止)。

玩具的選擇:克萊因強調,玩具必須是“非機械類的簡單形式的玩具”。電子類的、聲光效果類的必須擯棄。方便象徵化發生。比如聲光效果,可以敲打,可以從遊戲發展到語言,跟你交流的無意識通道就關閉了。

1、兒童分析室中有水槽和水源,並準備毛巾、刷子等物

2、兒童分析室的地面儘量潔淨

——可以退行

3、兒童分析室的牆壁是可以劃壞的——可能的表達攻擊性的途徑

沒有完人,設定也沒有完美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