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未來,父母需留心

這件事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未來,父母需留心

《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有一句名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中國家庭向來信“命”。許多父母甚至從孩子一出生,就要開始找算命的先生,先是取個好名字,希望孩子一生一世,前途無量,然後在其它方面更是如此。

不可否認,父母對待孩子的心,自是真誠,不可懷疑。

卻不知,所謂的命運,其實只是一種因果關係。

正如“親愛的安德烈”所說: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

父母的脾氣,決定了孩子的教養;而教養,往往決定了孩子的人生。

孩子的命運,其實已經刻在了父母的脾氣裡。

這件事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未來,父母需留心

01

父母的壞脾氣,會給孩子留下不可彌補的傷害

有人說世界上有一件事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壞脾氣是教育最大的敵人。

父母的脾氣越大,教育的效果就越差

德國經典圖畫書《憤怒時大喊大叫的母親》中的小企鵝,就給我們講述了它和媽媽的奇妙經歷: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了,生氣地對我大喊大叫。

結果,我因為害怕,四散而逃。

我的頭飛向宇宙,我的肚子飛向大海,我的翅膀飛向熱帶叢林,我的嘴巴飛向高山,我的尾巴?在街上就像一個謎。

我只剩下一雙腳了,我跑啊跑啊跑啊……我想大喊大叫,但我沒有嘴巴。我在找,但是我沒有眼睛。我想飛,但我沒有翅膀。

我跑啊跑啊,終於在晚上的時候,跑到撒哈拉沙漠,我累了。

然後一個巨大的陰影籠罩著我。是我那憤怒而又尖叫的媽媽坐著一艘大船來的。

她已經把我身上丟失的零件全部找了回來,並縫好了。

最後,我找到了我的腳。這都是縫製。

“對不起!”媽媽又氣又嚷地對我說,然後我們就坐船回家了。

這時的小企鵝開心了嗎?是的,它很高興,但也很疼,因為它是縫的。

父母發脾氣可能只需要一分鐘,但這對他們的孩子有很大的傷害。

父母每次發脾氣,都是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創傷,且永遠無法彌補。

這件事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未來,父母需留心

02

如果父母懂得溫柔,那麼孩子就會學會寬容

溫柔是平庸世界裡最耀眼的力量。它不是懦弱或無條件的妥協。而是一種控制情緒的能力,是一種從容面對世界的精神。

當你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溫柔時,他們在生活中表現出耐心、冷靜和寬容。

義大利詩人阿爾達·梅里尼在《我在別處》中寫道:

請不要

把我放在那些總是抱怨

從不抬眼看四周的人旁邊。

請不要

把我放在那些不會說“謝謝”,

那些對夕陽視而不見的人旁邊。

生活是一場需要勇氣才能獲勝的比賽。沒有人願意和一個充滿怨恨,總是散發負能量的人生活在一起。

易怒是新世紀最致命的精神癌症。

不要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孩子的眼睛裡,最清澈的水能看到底。當你對你的家人生氣時,你的孩子會把一切都看在眼裡。

無論是言語上的暴力還是身體上的暴力,都會像刀一樣刻入孩子的內心,造成不可逆轉的陰影。

更殘酷的是,這些陰影可能像基因一樣滲透到下一代。

這件事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未來,父母需留心

03

如果父母懂得鼓勵,孩子們就會學會樂觀

在一次教育講座中,一位學者曾經教過一個公式:

教育孩子,多用大拇指,少用食指

向上的大拇指是鼓勵和表揚,指向別人的食指,以及責罵和貶低。

在傅雷的家書中,傅雷耐心地鼓勵兒子傅聰在家書中表達自己的情緒: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

父母對孩子的鼓勵,就猶如行駛在海面上的船和舵手。

被父母鼓勵的孩子,會有更多的勇氣去面對生活的風暴,也會有承受生活中的挫折的毅力。

父母是孩子們的發祥地,是愛的起點,是人生風霜之後的一個溫暖的歸宿。

如果父母不能成為孩子的港灣,又將到哪裡去躲避生活的風暴?

如果父母不能給予孩子認可和肯定,那麼,又將到哪裡去欣賞人生的風景?

04

如果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們就會學會理解

魯迅先生把他的筆當匕首用,橫眉冷對,文筆犀利。然而,當他面對孩子時,卻從不會擺出一副威嚴的樣子,而是平等地對待孩子,能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意願。

蕭紅在追憶魯迅先生時寫了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吃飯時,一家人要了一個福建餐館的魚丸。兒子海嬰尚且年幼,咬了一口,說不新鮮。

但是其他人吃了之後感覺很好,並不認為有什麼問題,所以沒有人相信海嬰的話,只當他無理取鬧。

這時,魯迅從海嬰盤裡取出魚丸,嚐了嚐。一嘗,果然不新鮮。原來原來那些丸子,有的新鮮,有的不新鮮,恰好只有海嬰吃到了變味的。

於是魯迅先生對大家說:“他說不新鮮,一定有他的理由。不加以檢視就抹殺是不對的。”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物,傲慢的結果只能透過命令他們來實現。只有充分尊重和理解,同理心之花才能盛開。

有同理心的人可以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看到普通人身上的閃光點,認識到人類的困難。

這樣的孩子不會冷漠,不會心胸狹窄,而是會以一顆善良的心與世界共存,與自己和解。

看自己,看天地,看眾生,人生的道路可以更寬廣更漫長。

這件事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未來,父母需留心

05

如果父母知道如何交流,孩子們就會學著長大。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為了犯錯。

蔡康永說:“批評的目的在於打動對方,使得對方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回到正確的軌道上,而不是貶低對方。”

理性和明智的人都知道如何正確有效地溝通。

心理諮詢師吳志宏在回答親子關係問題時引用了美國家庭治療師薩提亞的一段話。

“當孩子確實有需要糾正的錯誤時,慈愛的父母通常會採取非常坦誠的態度,詢問原因,傾聽孩子的聲音,給予愛和理解,體驗孩子的感受。最後,當孩子們自然地想要聽的時候,我們應該利用適當的時間和他們講道理。

面對犯錯誤的孩子,父母不應該把他當作發洩的物件,不應該進行無休止的“虐待”。只有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照亮孩子的成長道路,讓孩子所犯的錯誤,變得更有意義。

善於溝通,不僅是一種說話的藝術,更是一種開啟和探索世界的技巧。

當錯誤發生時,愚者和智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忙於指責製造問題的人,而後者則善於先解決問題。

這件事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未來,父母需留心

不愛孩子的父母,萬中無一;但懂得如何愛孩子的父母,萬里挑一。作為父母,當然,他們想要盡最大努力為他們的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

但真正的好環境不在於居住的奢華,不在於玩具的豐富,不在於服裝的時尚,而在於在他走向社會之前,從家庭和父母那裡所繼承的有價值的品質。

這些品質,就像精神的血液,不斷地流過身體,紮根在孩子的心中,並伴隨著他們未來的每一步之中。

關注【媽蜜趣】,在這裡獲得更多的親子育兒知識,幫你解決育兒難題的同時,定期參與福利活動!如果你有好的育兒心得和體會,歡迎一起分享,讓我們一起科學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