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技巧,教你培養分類思維,掌握通往成功的底層邏輯

4個技巧,教你培養分類思維,掌握通往成功的底層邏輯

作者:羅西

轉自:商業的常識

近日,蘋果舉辦了2022年秋季新品釋出會,釋出了全新的iPhone 14系列、重塑的AirPodsPro以及三款新Apple Watch。

雖然每年釋出會都會有“果粉”吐槽,但無法否認蘋果依然是全球追捧的電子產品,蘋果公司仍然是業內那顆最閃亮的星。

然而二十幾年前,蘋果公司的前途曾經一片黑暗。那時它的市場份額已經下跌到不足4%,公司高層甚至想把蘋果公司賣出去,結果竟沒有人敢接這個燙手山芋。

最終,還是喬布斯出山,挽救了蘋果。

“新東方功勳教師”、氫原子聯合創始人羅蓓就用了蘋果公司“起死回生”的故事,向讀者闡述了“化繁為簡”的重要性。

無論是當老師還是自己創業,化繁為簡都為羅蓓提供了全新有效的思路和方法,讓她在事業、家庭等紛繁複雜的事務中,

集中有限資源解決關鍵問題,

並獲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功。

在資訊大爆炸的今天,如果具備了化繁為簡的能力,你將能在混沌中找出秩序,在海量資訊背後抓住主要矛盾,讓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更高效、更成功。

4個技巧,教你培養分類思維,掌握通往成功的底層邏輯

1

什麼是“化繁為簡”?

羅蓓說:

化繁為簡是解決複雜問題的底層邏輯,其本質就是分類思維。

正如當初蘋果公司陷入困境時,喬布斯面對的問題紛繁複雜,幫助他化繁為簡的正是分類思維。

喬布斯發現蘋果產品線實在太多、太雜,很多產品被稀裡糊塗地開發出來,投入市場銷售就像撞大運一樣,誰也不知道能不能賣得好。於是,他利用分類思維,大刀闊斧地精簡蘋果產品線。

喬布斯只用了兩個座標軸就解決了問題。

橫軸上是“消費級”和“專業級”,縱軸上是“臺式”和“便攜”。也就是說,喬布斯的分類維度只有兩個:產品的專業程度和便攜水平。這樣,蘋果公司龐雜的產品線終於清晰地被劃分為四類:

消費級臺式產品

消費級便攜產品

專業級臺式產品

專業級便攜產品

4個技巧,教你培養分類思維,掌握通往成功的底層邏輯

例如,這次新品釋出會上的iPhone14系列、AirPodsPro、Apple Watch都屬於“消費級便攜產品”,而很多設計師喜歡用的Mac一體機,就屬於“專業級臺式產品”。

事實證明,喬布斯精簡產品線、集中精力做精品的“分類思維”大獲成功。

直到喬布斯去世11年後的今天,蘋果公司依然堅持了這種產品分類法則。

就像羅蓓說的:“化繁為簡,已經超越了喬布斯的個人領導力,而沉澱為蘋果公司的組織能力,推動蘋果公司有成果、有效率地持續產出,這正是高效能組織的典範。”

所以,如今那些聰明的人和組織都在化繁為簡,利用簡單分類,撥雲見日,

準確抓住海量資訊背後的主要矛盾,將有限的資源集中起來解決真正關鍵的問題

,這已經成為了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4個技巧,教你培養分類思維,掌握通往成功的底層邏輯

2

無處不在,又無往不利的分類思維

近幾年來,隨著新的營銷行為、機遇和挑戰的湧現,現今的市場已與十年前大不相同。

分類思維是人的本能,它被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時也是個幹成事、幹大事的利器。

01

本能智慧的大用處

從古至今,人類透過本能的分類智慧,不但規避了無數風險讓自身存活下來,還能透過不斷認識世界並推動科技發展。

例如,人們很早就會把植物分為有毒和無毒來規避風險,把動物分為野獸和家養來達到保護自己和填飽肚子的目的。

現在分類的維度變得越來越多。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會本能地在大腦中給這個人分類:男人還是女人,美還是醜,年輕還是年老,同事還是朋友……這些都是分類的維度,也是我們在心裡給這個人迅速定位的依據。

而且,很多善用分類思維的牛人一直在改變著歷史。

分類學的鼻祖亞里士多德,他運用簡單的分類法去研究複雜的物種,由此產出了涉及生物、物理、哲學等多領域的龐大的學術研究成果;

李時珍採用分類思維,把《本草綱目》中的藥物和藥方分門別類做整理,讓該書更容易檢索,大大推動了當時中醫藥的發展;

南丁格爾用分類視覺化創造了“南丁格爾玫瑰圖”,直觀呈現了醫療衛生條件和士兵死亡率之間的聯絡,從而挽救了成千上萬名士兵的生命……

02

通往成功的底層思維

近幾年,“底層思維”“第一性原理”等概念火熱起來,這其實折射出一個社會現實——很多人已經不再滿足於學習方法和技能了,而是更想透過複雜的表象,去把握事物的本質,從而提升自我競爭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高速發展。

除了邏輯思維外,

分類思維是底層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可以幫我們把工作生活裡的很多複雜問題變簡單。

羅蓓提到自己創業遇到瓶頸時,是分類思維使她理清了思路,找到了未來發展的方向。

羅蓓做的是教培行業,在教培行業大改革的背景下,該如何讓自己的事業走出寒冬、進一步發展呢?

她先把出路分為兩大類:一是在原有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做新的延展;二是踏入全新領域,重頭開始。

很快,她否定了第二條路,然後在第一條路的基礎上繼續分為兩類:一是沿用既有優勢,繼續做考研考博培訓;二是拓展自己的能力,進入企業培訓領域。

羅蓓經過分析得出,教培改革使考研考博賽道里擠滿了老師,自己應該選擇第二條路,在企業培訓領域謀求發展。

2021年,她創立的“氫原子”成功轉型企業培訓,很快就和太平人壽、蒙牛等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使公司找到了更好的出路,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03

在混沌中找到秩序

如今,我們很多人的工作變得越來越繁雜:諸多事項同時推進,打不完的電話、回不完的郵件,還有那些做不完的“待完成清單”,真是讓人有種斬不斷理還亂的無力感。

建立了分類思維,就可以幫你做好時間管理,抓住主要矛盾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業績,讓你在職場上忙而不亂。

這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時間管理四象限分類法,以“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兩個維度把事務分為四大類:

(1)緊急又重要;(2)不緊急但重要;(3)緊急但不重要;(4)不緊急也不重要。

我們大部分人會忙著處理第一象限裡既緊急又重要的事務,但過於偏重會導致疲於應付和壓力過大。同時,過於偏重第三、四象限的人,則會給人不負責任的印象,甚至有被炒魷魚的風險。

正確的做法就是避免陷入第三、四象限的事務,以第二象限“不緊急但重要”的事務為主,並減少第一象限的事務。

例如,你要為自己的職業做規劃,包括你的使命、人際關係和長期目標等等,這些都屬於第二象限的事務。

有了規劃,就有了明確的職業目標,再用這個目標去衡量和指導你的日常事務,就會幫你在繁雜的工作中按照重要程度找到秩序,同時向著你的目標穩步前進。

4個技巧,教你培養分類思維,掌握通往成功的底層邏輯

3

培養分類思維的方法和技巧

懂得了分類思維的本質和重要性後,就應該深入學習如何培養和應用分類思維。羅蓓介紹了許多方法,其中這4點特別實用。

1、根據目標確定分類維度,不求大而全

在分類思維中,分類的依據叫做分類維度。比方說把人分為男人和女人,分類維度就是性別。

很多人在設定分類維度時喜歡追求大而全,但羅蓓說:“有效分類是為了化繁為簡,求質不求量。在很多場景裡,我們要學會抓重點,抓主要矛盾,抓主要分類維度”。

如何確定主要分類維度呢?就是依據你做這件事的目標。

羅蓓講述了她在新東方教英語時的經歷。羅蓓經常被學生問到“如何快速提高英語成績”?羅蓓每次的回答都是“趕快背單詞”。

但她發現,很多學生一提背單詞就想到背英語詞典,立志“一定要把這本詞典背下來,就像當初俞敏洪那樣”。然而經常是背到D開頭的單詞就背不下去了,還有些人連B開頭的單詞都還沒背完就放棄了。

究其原因,是分類方法搞錯了。

學生們背單詞的目的是為了考試得高分,而不是研究英語這門語言。基於考試的目標,就應該按照單詞出現頻率高低來分類。字典只是單純按照字母順序排列,太多低頻詞背了以後用不到,也就記不住了。

所以,分類方法其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主要還是取決於我們想達到的目標。

2、用“便利貼”法進行任務管理

如今的職場上,工作溝通訊息越來越繁雜,人們為此付出的時間成本也越來越多。尤其是職場新人,常常會迷失在海量的資訊往來中,反倒容易忽略一些重要的業務郵件和微信。

羅蓓在做入職培訓時,總是會教授一種有效的“便利貼”法。

首先,要對通訊錄中的聯絡人進行科學分類,把重要客戶、重要領導、重要合作伙伴單獨分組,這樣就可以優先檢視他們發過來的資訊,並優先進行處理。

其次,這些重要分組人員發來的工作資訊,都要放在自己的任務清單裡,以免這些重要的工作被淹沒在瑣碎事務之中。

最後,在不同顏色的便利貼上寫下不同重要等級的工作。

例如,你可以用藍色便利貼來標示正常任務,用黃色便利貼來標示緊急任務,用紅色便利貼來標示更加重要且緊急的任務。

然後把不同顏色的便利貼都貼到電腦螢幕的兩側,哪個任務完成了就把哪張便利貼取下來,否則就一直貼在那裡。

這樣的操作,能夠簡單直觀地提醒你還有多少任務沒有完成,並幫助你根據任務的輕重緩急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進度。

3、用分類法管理電腦檔案的技巧

對一個工作時間比較長的上班族來說,電腦裡越積越多的檔案著實讓人頭疼。有時候忙起來一時之間找不到檔案路徑,特別容易耽誤事兒。

兩個技巧,幫你在面對幾萬份檔案的時候,也能迅速掌握分類秘訣。

① 建立資料夾的技巧

首先,資料夾不要建在系統盤上。

因為系統盤的空間有限,而且一旦電腦出現異常,往往需要格式化系統盤,這樣檔案也存在丟失的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為了圖省事經常把檔案存在桌面上,其實桌面預設儲存位置就在系統盤。

其次,資料夾的深度2-3級為宜。

如果資料夾只有1級,所有檔案都在一個資料夾裡,檔案多了就不好找了。大多數情況下,2-3級是比較適合的深度。

例如,“公司logo”這個資料夾裡,又會有幾個2級資料夾,比如,向量檔案、純圖檔案、反白檔案等。

這樣即便是剛入職的新人需要使用公司logo時,就算不知道什麼是向量檔案,什麼是反白檔案,也可以根據需求快速找到檔案位置。

另外,資料夾層級也不能太深,如果達到4級、5級甚至更多,那麼整個資料夾就會變得像迷宮一樣複雜。

② 給檔案命名的技巧

檔名要能夠清晰地反映出檔案包含的內容,否則一份一份開啟檔案確認就太浪費時間了。

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和特點,對檔案命名有個統一的規範。

羅蓓就經常用這幾個要素來命名檔案:日期、內容主題、作者名字、版本號。日期和內容主題很好理解,這裡主要說一下作者名字和版本號。

標註作者名字主要是因為涉及多人協作專案時,同一個檔案可能很多人都在修改,這個時候就要區分作者,以免在檔案傳來傳去的過程中出現混亂。

標註版號是為了應對一些長期重要的工作檔案,這些檔案往往要持續修訂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改來改去,有時候檔案製作人都會分不清哪個才是最新版本。所以標註好版本號,就能夠給我們清晰的指引了。

4、分清主次的TOP3思維

在職場上,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抱怨說,每天都忙忙碌碌,可一天下來好像又沒幹成啥。

這就是因為缺乏分類思維,沒有分清主次。

針對這種情況,羅蓓提出了“TOP3思維”,即遇到問題的時候只考慮最重要或者佔資源比重最大的三件事情。

有一次羅蓓公司開會討論集體旅遊計劃,按照“TOP3思維”,就應該先把旅遊的時間地點、活動規模、活動主題這最重要的三個主論題定下來,再去討論分論題,也就是那些細枝末節。

可當時的會議上,大家並沒有這種分類意識,在主論題還沒有達成共識時,就困在細節裡爭論不休。

比如旅遊的時間和地點都還沒確定,大家卻先就誰做晚會主持人而爭論不休,最後可能非但主持人沒定好,反而錯過了訂機票酒店的最佳時機。

所以一個有效的策略會一定要區分主論題和分論題。先集中精力把主論題討論清楚,然後再一層一層地推進。

總之,化繁為簡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難。

喬布斯就有一句名言:

簡潔比複雜更難。

你必須付出很大的努力,用足夠清晰的思維,才能化繁為簡。但這個投入是非常值得的,一旦你達到這樣的境界,最終你就能創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