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機吊打三代機?海灣戰爭中的這個戰績不容置疑,確實發生過

被確認的遺骸

2009年8月2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伊拉克卡德西雅正南48英里處發現了一架戰機的遺骸,並且在附近找到了之前被列為戰鬥失蹤人員名單的飛行員邁克爾·斯科特·施佩爾少校(Michael Scott Speicher, 1957年7月12日- 1991年1月17日)的遺體,而這時距離美國發動海灣戰爭已經過去了整整18年。

二代機吊打三代機?海灣戰爭中的這個戰績不容置疑,確實發生過

海軍陸戰隊搜尋遺骸

在美軍的戰鬥術語中,戰鬥人員失蹤稱為MIA,而陣亡被稱為KIA,這個在影片《金剛川》中有大量的體現。而這位

施佩爾少校的KIA背後竟然是現代軍事史上一次非同尋常的擊殺事件!

二代機吊打三代機?海灣戰爭中的這個戰績不容置疑,確實發生過

邁克爾·斯科特·施佩爾少校

戰機劃代

通常,看一型戰機是否先進,只要看它屬於第幾代戰機就可以了,比如經常看到有人一會把F22說成“四代機”,一會兒又說成“五代機”,這個“四代”與“五代”到底代表的是什麼?又是根據什麼劃分的呢?下面我們詳細說說。

戰鬥機的劃代標準在近年來也出現過一次重大的轉變,這更加混淆了網路上對戰鬥機的代數區分。在冷戰時期,戰鬥機的劃代問題上,其實是有著嚴格的劃分標準的。當時國際上一共有兩種戰鬥機的劃代標準,一種是美系標準,一種是蘇系標準。

二代機吊打三代機?海灣戰爭中的這個戰績不容置疑,確實發生過

美系將戰鬥機劃分為四代。第一代戰鬥機的最大特點是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其武器系統仍以機炮為主,導彈和火控系統剛剛起步,基本沒有實戰能力。代表機型為F-100戰鬥機;第二代戰鬥機的特點是具有高空高速飛行能力,最大速度達到2倍音速以上,主要武器為空空導彈,火控系統基本成熟。代表機型為F-104、F-4戰鬥機;第三代戰鬥機的特點是強調中低空機動能力,空中格鬥能力強,部分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主要武器為空空導彈,火控系統全面成熟。代表機型為F-15、F-16、F18戰鬥機;第四代戰鬥機則要求具備4S能力,即超隱身、超機動、超音速巡航和超級感知能力,機載武器及火控系統空前強大。代表機型為F-22戰鬥機。

當然,這裡面還有個“三代半”的概念,就是在第三代戰鬥機的基礎上對航電等系統進行改進,並對區域性實施隱身設計,從而升級其戰鬥力。代表機型有F-15EX戰鬥機。

重型米格-25 KO 輕型F-18

這位被找到的施佩爾少校所駕駛的是隸屬於美國海軍的一架F-18大黃蜂輕型戰鬥機,從戰機劃代上來說F-18是屬於第三代戰機,而擊落它的是一架米格-25重型截擊機。這次創造了空戰史上唯一的一次,二代機擊落三代機的戰例。

米格25是1969年開始交付蘇聯國土防空軍使用。而F-18是1983年才進入美國海軍服役的。中間差距是14年。而這次越級擊殺是如何完成的呢?

1991 年 1 月 17 日凌晨 3 點,隨著幾聲巨響,伊拉克兩座預警雷達站遭到美軍摧毀,隨即整個伊拉克全境到處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二十世紀最後一場大規模戰爭——海灣戰爭爆發了。

二代機吊打三代機?海灣戰爭中的這個戰績不容置疑,確實發生過

海灣戰爭時期F-14與F-18同艦

從戰鬥一開始,基本就是一邊倒的局勢,伊拉克的空軍幾乎沒有機會從機場起飛,制空權完全控制在了聯盟這邊。

戰幕拉開的第一個晚上,美國海軍的 F-14 編隊正在執行掩護對地攻擊編隊的任務時,一位飛行員忽然發現雷達螢幕上出現了一個高速爬升的目標,該目標一邊加速爬升一邊將航向轉向美艦載機群,其速度很快超過了馬赫數 1。7 並還在繼續加速,經驗老到的美國飛行員迅速判斷出目標的屬性—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戰機擁有這麼做的能力,那就是米格-25。

二代機吊打三代機?海灣戰爭中的這個戰績不容置疑,確實發生過

暴力美學的米格25

雖然戰前就知道伊空軍有米格-25,但自大的美國人認為他們不敢輕易起飛迎戰,所以突然出現的目標讓美國飛行員們慌了陣腳,幾架 F-14A 隨即開啟雷達鎖定了這架大膽的米格-25,然後他們驚訝的發現,這架米格-25 並沒有朝他們飛來,而是高速奔正在執行空襲任務的美”薩拉託加“號航母上起飛的 F/A-18 編隊!F-14的飛行員已經無法發射不死鳥導彈,因為面對如此高速的目標,30 公里實際上已是不死鳥的最大動態射程之外。

二代機吊打三代機?海灣戰爭中的這個戰績不容置疑,確實發生過

米格-25的尾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面對米格-25的戲耍,F-14編隊中的飛行員安德森只能開啟火控雷達,靠波束去照射目標。而這架米格-25 在被鎖住後就開始反應:迅速右轉,脫離安德森的導彈射程。就在安德森鬆了一口氣,以為這架米格-25 會就此逃逸的時候。他猛然發現。這架米格-25 在脫離他導彈的射程以後,竟然開始逆時針轉彎,企圖繞到安德森的後方。

二代機吊打三代機?海灣戰爭中的這個戰績不容置疑,確實發生過

F-18的尾噴尺寸

而預警機的通訊頻道中只能聽到他急促的語調申請編隊對這架米格-25 開火,一面努力跟上這架米格-25。然而或許是出於運氣,或許是有意為之,這架米格-25 的航向在這段時間恰好與安德森所在編隊配屬的預警機雷達波束相垂直,因此無法發現米格-25。這導致在預警機上的雷達操作員看來,安德森正在與一個子虛烏有的幻影轉圈,因此對安德森的開火申請,預警機竟一時無法作出答覆。

二代機吊打三代機?海灣戰爭中的這個戰績不容置疑,確實發生過

米格-25座艙

而這架米格-25 的動作是如此之快,就在這極短的時間內繞出了安德森的雷達搜尋範圍,安德森只得對編隊其它戰機發出警告,而其它戰機的飛行員們紛紛開啟雷達對空搜尋模式捕捉這架可怕的“幽靈”時,卻發現雷達螢幕上空空如也—機載火控雷達的掃描範圍是以機身軸線為中線的一個錐形範圍,當距離較近的時候,這一範圍相當狹窄,從而導致對速度極快的米格-25 來說,飛過其搜尋範圍只要幾秒鐘的時間!

二代機吊打三代機?海灣戰爭中的這個戰績不容置疑,確實發生過

F18座艙

當F-14編隊沒頭蒼蠅亂轉搜尋目標時,預警機上的指揮官才反應過來米格25的真正目標是正在忙著對地攻擊的F-18編隊時,一切都有點晚了,當預警機忙著把米格25的方位通報F-14時,這架米格-25 已經悠閒的選擇了一架 F/A-18,鎖定,

R-40DT

空空導彈開火,然後開啟加力把速度加到2。7馬赫,流星般掠過正在執行對地任務的美軍F-18編隊上方,留下預警機上一臉吃驚的雷達操作員,消失在遠方的夜空之中。

二代機吊打三代機?海灣戰爭中的這個戰績不容置疑,確實發生過

R-40導彈

而E-3A預警機的雷達顯示器上看到了兩個空中目標的“合併”。這枚R-40RD導彈在一架“大黃蜂”戰鬥攻擊機的駕駛艙左下方爆炸。這枚154磅重的高爆破片(HE)戰鬥部爆炸瞬間就使戰機向右傾斜了50-60度,造成6G的側向力,切斷了外部燃料箱及其機體骨架。被擊中的這架戰機正是施佩爾少校的“AA403”號“大黃蜂”戰鬥攻擊機,少校在各種破片流中彈射跳傘但被彈片切斷股動脈最終沒有能夠生還,而戰機則在卡德西雅正南48英里處墜毀。

二代機吊打三代機?海灣戰爭中的這個戰績不容置疑,確實發生過

掛載R-40導彈的米格-25

開戰第一天就被二代機吊打三代機,這個顏面盡掃的“小插曲”自然不能被公之於眾,於是倒黴鬼施佩爾少校就被列為了失蹤人員名單。

還原

多年後在CIA 2001的一份解密檔案中記載了在海灣戰爭空中戰鬥開始的第一天夜間(1991年1月16日夜間至17日清晨),一架海軍F-18戰鬥機在伊拉克西部的空戰中被伊拉克空軍的戰鬥機用空空導彈擊落,飛行員Scott Speicher少校陣亡,這是戰爭開始的空襲階段聯軍唯一一架損失的飛機。

在第一天的空襲結束後,伊拉克的防空力量和大部分空軍力量就被摧毀,所以隨後聯軍的空襲行動就順利的多。事後調查發射導彈的載機“可能是”伊拉克空軍的Mig-25PDS,導彈是R-40DT,飛行員是朱哈·達烏德上尉(Zuhair Dawood)。

而當時,伊拉克方面對達烏德的戰績產生了爭議,由於對此類宣稱戰績的確認非常嚴格,相關負責人員並不能簡單地接受達烏德的報告。在1991年海灣戰爭的頭幾天,他們已經收到幾十份的類似報告,但缺乏對所有上述報告進行證實的手段。

雖然達烏德提供了導航和導彈命中地點的總體資訊,但伊拉克空軍官員們仍不知道該去哪裡尋找被擊落的美國飛機殘骸。事實上,直到伊拉克人在幾天後擊落了一架美國海軍的F-14“雄貓”戰鬥機並俘虜了機上的雷達攔截官——拉里•斯萊德上尉後,他們才知道來自同一艘航母——“薩拉託加”號的一架F/A-18C“大黃蜂”連同其飛行員已經失蹤。

二代機吊打三代機?海灣戰爭中的這個戰績不容置疑,確實發生過

擊落F-18的朱哈·達烏德上尉

聯軍部隊在沙漠風暴行動中共損失52架固定翼飛機和23架直升機,其中39架固定翼飛機和5架直升機是在戰鬥中損失的,但只有這一架F-18是在空戰中被擊落,其他都是被地面防空火力擊落。

梵觀點:代差雖然有有勢,但是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低階吊打高階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