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讀經典《霧都孤兒》

書讀經典《霧都孤兒》

《霧都孤兒》

一個孩子,從小沒娘,一個故事,說來話長。看這《霧都孤兒》的男孩,奧利佛,怎麼就能在不到10歲的年紀就經歷這麼多的挫折,坎坷,面對了那麼多的險惡人心。

本來還想著在經歷了那些孤兒院,貧民救濟所,棺材鋪的種種悲催之後怎麼也能讓他經歷一點陽光啊。可沒想,是剛出火坑又進賊窩。我明白,我這脆弱的神經,又被作者“玩弄”了。

但是能看出奧利弗這孩子,還是有股子勁的,他其實就像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一樣,沒有什麼偉大的追求,對他而言,能有一口吃的,別餓肚子就已經是最大的奢求了,所以啊,在那個貧民救濟所裡,他能站起來說他自己沒吃飽,結果就觸怒了“偉大的神”,被所有人看待成是一個不知感謝神,反而怨恨神的不可救藥的孩子,這種“老鼠屎”要是繼續留在救濟所會把這種“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的,所以救濟所為了保住所謂的“聲譽”,就想盡辦法把奧利佛這個不知羞恥的異類給賤賣了,名曰為你的將來找個好出路。

雖說奧利佛明白自己在成為異類的原有,可自己一個幼小的身軀又能和強大的大人們有什麼有效的反抗呢?還是那個小小的生存需求,有口飯吃就行,只有那個買了他的棺材鋪的老闆娘,和原來的夥計,有多麼的看他不順眼,他可以無視,只要吃飽就行,老闆讓幹嘛就幹嘛,讓跟著棺材哭就跟著棺材哭,讓他去牆角睡覺就去牆角睡覺,只要能不捱餓就行。可也就是因為他聽話沒要求,才被原來的夥計視為了眼中釘肉中刺,不拔不快。

終於,為了活著,奧利弗最終踏上了自我求活的未知旅途。人,就是這樣,不被逼到絕境,往往還是會在原有的位置上“享受”那份已有的確認,哪怕那份確認已經僅有最後的一點希望,或是不到原有的1%了,人們也不願離開自己已有的“舒適區”,去面臨未來的未知,人們還是喜歡“已擁有”和“已確定”。感覺上作者要在100多年前就早已洞察了人性的本源。

可面對未知的旅途,咱們這位奧利佛寶貝,又被一個同齡的孩子,給出的“橄欖枝”所降服,還是那個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那孩子請奧利佛吃飯,吃飽飯,然後請他到一個地方可以天天吃飽飯,吃好飯,只要他能聽從老大要求,學習獲得金錢,東西的本事就行。這一看就是個賊窩,一位“老爸”養了一堆“乾兒子幹閨女”,乾兒子負責偷東西,幹閨女負責招搖撞騙。(有點縱橫四海的感覺啊,呵呵)

咱們這位奧利佛最開始終於事享受了人生的第一次吃喝不愁的享福生活,可他吃飽了睡好了,就想著儘快報答那位神一樣的好人。於是,奧利佛如願了,賊老大的教學方式還算不錯,採用的是情景式教學,這也讓咱們的小奧利佛“受益匪淺”,可當奧利佛真實的站在大街上看著一起吃個的小朋友按照那種有趣的教學方案實施“妙手”的時候,奧利佛終於覺醒這種技能不是好玩的“表演”,而是會被絞死的“扒手”的技能。他嚇呆了。以至於路人喊“抓小偷”的時候,奧利佛直接來了個“此地無銀三百兩”,他先帶頭跑了,按照第一位同伴的看法是,他跑什麼?第二位呢?“仗義,為我們引開追兵,聲東擊西啊。”

結果還確實如此,包括失主的所有人都被奧利佛這一舉動引向了一個相反的方向。直到一位見義勇為的勇士抓住奧利弗後,失主及一些證人趕到後發現他並不是小偷。

最終,在失主老爺子的愛心催動下,不僅放了奧利佛,還收留了他這個可憐的孩子。我相信,看到這裡,可憐的孩子應該是可以享受到人生的一次真正的幸福了,但按照劇情的邏輯來看,後面應該還會情節上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