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錢越來越難賺了?時代的選擇,週期已到拐點

在經濟的上行期,時代會獎勵那些會講故事的人。

事實上,在經濟的上行期,絕大多數“偉大”的企業都擅長講故事。

當然,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換一個說法也可以:

在經濟的上行期,絕大多數“偉大”的企業都擅長吹泡沫。

這並非企業家喜歡吹泡沫,而是企業要想更快發展,必須吹泡沫。

基本原理如下:

1.在經濟的上行期,消費者願意為溢價商品買單;

你如果賺錢很容易,你是願意為精緻的生活買單的。

什麼是精緻的生活?

一杯星巴克、一個好包包、一堂健身課、一頓網紅美食,等等等等。

你知道這些商品其實不值這個價,但是你願意掏這個錢。

因為你需要做夢。

而你有穩固的現金流(就業容易)去支援這個夢。

理性的做夢方式是花一半留一半;

不理性的做夢方式月光;

瘋狂的做夢方式是透支。

只要個體的現金流不斷,則夢不會醒。

2。在經濟上行期,善於講故事的企業融資容易。

因為消費者願意為溢價商品買單,所以資方願意為企業的故事買單。

這是一個有點複雜的邏輯,所以在這裡我詳細解釋一下:

溢價商品意味著高毛利,或者意味著單次售賣的收益高。

對於資方來說,一個企業的產品不一定帶來溢價,但是一個企業的好故事能夠帶來溢價。

投十個會講故事的企業,只要有一個能成,則收益足以覆蓋所有的投資虧損。

這個邏輯在網際網路企業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每一個細分市場的會講故事的企業我都投一下,最後只要成一個就成。

這個商業邏輯本身沒問題,可惜遇到了中國人。

中國人的毛病就是哪個環節來錢快就重點搞哪個環節。

既然講故事的環節來錢最快,那就把故事講好。

至於做事,呵呵呵呵。

(在講故事的巔峰期,有很多“聰明”的大學生靠講故事流竄於各種創業大賽,輕輕鬆鬆可以靠一個PPT拉到50萬以上的初次融資)。

這就是時代的選擇。

時代選擇了浮躁,你只能去擁抱浮躁。

在這個階段,老實人等於傻的代名詞。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在經濟的上行期,在職場的選擇上要學會和企業一起做夢。

嗯,這話說得太文青,不夠實在。

所以我來點實在的內容:

1.在這個階段,企業的融資能力比盈利能力重要;

2.在這個階段,企業的市場佔有率比現金流重要;

3.在這個階段,企業的擴張速度比管理水平重要。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對應的職場選擇是:

1.在這個階段,平臺大於能力;

2.在這個階段,期權好於工資;

3.在這個階段,站隊好於做事。

在一個賺錢容易的時代,個人的工作能力與職場道德無法抵禦消費者的慾望。

消費者在這個階段真正的需求並不是“一分錢一分貨”,而是不一樣的感覺。

對於企業來說,這個不一樣的感覺就是產品溢價的最大理由。

成本200元的包包,只要透過各種媒體洗腦,與格調、階層強行掛鉤,則售價可以在成本價後面加一個0甚至兩個0。

在這種商業模式裡面,嘴永遠比手賺的錢多。

所以在這種商業模式裡面,銷售人員永遠比其他部門重要。

在經濟的上行期,對於普通人最好的選擇是:

在一個融資能力強勁的平臺從事營銷工作。

融資能力強勁,說明故事講得好。

講故事的企業一般管理上不會對員工太較真,因為沒必要。

講故事的企業要強化這個故事,則在福利待遇上一般不會虧待員工。

因為對於這類企業來說,員工更像是一種廣告,而非消費品。

(好好想想這個邏輯)

看到這裡,我知道很多人想罵娘:

你說了多少次現在經濟已經進入下行期了,你還講這些上行期的事情有個鳥用?

當然有用。

你只有先知道夢的美好,我在接下來才能讓你體會到夢碎的殘酷。

沒辦法,我有時候就是這麼惡趣味。

在經濟的下行期,時代會獎勵那些老老實實做事的人。

在經濟的下行期,絕大多數“偉大”的企業都擅長做事。

看到這裡,很多人是不是會有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在經濟的下行期,是不是我只要老老實實做事、勤勤懇懇做人就能混得好好的?

呵呵呵呵,很遺憾,現在就讓我來告訴你在經濟的下行期,整個時代的殘酷性:

在經濟的上行期,企業商品的溢價可以由消費者買單(消費者也願意買單),所以老闆與員工屬於合作關係;

在經濟的下行期,因為消費者集體轉向為實用主義(一分錢一分貨的購物觀念成為主流),

企業商品的溢價很難找到消費者買單,所以老闆與員工屬於博弈關係

在這裡,我舉一個簡單的案例來闡述這個觀點:

在2016年之前,有一個國內做包包的企業,主要針對中產階層做2000元左右價位的包包。

這家企業做得很成功,因為很多包包的設計是仿照各大奢侈品牌來的。

包包的實際製作成本在200元左右,這意味著這家企業的商品有接近十倍的溢價。

(設計靠抄節省了很大的成本)

在這種情況下,老闆與員工之間的關係比較和諧。

所謂和諧,就是因為老闆賺錢輕鬆,所以對於員工的待遇高於社會平均水平,管理也不算嚴格。

總得來說,這是一家小而美的企業。

但是從2017年底開始,市場發生了變化。

經濟不景氣,目標消費者對於這類高不高低不低溢價產品開始感覺不值。

更要命的是,各類電商平臺上和這家企業做類似產品的商家越來越多。

但是他們的更加便宜。

便宜到什麼程度呢?

成本200元的包包,售價只賣300元左右。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打折了。

這是從腳踝開始打折。

老闆必須面對一個艱難的選擇:

放棄高溢價的商業模式。

但是放棄高溢價的商業模式,就意味著所有員工都成了老闆的“仇人”:

產品從十倍的毛利變成30%的毛利,意味著老闆不可能再“善待”員工了。

透過壓榨員工獲得的哪怕1%的毛利都對老闆很重要:

一件商品30%的毛利,扣除所有運營成本,老闆實際到手可能只有10%-15%的純利潤。

如果把銀行理財算上(假設是5%),則老闆實際到手的利潤只有5%-10%。

(如果低於5%,老闆還不如關掉公司買銀行理財算了)

在經濟的下行期,所有人都過得痛苦,根源就在這裡:

錢太難賺了!

看到這裡,你們一定會有一個問題:

世道如此艱難,我們應該怎麼辦?

下一篇文章我將從創業和就業的角度來說明普通人的最優選擇。

為什麼錢越來越難賺了?時代的選擇,週期已到拐點